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亡我祁連,失我焉支——甘肅

▲紮尕那風光

甘肅,在一個不瞭解它的人看來,大概只是那黃土高原上荒涼的西北省份,

滿是風沙。撇下敦煌石窟與丹霞地貌不講,能拿得出手的似乎便只剩下了蘭州拉麵。

這樣的映射不能說沒有道理,但到底還只是盲人摸象,失之於偏。它擁有的,超乎你的想像,而失去的,也曾驚豔時光。

這個在地圖裡被祁連山擠得細長細長的區域便是甘肅,

它中間細長,兩端成團狀。整體形狀就像是拉麵師父手裡剛剛開拉的麵團。其東面是縱貫陝、甘、寧三省的六盤山山脈,由於六盤山南段又叫隴山,所以甘肅也被簡稱為隴。

這裡不僅有黃土高原、沙漠和戈壁

▲敦煌戈壁灘

更有山地、平川

▲慶陽梯田

甚至是河谷、草原,地形複雜多樣。

▲張掖康樂草原

人皇伏羲在這裡出生,大秦先祖也在這片區域裡為周王室養馬發跡,

戎、狄、匈奴更是在這裡與中原對抗,又在這裡臣服。大漠長河延續著壯美,戰火硝煙混編成史詩。

要講甘肅,有一個地方始終無法繞開,河西走廊。這個佔據了整個甘肅版圖長度三分之二的狹長地帶,因夾在兩條山脈之間,

形似長廊,又在黃河西邊,故而得名。它東起冷龍嶺(祁連山北支)東南端的烏鞘嶺,西到甘疆交界的星星峽,兩條山脈分佐南北。

南側的祁連山一氣貫通,北側雖無南側貫通之氣勢,但名氣也不遑多讓。龍首、合黎、馬鬃三山,自東南而西北聯綴一線。

其中龍首山是我國主要的鎳礦產地,合黎山則是"山海經"裡的眾神之所---昆侖山。上古傳奇燧人氏於此觀測星象,結繩紀曆。

在合黎山與馬鬃山之間是甘肅省最大的內陸河,

黑河。它在河西走廊北側山脈段,還有一個更富詩意的名字,三千弱水。

既然提到了河西走廊,那麼有一人更不得不提,冠軍侯霍去病。

自劉邦辟漢開始,一直到漢武帝之前的四代帝王,都忍受著北方強大匈奴王國的威脅而無法做出強勁有力的反擊。和親、納貢,成了迫不得已的維繫和平手段。

但到了漢武帝時代,一切逆轉。這位胸藏“明犯強漢,雖遠必誅"的偉大帝王,決定要改變現狀,迎擊匈奴。

戰神霍去病從此登上歷史舞臺,16歲首次隨舅父衛青出擊匈奴,便以800驍騎給了敵人一次迎頭痛擊,國人為之振奮。其後更是兩出河西,使得這片自秦後一直游離的國土再次納入到中原王朝的版圖。可以說,正是河西走廊成就了他的戰神之譽。

"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這曾是匈奴人無奈的歎息。遊牧民族本是逐水草而居,能讓他們如此不舍的也正是水草。

在祁連山與焉支山之間的盆地中,便有這樣的一個地方。大馬營草原,因位於祁連山與焉支山之間的大馬營鄉而得名。這裡地勢平坦,水草豐盛,自霍去病收復河西開始,便一直是國家優質軍馬的來源地。中國現今最大的軍馬場,依然設置在這裡。

和親、納貢,成了迫不得已的維繫和平手段。

但到了漢武帝時代,一切逆轉。這位胸藏“明犯強漢,雖遠必誅"的偉大帝王,決定要改變現狀,迎擊匈奴。

戰神霍去病從此登上歷史舞臺,16歲首次隨舅父衛青出擊匈奴,便以800驍騎給了敵人一次迎頭痛擊,國人為之振奮。其後更是兩出河西,使得這片自秦後一直游離的國土再次納入到中原王朝的版圖。可以說,正是河西走廊成就了他的戰神之譽。

"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這曾是匈奴人無奈的歎息。遊牧民族本是逐水草而居,能讓他們如此不舍的也正是水草。

在祁連山與焉支山之間的盆地中,便有這樣的一個地方。大馬營草原,因位於祁連山與焉支山之間的大馬營鄉而得名。這裡地勢平坦,水草豐盛,自霍去病收復河西開始,便一直是國家優質軍馬的來源地。中國現今最大的軍馬場,依然設置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