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印差距到底有多大?法國道出真相……爛泥扶不上牆的奇葩!

一直以來,現代戰機都被視為科技與工業的結晶。能否獨立設計、製造現代噴氣式戰機被很多人視為了衡量一國航空工業水準的標杆。

不過這也並不絕對,畢竟世界那麼大,

就總有奇葩。而印度就用自家的光輝戰機將這個觀點很好的印證了一下。其實我們與印度在戰機研發領域有十分相似的經歷。但為什麼最終同是80年代研製的殲10與光輝,這命運卻截然不同呢!

說起來,印度的光輝戰機其實來頭並不算小。它的原始設計就是取自法國達索公司的幻影2000戰機。

印度嫌棄米格21的能力有限,又沒有戰機設計經驗。這種拿來主義是最穩妥的方法。

但講道理,印度嫌棄米格21還可能是因為奇高的墜毀率,但這居然被印度算在了我們頭上。

其實最初,光輝的設計還是很給力的。印度甚至在光輝上改善了幻影2000無尾三角翼佈局的一些氣動缺陷。然而之後,情況就變了。急於求成的軍方開始各種加要求,

什麼高航程、高速度、大載重、低成本,並且要安裝幻影2000的全套航電備。

問題是,光輝的設計空重才5.5噸,比幻影2000足足輕了2噸。這小身板再加上沉重的航電,起飛都夠嗆。然而印度的解決辦法是,換裝大推力的F414發動機,大力出奇跡嘛。並且大量使用複合材料。

據說占比達到了45%

然而,一通折騰下來。戰機的空重還是超了1.4噸。當然這也和雞賊的法國人脫不開干係。達索在給印度的幻影戰機設計圖中修改了許多零件、結構的厚度與尺寸。故意增重,為的就是不讓光輝成熟後和幻影爭奪國際市場。

不過,法國人還是想多了。因為印度人根本就沒研究圖紙合理性,就這麼原封不動的照搬了。這要是能設計出好戰機那才奇怪。32年磨一劍,

結果愣是把寶劍磨成了繡花針。總師都掛了,可這貨依然扶不上牆。

但相比于印度,其實當年中國空軍的日子也並沒好到哪去。殲5、殲6、殲7的都是通過仿製得來的,已然力不從心。好不容易自研出了殲8,卻在實際使用中暴露了極多的問題。發動機極易空中停車、雷達探測距離太短、亞音速環境下操控性極差。

從氣動到結構再到操控,幾乎都是坑。

而在殲8服役的期間,中國的自研三代機專案也已經啟動了。其實這也是得益於中國與西方蜜月期時我們所接觸的西方戰機製造與設計理念。類似和平典範計畫中,魔改殲8II上安裝的1153B資料匯流排與相對先進的航電設備。都為我們提供了一些參考。

但至此,中國與印度在戰機設計上就開始走上了分水嶺。按理說,光輝戰機使用成熟的法制幻影2000戰機的設計,即便法國人再使絆子修改原始細節與資料。只要印度人有心,那還是可以發現原始設計存在缺陷的。

但秉著外來和尚會念經心態的印度,卻是不管好壞照單全抄。這個問題不僅體現在光輝戰機上,也是很多印度自研武器的魔咒。照抄外來設計,再加上軍方亂提的離譜甚至自相矛盾的高指標。就造成印度的工業水準根本無法製造這麼先進的東西,只能選擇外購相關零件或者降低設計性能。

結果就是,硬著頭皮生產出來的裝備大多性能感人,連軍方都不想多看一眼。但好面子的印度人卻又不甘心放棄,因此只能是一邊對全世界吹牛,一邊還得到處求購新裝備來應急。

其實到頭來,根源問題還是一個詞:工業體系。一種武器的設計與製造是與國家的工業水準掛鉤的。但在印度這裡,情況要分開看。設計往往很給力,但卻總栽在製造環節,原因還在於設計與製造的脫節和國家工業體系的不健全。

不過想想也是,印度自獨立後國際環境就一直不錯,美蘇寵著、英法哄著。裝備有人賣著,突出了一個安逸。當然也讓印度忘記了什麼叫獨立自主,這相當於是印度自斷完整工業化的道路。而光輝、阿瓊、維克蘭特號的案例只不過是印度自廢武功的後遺症而已。

而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殲10與光輝截然不同的命運,背後卻是中國與印度同一起點不同境遇的真實寫照。

但至此,中國與印度在戰機設計上就開始走上了分水嶺。按理說,光輝戰機使用成熟的法制幻影2000戰機的設計,即便法國人再使絆子修改原始細節與資料。只要印度人有心,那還是可以發現原始設計存在缺陷的。

但秉著外來和尚會念經心態的印度,卻是不管好壞照單全抄。這個問題不僅體現在光輝戰機上,也是很多印度自研武器的魔咒。照抄外來設計,再加上軍方亂提的離譜甚至自相矛盾的高指標。就造成印度的工業水準根本無法製造這麼先進的東西,只能選擇外購相關零件或者降低設計性能。

結果就是,硬著頭皮生產出來的裝備大多性能感人,連軍方都不想多看一眼。但好面子的印度人卻又不甘心放棄,因此只能是一邊對全世界吹牛,一邊還得到處求購新裝備來應急。

其實到頭來,根源問題還是一個詞:工業體系。一種武器的設計與製造是與國家的工業水準掛鉤的。但在印度這裡,情況要分開看。設計往往很給力,但卻總栽在製造環節,原因還在於設計與製造的脫節和國家工業體系的不健全。

不過想想也是,印度自獨立後國際環境就一直不錯,美蘇寵著、英法哄著。裝備有人賣著,突出了一個安逸。當然也讓印度忘記了什麼叫獨立自主,這相當於是印度自斷完整工業化的道路。而光輝、阿瓊、維克蘭特號的案例只不過是印度自廢武功的後遺症而已。

而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殲10與光輝截然不同的命運,背後卻是中國與印度同一起點不同境遇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