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客家小時的味道:菩米

菩米並不是什麼大米的品種,所以不是直接栽培出來的,它是熟米,用剛收割曬乾的穀,倒入鍋中煮到穀殼破裂,撈起曬乾後礱、碓而成。菩米呈黃褐色,看起來比生米粗大,口感略硬。

通常,製作菩米需要在天氣晴朗的日子進行,要經過浸谷、曬谷、碾穀等幾道工序,歷時2~3天。所謂浸谷,就是將穀倒進沸水騰騰的大鐵鍋裡,保證所有穀都浸泡在開水中,然後蓋上鍋蓋。

煮穀指的則是等鐵鍋裡的穀膨脹即水分被穀吸幹後,交換頂層與鍋底的穀,同時加2~3勺水並加熱,直至穀殼裂開。至於曬穀,就是把煮好的穀拿出來攤到禾廳去暴曬。碾穀就是把曬乾的稻穀去殼。

菩米在以前多寫作浦米,之所以改稱菩米,一是因為菩米本身的功效。據介紹,常吃菩米有助於健脾強胃,驅寒祛濕,降血糖和防治腳氣病。二是客家地區流行菩薩信仰,鄉民認為熟米的發明乃拜菩薩所賜,加上菩與浦同音,遂有此名。

老一輩客家人常說:“鹽撈粥,

香雞肉。”這並不是對稀飯的讚美,而是苦中作樂的表現。舊時,客家山區生活條件比較艱苦,不少人一年下來吃得最多的主食就是稀飯(要不就是番薯)。最艱苦的時候,有的人可能連青菜都吃不起,只好用食鹽撈白粥,湊合著咽下肚。

也許是這樣貧苦的日子持續時間太長了,

粥在部分客家人心目中逐漸成了貧苦的象徵,是不得已而食之的食物。故而客家的爺爺奶奶在教育子孫時,總是會說:“定擺食粥食飯時就看汝自家矣喲。”(將來是喝粥還是吃飯就看你自己了)其言外之意,是食粥意味著平庸而貧苦的生活,食飯則代表有出息、衣食無憂。

儘管如此,有一種粥卻是客家人比較愛喝,也是客家地區才比較常見的,這就是用菩米煲出來的“菩米粥”。據考證,福建上杭、古田、蛟洋、溪口、永定等地在過去最盛行吃菩米粥,但現在習慣吃菩米粥的主要集中在粵東客家一帶,尤以五華,紫金的最為有名。

耕作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