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假如1931年20萬東北軍抵抗日軍,日本還能入關佔領大半個中國嗎?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關東軍操作鐵道“守備隊”故意炸毀瀋陽柳條湖南滿鐵路路軌。日軍隨後將此事栽贓嫁禍於中國東北軍,緊接著對瀋陽北大營進行炮轟,事件發生後,東北軍最高統帥張學良對日軍的進攻作出了錯誤的判斷,

採取了消極抵抗的舉措。由於東北軍的不抵抗,日軍迅速佔領了東三省,中國的抗戰也由此而開始。

日軍佔領瀋陽

時至今日,很多人對九一八事件中東北軍的不抵抗表示不解。有人認為,如果20萬東北軍予以抵抗的話,

日本就不會進入關內。中國的抗戰也會提前幾年結束。這種觀點其實並無道理。從當時的情況看,東北軍的擁有全國最大的兵工廠,還有完整的陸軍空軍建制。其裝備水準堪稱全國之最。最重要的是,東北軍控制著廣大的東三省地區,進可以消滅日本關東軍,退可以進入山海關。從戰略上講,即便東北軍守不住瀋陽等大城市,也可以扼守錦州山海關等重要軍事重鎮,
完全可以贏得喘息之機。但事實上,東北軍並沒有這麼做。

日軍慶祝勝利

作為一支頗具實力的軍隊,東北軍為什麼要放棄東三省進入關內呢?有人認為,這主要是東北軍決策層缺乏堅定的抗戰之心。其二,東北軍為了保存實力,面對日本的強悍,

缺少必要的準備。其三,當時張學良希望國民政府能夠邀請英美從中斡旋,在外交上迫使日軍退兵。但令人遺憾的是,在那個時代,日本帝國主義霸佔東亞的野心早已按耐不住了。

日軍練習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