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大會址”日記|上海初中生感言“離歷史更近了一些”

【編者按】

2017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在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

連日來,全國各地前往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的黨員群眾絡繹不絕,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他們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澎湃新聞推出“一大會址”日記,派出記者常駐中共一大會址,近距離觀察、感受、記錄會址每天的新聞,講述一大的紅色故事,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1月25日,飛雪籠罩申城。

當日一早,上海興業路上,雪花落到地面的水窪中,打出一個一個漣漪。

2018年1月25日,上海興業路,許多人排隊等待參觀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李菁 攝

寒冷的天氣擋不住人們瞻仰一大會址的步伐。興業路76號,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門口,參觀者們耐心等待九點開館。

當天,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內有許多穿著校服的年輕身影,

其中就有5名上海市浦東模範中學的初中生。

和許多參觀者一樣,張軼凡和他的4個小夥伴在黨旗前合影。張軼凡是上海市浦東模範中學八年級學生,也是“UFO假日小隊”的隊長。

每年寒暑假期,由學生組成小隊,自發組織參觀上海市內各博物館和紀念館,以開闊視野和增長見識,這是浦東模範中學的傳統活動。今天,“UFO假日小隊”選擇了兩個參觀地點,

分別是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和石庫門屋裡廂博物館。

張軼凡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其他小隊的同學之前來參觀過中共一大會址,他們小分隊也不能落後。另外,他自己是一個歷史愛好者,早就想瞻仰黨的誕生地,所以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這裡。

聊起中國近代史,張軼凡便滔滔不絕起來。對中共一大會址的展陳,雖然只在今天看過一遍,他也印象深刻。

“這些內容我們在歷史課本上都學過,

書上還有許多展品的圖片,”張軼凡說,“但是現場看到真跡,感覺離歷史更近了一些,更受觸動。”

除了展品,一大會址紀念館中還有一些多媒體展陳專案。“狼牙山五壯士”的視頻讓張軼凡很受震撼。“看完之後,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精神。”他認為,正是有了先輩們的前仆後繼,才有如今的和平盛世,“感覺很受激勵,我們學生也應該為這個國家和社會作出自己的貢獻”。

興業路路邊的花壇

張軼凡表示,作為一名初中生,他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為社會的棟樑之才。現階段考上理想的高中就是他的目標,談及未來,他說,“很想成為一名共產黨員”。

2019年就要參加中考,張軼凡說,寒假在家要認真學習備考,忙碌中抽出來的時間十分寶貴,而回顧歷史對他們而言富有意義。

張軼凡和他的4個小夥伴約定,明天去位於楊浦區荊州路的國歌展示館,瞭解《義勇軍進行曲》誕生的背景和過程、傳唱和影響。

而回顧歷史對他們而言富有意義。

張軼凡和他的4個小夥伴約定,明天去位於楊浦區荊州路的國歌展示館,瞭解《義勇軍進行曲》誕生的背景和過程、傳唱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