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美國頂級實驗室回國創業,張必良贏:要做世界第一

張必良教授

中國正處於第三次留學生“歸國潮”,越來越多的世界名校生回國就業、創業。

他們中,有的是一畢業就選擇回來;有的是賣了在國外的房產,拖兒帶女回來;有的是放棄了美國國籍,回來創業……有人說,在國外的生活工作,一眼能看到頭;有人說,中國的機會越來越多,回來是理所當然……本報即日起關注回國創業的世界名校生,記錄他們別樣的人生。

張必良順利讓基因沉默技術從“實驗室”走向了“市場”,建立了國內首條寡核酸cGMP生產線,

填補了國內空白。他將200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克雷格·梅洛(Craig C.Mello)的技術引進了企業,成為第一位走入廣州民企的世界級科學家。

“中國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於我而言,可能屬於贏在了轉捩點。”坐在位於廣州科學城的辦公室,歸國創業十多年的張必良用這樣一句話描述自己的人生路徑。

遠離廣州中心城區20多公里的科學城,是張必良歸國創業的起點。

如果不是仔細的介紹,鮮有人知這家隱蔽在靜謐創業園區的企業,是我國核糖核酸(RNA)領域的龍頭企業,而身邊路過的這位身材高大、頭髮花白、氣質儒雅的創始人,正是我國“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總體組的專家。

非常規學霸路線

對出生於上世紀60年代的張必良來說,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出國求學還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那時候,公派留學的名額非常少。

畢業後分配到浙江師範大學任教三四年後,

張必良申請到了留美學校和獎學金。他不得不辭去大學的工作。

張必良記得,1988年出國時,當時在國內想要看一本世界頂級的學術雜誌,一般要滯後一年時間,而且最終看到的還是影印版。實驗室設備國內差得更遠。

張必良的專業是有機化學,時間基本上都在實驗室或圖書館度過的。

張必良深知,雖然自己的化學專業不錯,但英語是軟肋,

他上大學時,外語學的是日語。“當時上大學時,連26個英語字母都認不全,出國留學美國,全靠自學英語”。更何況,那是交叉學科大發展的時代,產生了大批的專業單詞,很多在中文裡根本找不到對應的詞。

讀博的五年時間裡,張必良全身心投入學習,他已經記不得自己做了多少實驗。那時候,在哥倫比亞大學,博士五年必須畢業,否則就拿不到學位。而真正能順利在五年畢業的學生,

其實一半都達不到。而張必良卻在4年時間發表了4篇高級別學術論文,提前了半年畢業,是當時同屆學生裡唯一一個提前畢業的。

進入諾貝爾獎得主實驗室

張必良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時,他看到媒體上對198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湯瑪斯·羅伯特·切赫的報導。那個時候,核糖核酸(RNA)的研究剛剛興起。“想著能去他的實驗室做研究多好,我想用我的化學知識,去做RNA的研究”。

上世紀90年代,美國學術界興起一個新的名詞,叫化學生物學。於是,張必良把自己的研究投向生物學領域。那時候,想去湯瑪斯實驗室的人,都是有志于去大學做教授的。這是不少人的夢想。競爭也相當激烈,都是當時世界一流的博士生,還有不少是帶著科研基金的。

轉入RNA的研究

張必良是名副其實的學霸,學科成績是全A,博士期間的研究成果也非常突出。後來,經過嚴格的面試,進入這個二三十人的頂級科研團隊。後來找工作時,導師切赫教授給他寫推薦信時的評價是:“稀有的科學家”。既有很好的化學背景,又能進行RNA生物學研究。

“要想在美國學術界‘闖蕩’開來,主要靠實力和是否有高水準的論文。工作之後,要看有沒有科研資金。” 奠定張必良之後研究方向的一篇論文,就出自這個實驗室。張必良這篇博士後論文是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它用化學的方法來研究RNA。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研究領域。研究生命進化,是先有蛋白還是先有RNA。我們想知道,在沒有任何蛋白的情況下, RNA是否催化合成蛋白。我要用體外實驗去證明,RNA是不是可以催化蛋白肽鍵的合成。”張必良現在說起這個實驗來還津津樂道。

張必良的回國,與RNA研究的突破性進展關係巨大。1998年初,張必良去麻省大學醫學院應聘,與後來的諾獎得主克雷格·梅洛面談,後來與克雷格·梅洛成為同事。他當時剛提交他們的一篇論文,是有關長雙鏈RNA可以抑制基因表達,也即RNA干擾技術,克雷格因發現RNA干擾現象獲得了2006年諾貝爾獎。

40歲時想法不一樣了

張必良看到了RNA干擾技術在市場上的廣泛前景,萌發了回國創業的想法。從2000年到2004年之間,張必良來廣州參加了多次留交會,發現國內變化非常大,市場有很大需求。

