華文網

教師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奎山中心小學銀杏講壇系列報導

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呢?這需要從教師從事教學活動的相關能力與因素中加以整合分析,從戰略性的高度加以探討。2018年1月8日,奎山中心小學特色項目銀杏講壇在階梯教室如期舉行,

本次銀杏講壇的主題是:教師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主講人為趙創創老師。

教學風格既不會與生俱來,也不會無緣無故地突然形成。青年教師追求教學風格的前提,就是刻苦鍛煉教學基本功。同時,教學風格的形成也離不開教育科學理論的指導。蘇聯著名教育學家馬卡連柯說過:“教育學是最辯證、最靈活的一門科學,也是最複雜、最多樣化的一種科學。

”趙老師提到,要形成教學風格,教師必須首先掌握教育科學理論,辯證靈活地運用教育科學理論來指導自己的實踐,而不能硬搬教育科學中的條條框框。對絕大多數教師而言,沒有一個模仿學習的進程,獨創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關鍵在於辯證的模仿。

其一,“取法乎上”,得其精髓。對成熟的教學風格要有鑒賞力,因為教學風格的內部結構是多層次的。

其二,

模仿要適合自己的條件。國畫大師齊白石有句名言:“學我者生,似我者死!”,說的就是模仿要得法,不要照搬。因為最好的方法,在某種情況下可能是最壞的方法。

其三,不拘一家,博採眾長。不同的教學風格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在使用上也是各異的。因此,去粗取精,適當運用,模仿才能做到恰當。

台下的教師記得仔細,聽得認真,並深刻反思自己是否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教學風格。

學習他人的經驗是為了更好地創新,教師在教學中要敢於“走自己的路”。既要虛心向他人學習,博採眾長,為我所用,又要根據自己的特點大膽探索、創新,獨闢蹊徑,獨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