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市食藥局:創建食品安全先進市 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市委書記周連華視察魯中蔬菜批發市場

喇叭廣播食品安全常識,

電視播放國家政策規定,科普手冊講述如何辨別假冒偽劣食品,隨處可見的食品安全宣傳欄,遍佈街頭巷尾的食品和農產品品質安全監管員更是讓違法分子無處可藏。經常買菜的王阿姨說:“創城就是造福百姓啊!俺現在在農貿市場買菜都要去快檢一下,到超市就更放心啦!”王阿姨的話不僅反應廣大群眾的心聲,同時,也是我市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範市工作的一個縮影。

01

高標定位 全域創建

請輸入標題 bcdef

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範市是一項系統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全社會方方面面的參與。市委、市政府把食品安全先進市創建作為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連續兩年均列入政府工作報告,納入“十三五”規劃綱要,列為市委、市政府“十個新突破”重點專案。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多次專題研究食品安全工作,周連華書記、于海田市長多次視察調研創城工作,

提出明確指示要求;分管市領導經常召開調度會,深入一線督查,及時研究解決問題。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長任組長,29個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與區縣政府簽訂《食品安全責任書》,立下“軍令狀”,實行市、區(縣)、鎮(辦)三級同創,健全完善了從“農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檢驗檢測體系和工作保障機制,形成了分級負責、屬地管理、體系健全、保障有力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

實施食品安全事故“一票否決”制度。市委、市政府把創建工作納入深化改革“六個一”督察工作專案,有效解決工作落實“最後一公里”問題。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02

健全體系 夯實根基

請輸入標題 bcdef

食品安全城市創建,關鍵在基層。我市不斷規範基層,大力夯實食品安全治理根基。全市88個鎮(街道)設置89個食品藥品監管所,在59個涉農鎮(街道)設置了農業基層監管服務機構,推行“小局大所”模式,人、財、物向一線傾斜,基層監管人員達到836人,輔助用房面積全部達到320平方米以上。

推行“一圖一檔兩公開”,智慧監管,充分運用日常監管資訊化系統、移動執法系統、“互聯網+”等資訊化手段提升監管效能。全市3577個村(居)配備食品安全資訊員4288人、農產品品質監管資訊員3081人,聘用專職駐所協管員179人,發揮資訊員熟悉轄區“人、地、物、事、情”基礎資訊優勢,把區域內食品生產經營活動全部納入網格管理,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全覆蓋、無盲區的防治網路。

強化技術支撐,檢驗檢測能力進一步增強。2016年以來,全市投入5264萬元,建設完善市級食品檢驗機構1所,整合提升區縣級食品檢驗機構7所,實驗室總面積達到1.45萬平方米。目前,我市已形成以市縣兩級食品檢測中心為主,監管部門和企業食品快檢室為輔,覆蓋城鄉的技術支撐網路。其中,2016年全市投入食品及食用農產品抽檢監測經費2491萬元,增長146.6%,組織開展抽檢監測24873批次,達到千人5.36批次,經費投入和人均樣本量均實現翻番。2017年持續投入抽檢監測經費2867萬元,增長15.3%,完成監督抽檢34124批次,達到千人7.28批次。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03

社會共治 閉環監管

請輸入標題 bcdef

食品安全問題要從“根”上解決,必須強化源頭治理。大力推進農產品標準化建設,蔬菜、水果、水產品“三品一標”產地認定比率分別達到72%、63%、75%。59個蔬菜基地、4個水產品養殖基地實現“二維碼”可追溯管理。全面實施了韭菜“雙證制”管理。對全市36家生豬定點屠宰企業進行屠宰資格審查清理。

在抓好源頭治理的同時,注重過程嚴管。有效督促31家市場開辦單位落實主體責任,在20個大中型商場超市開展放心肉菜公開評價工作,在192家定點屠宰場、超市、市場實現電子化追溯,在699家餐飲單位推廣“互聯網+明廚亮灶”,引導全市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整合規範到17家,實現行業健康規範發展。

堵住“三小”孳生源頭,投資16億元建設、改造農貿市場51處,劃出各類疏導點58處、早夜市43處、便民點3900餘處,疏導2.2萬餘戶“三小”退路進場、進店規範經營。

校園是食品監管的重點,全市896家學校食堂全面推行量化分級和明廚亮灶管理,積極推廣食品加工用具和設備“色標管理”模式。新建改造放心食堂項目178個,為186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食堂改善加工用餐條件,惠及10萬師生。

建立健全食安、農安、公安“三安聯動”工作機制,以“利劍”行動為抓手,深入開展“守護舌尖安全”整治行動,組織了農業投入品“清源”,生豬屠宰“掃雷”,畜禽水產品整治,保健食品非法會銷、虛假宣傳整治,網路訂餐整治等專項行動,有利維護了食品市場環境。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04