張必良說:“雖然外人看起來,當時在美國生活很穩定,但壓力也很大,從技術、人脈、資本上來說,我並沒有太大優勢。”張必良覺得:“那時候已經40歲了,要做一個選擇。當時就考慮,如果到了50歲,就更沒精力了。”

“有一次在紐約我和我的導師出去,看到路邊的乞討者。他就對我說,他們拿著帽子在討錢,我們是拿著電腦在討錢。但當時我沒有感受到。到40歲的時候,我重新理解了他這句話的含義。”

他還記得,廣州那時候比較早就成立了一個留交會,當時的科學城還是一片農田。

回國創業對張必良來說,是一個重要抉擇。2003年中科院廣州生物研究院成立。同年,非典暴發,張必良那時正在廣州,與他人合作開展用RNA干擾技術殺死SARS病毒的研究。

當時張必良發表了全世界首發的將RNA干擾技術應用到SARS病毒的論文。他們的研究結論是,用siRNA可以抑制SARS病毒的複製。因各種原因,當時並沒有用RNA干擾用於治療非典藥物開發。不過這讓張必良更堅定地看到RNA干擾技術的應用前景。他放棄了在美國的工作,啟程回國。

對話:賣房挺過難關

廣州日報:你現在如何在技術上保持站在研究的尖端?

張必良:我回來是想推動這個行業。目前,RNAi的藥物研發在中國的發展還剛剛起步。

根據我本人還有世界權威人士的預測,核酸技術會成為下一代新的治療技術。這是毫無疑問的。而且越來越多的藥物都會與RNA相關,它會作為一種靶標和藥物。

廣州日報:回國之後的創業順利嗎?

張必良:對RNA干擾技術來說,我是走在前沿的。最初回來時想做藥物。但當時要融資非常困難。那時國內資本主要還是集中在房地產、IT行業。大家都覺得生物製藥投資大、週期長、風險高,所以受到了冷遇。

當時有很多政策和法規上的約束。比如,當時國內做的都是仿製藥,一個創新藥臨床研究申報獲批可能要等3~5年,假設要開發一種新藥,可能我們還沒進入臨床研究,人家都已經上市了,所以投資人也不敢進。

廣州日報:當時創業艱難有沒有後悔過?

張必良:我從來沒後悔過。既然做了,就要堅持下去。我當時想,我的公司要生存,製藥這條路走不通,該怎麼辦?

非常幸運的是,這項技術可以為科研服務。我們生產化學合成的小干擾RNA(siRNA)試劑,然後把它提供給科研機構。後來,我們的市場打開了,試劑慢慢取代了進口試劑。目前,全國只有兩家企業生產這種試劑。

當時我們回來時,發現所有的試劑都依賴進口,國內多是外國的代理商。

我們當時的目標就是品質一定要有保證,而且要比國外的試劑做得更好。我覺得公司要生存,一定要有造血能力。生產科研試劑,是我們中短期的目標,不斷在開發新的科研試劑,取代國外,並且開發國外沒有的,推動我們的科研水準。

我希望在RNA領域,把科研試劑做到全世界第一。現在非常有信心。從今年開始,在科研試劑這一塊將進入國際市場。

廣州日報:回國創業最艱難的時候是在哪一年?

張必良: 最艱難的時候是2007年左右。當時公司已經經營了三年還沒有盈利。第一個投資人要撤資。當時我面臨抉擇,要做下去,就需要資金。

那時候小孩子在國外,慢慢也長大了。我希望他們能回國學一點中文。所以我就把美國的房產全部賣了,全部拿來繼續做企業,就靠著這個挺過來了。

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

廣州日報:這是否有違當時的初衷?

張必良:我所做的還是核酸技術,積累了很多人才,十幾年接觸下來,沒忘初心。

這些年來,我們建成了首條寡核苷酸原料藥cGMP生產線。主要給藥企提供原材料。目前是全國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

我們從2012年開始,組辦了廣州核酸國際論壇。會邀請世界上在核酸領域頂級的科學家、企業家來參加。希望能提供中國年輕科學家一個交流平臺,推動核酸技術在中國的發展。

廣州日報:為什麼回來沒選擇到高校任教?

