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3D騎士”的“尋夢未來”之旅

“未來幾年,現代科技將不斷改變人們的生活,拓展人們的想像力,未來技術研究院,正在把未來生活的夢想無限放大,把一切看似不可能變成可能!”1月2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戴瓊海在嘉興科技城內的浙江未來技術研究院,

向來自全國各地的科技精英描繪著未來生活的無限可能性。

這天,是浙江未來技術研究院正式落成之日,一批國內外VR/AR產業高端人才、專家、企業家共聚南湖共話未來。這天,也是清華大學博士後、嘉興恒研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趙天奇第N次來到浙江未來技術研究院。

從研究生階段創立的工作室,到如今的“科幻成真實驗室”,

趙天奇仿若一位手持利劍、勇往直前的“騎士”,致力於用人工智慧、VR、3D等先進技術,為人們烹製一份美妙、宏偉的“視覺盛宴”。

創業契機:

《阿凡達》的奇妙觸動

在浙江未來技術研究院的8樓展廳,同步播放著兩個版本的3D版電影《泰坦尼克號》。熟悉電影的人知道,這部電影的原版是2D版,為了將電影轉為3D版,原製片方400人的團隊,耗時整整18個月,耗費1800萬美元才完成,而記者看到的這部3D版人工智慧轉製版本,

畫面同樣逼真,場景同樣立體,仔細看,人工智慧技術做的人物面部的立體感還要更強一些。

“這個版本,就是用我們的人工智慧3D轉制技術製作而成,我們的團隊只1人,花了1周時間便完成了。”趙天奇告訴記者,“使用這項技術,100人團隊,3個月可以完成約1250部3D電影,效率大大提高!”

這些年來,趙天奇和他的團隊在影視製作領域持續研發,並完成了一項重要突破,即用人工智慧的方式實現2D轉3D。

那麼,什麼樣的契機,令趙天奇熱衷在影視製作領域創業?這可能與他的愛好有關。

1983年出生的趙天奇愛好新奇的事物,特別喜歡探索那些能夠讓人類的生活變得更美好的科技。2009年,趙天奇還在讀研,專業方向是全息3D,那一年,他在北京成立了工作室,希望更好地把最前沿的技術應用到人們的生活中。

同年底,3D電影《阿凡達》風靡全球,那部電影的畫面在觸動趙天奇的同時,

也令他豁然開朗。“世界上那麼多優秀的影視作品,如果能把這些都轉成3D版,那該是多麼美妙的一件事!”這一暢想,堅定了趙天奇在影視製作技術領域創業的決心。次年,他成立了公司。

豐碩成果:

“崢嶸一號”的成功問世

隨著3D電影進入各大院線,3D電影逐漸被人們熟知和歡迎,3D電視機的問世,也令3D電影一度進入家庭生活,2014年,全國3D電視機的銷量突破4000萬台,達到了近十年來的頂峰。然而,在頂峰之後,3D電視機的銷量在近3年來迅速下滑,家庭3D電影的熱潮也逐漸變淡。

“為什麼3D電影沒有真正成功地進入家庭生活?除了硬體技術瓶頸之外,3D電影數量的有限,也是一個硬傷。”趙天奇說,“沒有豐富海量的3D電影可供人們觀看,這個行業如何能走得更遠?”

事實上,拍攝一部3D電影,花費的成本極大,因此,市場上大部分的3D電影都是由2D轉換而來的,而通過人工作業把2D轉化成3D的工作量是巨大的,因此,市面上的3D電影數量有限。

如何才能實現高效轉化?趙天奇意識到,自己肩負的是撐起行業中缺失的那一環的重任。

“人工智慧影視2D轉3D,我們面臨的難題,一是認知語義極為複雜,二是人眼對畫面要求非常高。人臉識別是對人臉進行3D識別,而我們探索的影視2D轉3D,是對萬事萬物的識別。”

當時掌握的技術,能否解決這些問題?這尚且是一個未知領域。趙天奇心裡並沒有把握,他帶著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一頭紮了進去。

傳統的2D轉3D技術主要分為4步,即圖像分割、深度繪製、補圖以及合成,趙天奇帶領他的團隊絞盡腦汁攻克技術難關。2011年,他們實現了通過圖像技術自動完成補圖,並把這項技術註冊了自主智慧財產權。自動補圖僅僅實現了一個環節的自動化問題,還有三個環節怎麼辦?在趙天奇多年的鑽研過程中,曾幾度碰壁,有時看見了曙光,深究下去卻依舊是“此路不通”,不過,這些彎路並沒有令他放棄。

好在,趙天奇的專業領域,是3D視覺和人工智慧,對兩大專業領域的深度理解和長時間的科研,令他帶領團隊找到了這兩者最佳的結合方法。2015年,第一個有生產價值的模型研發成功,他們將其命名為“崢嶸一號”,該系統平臺主要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研發,可自動將2D視頻轉製成3D視頻,具備高效、全能、精確、穩定四大優勢,成為全球首個並且唯一的人工智慧3D內容自動製作平臺。

