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當你發現強資金背景的競爭對手存在時,你應該做什麼?

本文作者Rob Go,是波士頓種子風險投資公司NextView Ventures的聯合創始人之一。

此前曾在星火資本擔任高級投資經理以及eBay和富達投資等公司任職。

編譯 | 于顏如

編輯 | 趙力

當我們在投資一個早期公司時,遇到的大部分創業者都聲稱自己找到了市場的空白區。 但事實上,目前的市場空白並不意味著沒有競爭對手。

通常,會有一些其他的創業者也發現了同一領域的寬闊機遇,並且很大可能上,一些有經驗的團隊已經正針對相關問題開展工作。

如果一個領域現階段是毫無競爭的,就意味著競爭將很快出現、湧入原本空白的市場。

於是,在我們投資的一年之內,創業者找到我們說“我們剛發現了一個資金充足的競爭對手”就並不出人意料了。

這種情況下,我曾見過很多不同的反應,如下幾種是最常發生的:

•" 對方不算我們的競爭對手。"

• "他們採取的是ABC方案,我們都已經試過錯了."

• “這是好事啊。有競爭說明有市場。”

• “初創企業A不是我們的競爭對手,

成熟企業B才是。況且,這不是一個可以被壟斷的行業,我們還有市場可以贏取。”

• “哦。”

這些反應並沒有本質性錯誤,但每一個都有可爭論的餘地。 以下是我對創業者在面臨這一境遇時的建議:

思考受眾群與發展產品本身對於市場匹配度一樣重要

通常,面對新對手的出現,最容易使一個團隊焦慮的情況是:對方試圖推出不同的產品來面向與自己相同的目標群體。

在這種情況下,團隊工作重點就需要轉變成如何在策略和產品上與對方較量。

但對於仍在初創階段的公司來說,我認為更令人害怕的情況是:一個聰明的團隊試圖推出一款一樣的產品但面向稍有區別的受眾群。

有可能對方針對的一部分更有利可圖的市場,正是你的團隊未曾意識到其效益的;或者,對方有可能採取了另一種更聰明巧妙的切入點:在擴張目標市場前,

差異化的受眾群可能幫助其贏取先機。

不管是以上哪一種情況,與其因對方與自己的受眾群不同而無視對手,認為對方和自己不相干,在早期對產品進行相關的受眾群測試都是有利無害的。

不要對你的對手有預設,尤其是過低的判斷

在並沒有獲得競爭對手的完整即時資訊時,創業者就無視對手,這一點使我驚訝。並且很多創業者會將自己的策略計畫套用在對手身上,但卻並不換位思考。

對自己的產品,創業者好像很輕易就能說出“我知道我們現在不夠好,但我們將會採取措施X、Y、Z來應對解決”的話。但在對對手的產品進行評價審視時,創業者卻經常只看到眼前已有的,忽略對方也在時時刻刻解決問題和改善產品。

比起輕視,預設一個機智、敏銳、有幹勁兒的對手,會是更好的選擇。

不要將你創業路線的決策權交到你的竟爭者裡

想要在近距離觀察對手的同時、一直有條不紊地跟隨自己的計畫是很難做到的。但即使你在密切監視競爭對手的動向,也請要保證對產品投入精力的優先順序,不能因對方影響自己的節奏。

此前在我做風險投資的時候,我曾經見過一家擁有優秀產品的大公司在即將推出產品的時期,因為太過執著于與對手產品的某一項特性競爭,而導致4-6個月期間整個公司脫離軌道。

遇到這一情況時,我的建議是:將產品初衷作為”第一要則“,進行反思確認。因有模仿者推出了相似產品而產生恐慌時,需要創業者提煉總結產品的核心問題“產品應對了什麼需求?”。得出答案後,繼而選擇朝此方向繼續發展產品、尋求解決方案,或是及時作出停止的決定並轉向前行。

最近,我們投資過的一家公司市場行銷公司,很好的執行了這一策略。在持續監控對手之後,作出決定改變策略,推出了一款與競爭對手內容類別似但目標群體稍有不同的產品。

在日常流程中,這家公司成功地通過供應商、行銷合作方以及各方面管道瞭解到了競爭者的資訊。這不僅沒有打亂他們的核心節奏,反而給他們在地推擴張時提供了多方面的思路。最終,這一初期的競爭風波並沒有對其產生有效的威脅。

如你所見,我並不是說競爭的存在無關緊要,但我同樣不認為它會是怎樣致命的威脅。競爭在任何行業都是必然存在的,而同時也是追逐商業成功的路上不可避免的。

最後,我想以我最喜歡的在遇到競爭者時的反應作為結尾,出自一位元我數年前對話過的英國企業家。當他知道同一行業存在著一位有經驗的競爭對手時,他只是說:“期待與他的較量。”

比起輕視,預設一個機智、敏銳、有幹勁兒的對手,會是更好的選擇。

不要將你創業路線的決策權交到你的竟爭者裡

想要在近距離觀察對手的同時、一直有條不紊地跟隨自己的計畫是很難做到的。但即使你在密切監視競爭對手的動向,也請要保證對產品投入精力的優先順序,不能因對方影響自己的節奏。

此前在我做風險投資的時候,我曾經見過一家擁有優秀產品的大公司在即將推出產品的時期,因為太過執著于與對手產品的某一項特性競爭,而導致4-6個月期間整個公司脫離軌道。

遇到這一情況時,我的建議是:將產品初衷作為”第一要則“,進行反思確認。因有模仿者推出了相似產品而產生恐慌時,需要創業者提煉總結產品的核心問題“產品應對了什麼需求?”。得出答案後,繼而選擇朝此方向繼續發展產品、尋求解決方案,或是及時作出停止的決定並轉向前行。

最近,我們投資過的一家公司市場行銷公司,很好的執行了這一策略。在持續監控對手之後,作出決定改變策略,推出了一款與競爭對手內容類別似但目標群體稍有不同的產品。

在日常流程中,這家公司成功地通過供應商、行銷合作方以及各方面管道瞭解到了競爭者的資訊。這不僅沒有打亂他們的核心節奏,反而給他們在地推擴張時提供了多方面的思路。最終,這一初期的競爭風波並沒有對其產生有效的威脅。

如你所見,我並不是說競爭的存在無關緊要,但我同樣不認為它會是怎樣致命的威脅。競爭在任何行業都是必然存在的,而同時也是追逐商業成功的路上不可避免的。

最後,我想以我最喜歡的在遇到競爭者時的反應作為結尾,出自一位元我數年前對話過的英國企業家。當他知道同一行業存在著一位有經驗的競爭對手時,他只是說:“期待與他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