張必良:我做了這麼多科研,積累了那麼多經驗。希望能把科學家的技術儘快轉化。如果產業不做起來,沒有資金支持,科研就成了空中樓閣。當然,國家需要有最領先的科研團隊從事科學研究,但這應該是少數,大多數的科研要面向的是市場和需求。

我對世界這一行的發展非常瞭解,站在世界前沿。我看到,2008年~2010年,受到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及技術本身的不成熟,在美國很多基於RNAi(RNA干擾)技術的企業破產。但到了2017年,基於RNAi技術藥物完成了三期臨床研究,並且效果很好,今年上市。這對整個RNAi技術是一個很大推動。

現在中國生物醫藥發展也很快,很多海外歸國人才從事生物醫藥領域,下一個十年,一批成功的生物醫藥將會誕生。

廣州日報:能堅持在這一領域精耕細作的原因是什麼?

張必良:雖然堅持下來,還是不容易的。因為我從事的是自己熟悉和喜歡的事業,我覺得自己能做好。這個企業已經堅持了十多年,雖然小,但比較穩固,比較扎實,我現在就考慮如何做大做強。

回來之後創業,走得非常踏實。人生也好,企業也好,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我感覺自己非常踏實,所以我看得很清楚,我的企業下一步該怎麼走。

張必良,1960年生,廣州市銳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2010年入選“千人計畫”創業人才,“十二五”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總體組專家成員。1990年獲美國Fordham大學碩士學位,199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擁有發明專利32項,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

張必良2004年回國創業,研發出了數十項核酸新產品和新技術,突破了國際專利的技術壟斷,在世界上率先開發出實驗動物用的miRNA類似物、基因沉默技術綠色生物農藥和基因檢測等創新產品;完成了亞洲第一個人類全基因組siRNA文庫。

文、圖 |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杜安娜

編輯 | 廣州日報全媒體

上世紀90年代,美國學術界興起一個新的名詞,叫化學生物學。於是,張必良把自己的研究投向生物學領域。那時候,想去湯瑪斯實驗室的人,都是有志于去大學做教授的。這是不少人的夢想。競爭也相當激烈,都是當時世界一流的博士生,還有不少是帶著科研基金的。

轉入RNA的研究

張必良是名副其實的學霸,學科成績是全A,博士期間的研究成果也非常突出。後來,經過嚴格的面試,進入這個二三十人的頂級科研團隊。後來找工作時,導師切赫教授給他寫推薦信時的評價是:“稀有的科學家”。既有很好的化學背景,又能進行RNA生物學研究。

“要想在美國學術界‘闖蕩’開來,主要靠實力和是否有高水準的論文。工作之後,要看有沒有科研資金。” 奠定張必良之後研究方向的一篇論文,就出自這個實驗室。張必良這篇博士後論文是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它用化學的方法來研究RNA。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研究領域。研究生命進化,是先有蛋白還是先有RNA。我們想知道,在沒有任何蛋白的情況下, RNA是否催化合成蛋白。我要用體外實驗去證明,RNA是不是可以催化蛋白肽鍵的合成。”張必良現在說起這個實驗來還津津樂道。

張必良的回國,與RNA研究的突破性進展關係巨大。1998年初,張必良去麻省大學醫學院應聘,與後來的諾獎得主克雷格·梅洛面談,後來與克雷格·梅洛成為同事。他當時剛提交他們的一篇論文,是有關長雙鏈RNA可以抑制基因表達,也即RNA干擾技術,克雷格因發現RNA干擾現象獲得了2006年諾貝爾獎。

40歲時想法不一樣了

張必良看到了RNA干擾技術在市場上的廣泛前景,萌發了回國創業的想法。從2000年到2004年之間,張必良來廣州參加了多次留交會,發現國內變化非常大,市場有很大需求。

張必良說:“雖然外人看起來,當時在美國生活很穩定,但壓力也很大,從技術、人脈、資本上來說,我並沒有太大優勢。”張必良覺得:“那時候已經40歲了,要做一個選擇。當時就考慮,如果到了50歲,就更沒精力了。”

“有一次在紐約我和我的導師出去,看到路邊的乞討者。他就對我說,他們拿著帽子在討錢,我們是拿著電腦在討錢。但當時我沒有感受到。到40歲的時候,我重新理解了他這句話的含義。”

他還記得,廣州那時候比較早就成立了一個留交會,當時的科學城還是一片農田。

回國創業對張必良來說,是一個重要抉擇。2003年中科院廣州生物研究院成立。同年,非典暴發,張必良那時正在廣州,與他人合作開展用RNA干擾技術殺死SARS病毒的研究。

當時張必良發表了全世界首發的將RNA干擾技術應用到SARS病毒的論文。他們的研究結論是,用siRNA可以抑制SARS病毒的複製。因各種原因,當時並沒有用RNA干擾用於治療非典藥物開發。不過這讓張必良更堅定地看到RNA干擾技術的應用前景。他放棄了在美國的工作,啟程回國。

對話:賣房挺過難關

廣州日報:你現在如何在技術上保持站在研究的尖端?