2016年,趙天奇成立了北京聚力維度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科幻成真實驗室”,主導完成人工智慧2D自我調整轉3D技術,並獲得賽迪研究院頒發的“2016年中國人工智慧技術創新獎”。

落地嘉興:

“未來院”的無限暢想

2017年,對趙天奇來說意義非凡。

這年,他的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戴瓊海牽頭在嘉興科技城成立了浙江未來技術研究院,打造VR/AR產業基地。

這年,他在影視製作領域裡的項目更加成熟,並逐步形成一個完善的自運轉體系。

這年,他來到浙江未來技術研究院,成立了嘉興恒研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的新穎度和市場潛力立刻被相中,並入選“創新嘉興·精英引領計畫”。

如今的崢嶸系統平臺不僅能將科幻、愛情、戰爭等電影轉製成3D版,還能轉換電視劇、體育賽事、紀錄片等各種類型的片源。目前,這個平臺已取得另一項重大突破,即實現新聞、體育賽事等即時3D直播,並開始大規模應用。

趙天奇告訴記者,在浙江未來技術研究院的6樓,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的辦公區設置了培訓室、實驗室、展示館等,計畫成立一個強大的製作團隊,承接全世界的2D轉3D業務,建立一個海量的3D影視庫。

嘉興科技城打造VR/AR產業基地的規劃,對於趙天奇來說,如魚得水。在未來技術研究院,趙天奇暢想著未來:“可以預見的是,這個VR/AR產業基地將涵蓋顯示技術、內容製作、廠商平臺等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而我的目標,就是帶領人類進入‘真正的’虛擬視覺時代。”

●記者手記

科技感“爆棚”

的未來生活

正向我們走來

看3D電影,再也不用戴上令人難受的3D眼鏡,只要在顯示器上貼上裸眼3D貼膜,逼真的3D效果就能映入眼簾;去高鐵站檢票,再也不用排起長龍,只要把正臉往人臉識別系統一掃描,短短幾秒鐘就能“刷臉”進站;做白內障手術,醫生再也不用長時間雙眼緊貼顯微鏡目鏡了,3D數字醫療令屏前手術成為可能……在浙江未來技術研究院展覽館裡,一個個充滿科技感的展位,向人們展示著未來媒體、未來智慧、未來生命三大科研方向帶給人類未來生活的暢想。

其實,這些對未來的暢想,近在眼前。因為,這裡的每個展位,都是入駐浙江未來技術研究院的一個項目,每個項目的背後,都擁有著一個核心技術,隱藏著一位或數位“科技大咖”,“3D騎士”趙天奇就是其中一位。

浙江未來技術研究院院長邵航認為,這些技術,在國內均是數一數二,在國際上也是名列前茅的,這些專案在今年會相繼投入運營。而且,其研究成果不僅會在未來幾年內在市場上呈現爆發式增長,也能對南湖區現有產業形成配套,打造千億產業集群,推動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

2017年,嘉興科技城發佈了《VR/AR產業規劃(2017-2020)》,以“創新驅動、應用引領”為方針,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形成以新經濟、新動能為特徵的VR/AR產業集群,以國際化視野打造全國虛擬實境與視覺化產業集聚地。

作為嘉興省校合作示範地、人才改革試驗區、數字經濟發展主平臺,南湖區近年來充分利用現有軟體基礎、科技優勢和區位特點,積極謀篇佈局VR/AR產業。浙江未來技術研究院的成立,必將為南湖區以及全市VR/AR產業的人才引進、技術研發、項目孵化、產學研合作和產業化發展提供優質的環境和堅實的基礎。

身處“未來院”,記者深刻地感受到,科技感“爆棚”的未來生活,正在一步步向我們走近。

然而,在頂峰之後,3D電視機的銷量在近3年來迅速下滑,家庭3D電影的熱潮也逐漸變淡。

“為什麼3D電影沒有真正成功地進入家庭生活?除了硬體技術瓶頸之外,3D電影數量的有限,也是一個硬傷。”趙天奇說,“沒有豐富海量的3D電影可供人們觀看,這個行業如何能走得更遠?”