尚德守法 誠信自律

請輸入標題 bcdef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創建以來,我市建立健全494家食品生產企業、1.8萬余家食品經營者的信用檔案,開展信用等級評定。255家生產企業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46家生產企業建立品質安全受權人制度。成立魯中水產品行業自律小組、魯中預包裝食品行業自律小組,服務行業發展,誠信自律氛圍日漸濃厚。

深入開展品牌引領行動。傳承發揚周村燒餅、景德東、清梅居等一批老品牌、老字型大小的傳統技能和文化內涵,培育發展26家生產企業、346家經營企業等一批“食安山東”品牌和示範單位。確定沂源蘋果等41個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產品品牌,推動文化名城和食品安全城市建設,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營造齊抓共管氛圍。在傳統媒體、新媒體、街區宣傳欄等開展立體宣傳,傳播食品安全“正能量”,對內塑造食安風尚,對外講好淄博故事,提升“食安淄博”的美譽度。暢通投訴舉報管道,單次舉報獎勵最高達到50萬元,人人共建、共治、共用食品安全的城市氛圍日益濃厚。

創建無止境。我市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統領,大力實施食品安全戰略,並以創建食品安全示範市為契機,從廣度和深度上繼續推進食品安全創建工作,給公眾營造一個放心、安全、優良的食品環境,確保468萬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檢驗檢測能力進一步增強。2016年以來,全市投入5264萬元,建設完善市級食品檢驗機構1所,整合提升區縣級食品檢驗機構7所,實驗室總面積達到1.45萬平方米。目前,我市已形成以市縣兩級食品檢測中心為主,監管部門和企業食品快檢室為輔,覆蓋城鄉的技術支撐網路。其中,2016年全市投入食品及食用農產品抽檢監測經費2491萬元,增長146.6%,組織開展抽檢監測24873批次,達到千人5.36批次,經費投入和人均樣本量均實現翻番。2017年持續投入抽檢監測經費2867萬元,增長15.3%,完成監督抽檢34124批次,達到千人7.28批次。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03

社會共治 閉環監管

請輸入標題 bcdef

食品安全問題要從“根”上解決,必須強化源頭治理。大力推進農產品標準化建設,蔬菜、水果、水產品“三品一標”產地認定比率分別達到72%、63%、75%。59個蔬菜基地、4個水產品養殖基地實現“二維碼”可追溯管理。全面實施了韭菜“雙證制”管理。對全市36家生豬定點屠宰企業進行屠宰資格審查清理。

在抓好源頭治理的同時,注重過程嚴管。有效督促31家市場開辦單位落實主體責任,在20個大中型商場超市開展放心肉菜公開評價工作,在192家定點屠宰場、超市、市場實現電子化追溯,在699家餐飲單位推廣“互聯網+明廚亮灶”,引導全市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整合規範到17家,實現行業健康規範發展。

堵住“三小”孳生源頭,投資16億元建設、改造農貿市場51處,劃出各類疏導點58處、早夜市43處、便民點3900餘處,疏導2.2萬餘戶“三小”退路進場、進店規範經營。

校園是食品監管的重點,全市896家學校食堂全面推行量化分級和明廚亮灶管理,積極推廣食品加工用具和設備“色標管理”模式。新建改造放心食堂項目178個,為186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食堂改善加工用餐條件,惠及10萬師生。

建立健全食安、農安、公安“三安聯動”工作機制,以“利劍”行動為抓手,深入開展“守護舌尖安全”整治行動,組織了農業投入品“清源”,生豬屠宰“掃雷”,畜禽水產品整治,保健食品非法會銷、虛假宣傳整治,網路訂餐整治等專項行動,有利維護了食品市場環境。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04

尚德守法 誠信自律

請輸入標題 bcdef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創建以來,我市建立健全494家食品生產企業、1.8萬余家食品經營者的信用檔案,開展信用等級評定。255家生產企業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46家生產企業建立品質安全受權人制度。成立魯中水產品行業自律小組、魯中預包裝食品行業自律小組,服務行業發展,誠信自律氛圍日漸濃厚。

深入開展品牌引領行動。傳承發揚周村燒餅、景德東、清梅居等一批老品牌、老字型大小的傳統技能和文化內涵,培育發展26家生產企業、346家經營企業等一批“食安山東”品牌和示範單位。確定沂源蘋果等41個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產品品牌,推動文化名城和食品安全城市建設,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營造齊抓共管氛圍。在傳統媒體、新媒體、街區宣傳欄等開展立體宣傳,傳播食品安全“正能量”,對內塑造食安風尚,對外講好淄博故事,提升“食安淄博”的美譽度。暢通投訴舉報管道,單次舉報獎勵最高達到50萬元,人人共建、共治、共用食品安全的城市氛圍日益濃厚。

創建無止境。我市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統領,大力實施食品安全戰略,並以創建食品安全示範市為契機,從廣度和深度上繼續推進食品安全創建工作,給公眾營造一個放心、安全、優良的食品環境,確保468萬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請輸入標題 abcde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