張必良:我回來是想推動這個行業。目前,RNAi的藥物研發在中國的發展還剛剛起步。

根據我本人還有世界權威人士的預測,核酸技術會成為下一代新的治療技術。這是毫無疑問的。而且越來越多的藥物都會與RNA相關,它會作為一種靶標和藥物。

廣州日報:回國之後的創業順利嗎?

張必良:對RNA干擾技術來說,我是走在前沿的。最初回來時想做藥物。但當時要融資非常困難。那時國內資本主要還是集中在房地產、IT行業。大家都覺得生物製藥投資大、週期長、風險高,所以受到了冷遇。

當時有很多政策和法規上的約束。比如,當時國內做的都是仿製藥,一個創新藥臨床研究申報獲批可能要等3~5年,假設要開發一種新藥,可能我們還沒進入臨床研究,人家都已經上市了,所以投資人也不敢進。

廣州日報:當時創業艱難有沒有後悔過?

張必良:我從來沒後悔過。既然做了,就要堅持下去。我當時想,我的公司要生存,製藥這條路走不通,該怎麼辦?

非常幸運的是,這項技術可以為科研服務。我們生產化學合成的小干擾RNA(siRNA)試劑,然後把它提供給科研機構。後來,我們的市場打開了,試劑慢慢取代了進口試劑。目前,全國只有兩家企業生產這種試劑。

當時我們回來時,發現所有的試劑都依賴進口,國內多是外國的代理商。

我們當時的目標就是品質一定要有保證,而且要比國外的試劑做得更好。我覺得公司要生存,一定要有造血能力。生產科研試劑,是我們中短期的目標,不斷在開發新的科研試劑,取代國外,並且開發國外沒有的,推動我們的科研水準。

我希望在RNA領域,把科研試劑做到全世界第一。現在非常有信心。從今年開始,在科研試劑這一塊將進入國際市場。

廣州日報:回國創業最艱難的時候是在哪一年?

張必良: 最艱難的時候是2007年左右。當時公司已經經營了三年還沒有盈利。第一個投資人要撤資。當時我面臨抉擇,要做下去,就需要資金。

那時候小孩子在國外,慢慢也長大了。我希望他們能回國學一點中文。所以我就把美國的房產全部賣了,全部拿來繼續做企業,就靠著這個挺過來了。

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

廣州日報:這是否有違當時的初衷?

張必良:我所做的還是核酸技術,積累了很多人才,十幾年接觸下來,沒忘初心。

這些年來,我們建成了首條寡核苷酸原料藥cGMP生產線。主要給藥企提供原材料。目前是全國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

我們從2012年開始,組辦了廣州核酸國際論壇。會邀請世界上在核酸領域頂級的科學家、企業家來參加。希望能提供中國年輕科學家一個交流平臺,推動核酸技術在中國的發展。

廣州日報:為什麼回來沒選擇到高校任教?

張必良:我做了這麼多科研,積累了那麼多經驗。希望能把科學家的技術儘快轉化。如果產業不做起來,沒有資金支持,科研就成了空中樓閣。當然,國家需要有最領先的科研團隊從事科學研究,但這應該是少數,大多數的科研要面向的是市場和需求。

我對世界這一行的發展非常瞭解,站在世界前沿。我看到,2008年~2010年,受到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及技術本身的不成熟,在美國很多基於RNAi(RNA干擾)技術的企業破產。但到了2017年,基於RNAi技術藥物完成了三期臨床研究,並且效果很好,今年上市。這對整個RNAi技術是一個很大推動。

現在中國生物醫藥發展也很快,很多海外歸國人才從事生物醫藥領域,下一個十年,一批成功的生物醫藥將會誕生。

廣州日報:能堅持在這一領域精耕細作的原因是什麼?

張必良:雖然堅持下來,還是不容易的。因為我從事的是自己熟悉和喜歡的事業,我覺得自己能做好。這個企業已經堅持了十多年,雖然小,但比較穩固,比較扎實,我現在就考慮如何做大做強。

回來之後創業,走得非常踏實。人生也好,企業也好,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我感覺自己非常踏實,所以我看得很清楚,我的企業下一步該怎麼走。

張必良,1960年生,廣州市銳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2010年入選“千人計畫”創業人才,“十二五”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總體組專家成員。1990年獲美國Fordham大學碩士學位,199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擁有發明專利32項,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

張必良2004年回國創業,研發出了數十項核酸新產品和新技術,突破了國際專利的技術壟斷,在世界上率先開發出實驗動物用的miRNA類似物、基因沉默技術綠色生物農藥和基因檢測等創新產品;完成了亞洲第一個人類全基因組siRNA文庫。

文、圖 |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杜安娜

編輯 | 廣州日報全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