事實上,拍攝一部3D電影,花費的成本極大,因此,市場上大部分的3D電影都是由2D轉換而來的,而通過人工作業把2D轉化成3D的工作量是巨大的,因此,市面上的3D電影數量有限。

如何才能實現高效轉化?趙天奇意識到,自己肩負的是撐起行業中缺失的那一環的重任。

“人工智慧影視2D轉3D,我們面臨的難題,一是認知語義極為複雜,二是人眼對畫面要求非常高。人臉識別是對人臉進行3D識別,而我們探索的影視2D轉3D,是對萬事萬物的識別。”

當時掌握的技術,能否解決這些問題?這尚且是一個未知領域。趙天奇心裡並沒有把握,他帶著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一頭紮了進去。

傳統的2D轉3D技術主要分為4步,即圖像分割、深度繪製、補圖以及合成,趙天奇帶領他的團隊絞盡腦汁攻克技術難關。2011年,他們實現了通過圖像技術自動完成補圖,並把這項技術註冊了自主智慧財產權。自動補圖僅僅實現了一個環節的自動化問題,還有三個環節怎麼辦?在趙天奇多年的鑽研過程中,曾幾度碰壁,有時看見了曙光,深究下去卻依舊是“此路不通”,不過,這些彎路並沒有令他放棄。

好在,趙天奇的專業領域,是3D視覺和人工智慧,對兩大專業領域的深度理解和長時間的科研,令他帶領團隊找到了這兩者最佳的結合方法。2015年,第一個有生產價值的模型研發成功,他們將其命名為“崢嶸一號”,該系統平臺主要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研發,可自動將2D視頻轉製成3D視頻,具備高效、全能、精確、穩定四大優勢,成為全球首個並且唯一的人工智慧3D內容自動製作平臺。

2016年,趙天奇成立了北京聚力維度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科幻成真實驗室”,主導完成人工智慧2D自我調整轉3D技術,並獲得賽迪研究院頒發的“2016年中國人工智慧技術創新獎”。

落地嘉興:

“未來院”的無限暢想

2017年,對趙天奇來說意義非凡。

這年,他的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戴瓊海牽頭在嘉興科技城成立了浙江未來技術研究院,打造VR/AR產業基地。

這年,他在影視製作領域裡的項目更加成熟,並逐步形成一個完善的自運轉體系。

這年,他來到浙江未來技術研究院,成立了嘉興恒研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的新穎度和市場潛力立刻被相中,並入選“創新嘉興·精英引領計畫”。

如今的崢嶸系統平臺不僅能將科幻、愛情、戰爭等電影轉製成3D版,還能轉換電視劇、體育賽事、紀錄片等各種類型的片源。目前,這個平臺已取得另一項重大突破,即實現新聞、體育賽事等即時3D直播,並開始大規模應用。

趙天奇告訴記者,在浙江未來技術研究院的6樓,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的辦公區設置了培訓室、實驗室、展示館等,計畫成立一個強大的製作團隊,承接全世界的2D轉3D業務,建立一個海量的3D影視庫。

嘉興科技城打造VR/AR產業基地的規劃,對於趙天奇來說,如魚得水。在未來技術研究院,趙天奇暢想著未來:“可以預見的是,這個VR/AR產業基地將涵蓋顯示技術、內容製作、廠商平臺等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而我的目標,就是帶領人類進入‘真正的’虛擬視覺時代。”

●記者手記

科技感“爆棚”

的未來生活

正向我們走來

看3D電影,再也不用戴上令人難受的3D眼鏡,只要在顯示器上貼上裸眼3D貼膜,逼真的3D效果就能映入眼簾;去高鐵站檢票,再也不用排起長龍,只要把正臉往人臉識別系統一掃描,短短幾秒鐘就能“刷臉”進站;做白內障手術,醫生再也不用長時間雙眼緊貼顯微鏡目鏡了,3D數字醫療令屏前手術成為可能……在浙江未來技術研究院展覽館裡,一個個充滿科技感的展位,向人們展示著未來媒體、未來智慧、未來生命三大科研方向帶給人類未來生活的暢想。

其實,這些對未來的暢想,近在眼前。因為,這裡的每個展位,都是入駐浙江未來技術研究院的一個項目,每個項目的背後,都擁有著一個核心技術,隱藏著一位或數位“科技大咖”,“3D騎士”趙天奇就是其中一位。

浙江未來技術研究院院長邵航認為,這些技術,在國內均是數一數二,在國際上也是名列前茅的,這些專案在今年會相繼投入運營。而且,其研究成果不僅會在未來幾年內在市場上呈現爆發式增長,也能對南湖區現有產業形成配套,打造千億產業集群,推動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

2017年,嘉興科技城發佈了《VR/AR產業規劃(2017-2020)》,以“創新驅動、應用引領”為方針,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形成以新經濟、新動能為特徵的VR/AR產業集群,以國際化視野打造全國虛擬實境與視覺化產業集聚地。

作為嘉興省校合作示範地、人才改革試驗區、數字經濟發展主平臺,南湖區近年來充分利用現有軟體基礎、科技優勢和區位特點,積極謀篇佈局VR/AR產業。浙江未來技術研究院的成立,必將為南湖區以及全市VR/AR產業的人才引進、技術研發、項目孵化、產學研合作和產業化發展提供優質的環境和堅實的基礎。

身處“未來院”,記者深刻地感受到,科技感“爆棚”的未來生活,正在一步步向我們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