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十二寡婦征西從何而來,原來與流傳千年的神秘風俗有關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十二寡婦征西”是楊家將故事中最為精彩篇章之一,這個故事不僅在小說、評書中出現,後來還被改編成了電影,其影響力之大,堪稱楊門女將故事之最。

不過,從歷史的真實來看,這個故事完全是藝術的加工和虛構。本文要探討的則是這個故事的起源及一個數字上的問題。

眾所周知,以楊業、楊延昭、楊文廣為代表的楊家將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有關他們的故事從北宋末年開始就已經在民間廣為流傳。

到了南宋時期,楊家將故事的話本及民間傳說陸續出現,不過這其中涉及的大都為男將,楊家女性角色雖然開始出現,但僅限於佘太君、楊八姐、楊九妹等寥寥數人,且戲份較少。這個現象直到元代才有所改變。

不過,在元代出現的楊門女將故事中,

出現的楊門女將角色並不多,最具代表性的要數楊排風的原型燒火阿婆及楊拍風,其故事見於雜劇《昊天塔孟良盜骨》和《女中傑》。但直到此時,大名鼎鼎的穆桂英、柴郡主等女性角色尚未出現,故此也就不可能出現“十二寡婦征西”這樣的故事。

“十二寡婦征西”的出現,源自明代的兩部有關楊家將的歷史小說《楊家府演義》和《楊家將傳》。不過,在這兩部小說中,十二寡婦的人數和名字卻有著很大的不同。

在《楊家將傳》當中,這十二寡婦分別為:周夫人、黃瓊女、單陽公主、楊七姐、杜夫人、馬賽英、耿金花、董月娥、鄒蘭秀、孟四娘、重陽女、楊秋菊。

不過,這份名單實在是有些荒唐,因為按照書中的介紹,此時的楊七姐、楊秋菊未嫁,馬賽英的丈夫楊五郎及單陽公主的丈夫楊四郎尚在,何以稱為“寡婦”?同時,真正出征的楊門女將尚有穆桂英,其總體人數不止十二個。

而在《楊家府演義》當中,這十二寡婦則是滿堂春、鄒夫人、孟四嫂、董夫人、周氏女、楊秋菊、耿氏女、馬夫人、白夫人、劉八姐、殷九娘、魏化、劉青。與《楊家將傳》的情況類似,其中有的未嫁,有的丈夫尚在。故此,這兩部作品的“十二寡婦”之說都非常的牽強。

或許正是因為人員情況和人數不符的原因,後來出現的楊門女將征西的戲曲當中也出現了不少混亂現象,有的將佘太君和穆桂英加入其中,有的則沒有這兩個人。不過,儘管在人數及人員情況上出現了種種錯誤,但有一點卻一直沒有發生變化,那就是“十二寡婦”之名一直被保留。

為什麼一定要用“十二”這個數字呢?原來這其中大有講究。“十二”這個數字與在我國已經流傳千年的喪葬風俗有著密切的關係。據張政烺先生考證,十二寡婦之說源自從秦漢時期喪葬風俗中的十二獸。

到了唐及五代時期又演變成十二生肖,而在清代又變成了由青年男童扮演的十二名女子,這支出殯的儀仗隊就叫做“十二寡婦征西”。張政烺先生認為,小說作者很可能是受到這個流傳千年的喪葬風俗影響,而將楊門女將的故事定名為“十二寡婦征西”。

當然,限於篇幅,無法將張政烺先生的考據一一列出,有興趣的讀者靠參看1989年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紀念陳寅恪先生誕辰百年學術論文集》一書,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參考書籍:《昊天塔孟良盜骨》、《女中傑》、《楊家府演義》、《楊家將傳》、《紀念陳寅恪先生誕辰百年學術論文集》

後來出現的楊門女將征西的戲曲當中也出現了不少混亂現象,有的將佘太君和穆桂英加入其中,有的則沒有這兩個人。不過,儘管在人數及人員情況上出現了種種錯誤,但有一點卻一直沒有發生變化,那就是“十二寡婦”之名一直被保留。

為什麼一定要用“十二”這個數字呢?原來這其中大有講究。“十二”這個數字與在我國已經流傳千年的喪葬風俗有著密切的關係。據張政烺先生考證,十二寡婦之說源自從秦漢時期喪葬風俗中的十二獸。

到了唐及五代時期又演變成十二生肖,而在清代又變成了由青年男童扮演的十二名女子,這支出殯的儀仗隊就叫做“十二寡婦征西”。張政烺先生認為,小說作者很可能是受到這個流傳千年的喪葬風俗影響,而將楊門女將的故事定名為“十二寡婦征西”。

當然,限於篇幅,無法將張政烺先生的考據一一列出,有興趣的讀者靠參看1989年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紀念陳寅恪先生誕辰百年學術論文集》一書,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參考書籍:《昊天塔孟良盜骨》、《女中傑》、《楊家府演義》、《楊家將傳》、《紀念陳寅恪先生誕辰百年學術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