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長城文化帶」精神圖騰滋養千年,未來建設規劃又有新突破!

文物是傳承歷史的重要符號,

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

是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載體。

2016年8月2日,在《北京市“十三五”時期加強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規劃》的發展格局中首次提到“發揮京津冀地域相近、文脈相親的地緣優勢,統籌推動長城文化帶、運河文化帶、西山文化帶建設,實現歷史文化遺產連片、成線整體保護”,將“推進長城文化帶、西山文化帶、大運河文化帶的保護利用”列入了主要任務。

“三個文化帶”對北京意味著什麼?在北京市文物局局長舒小峰看來,“三個文化帶”可以疏通古都北京的歷史文脈,為保護古都風貌奠定基礎。北京的古都風貌,由歷史文化名城點線相連的歷史文化景觀與山水相依的自然生態景觀結合而成。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強紅石門、古北口、箭扣、南口等處長城的修繕與利用,統籌八達嶺、居庸關、慕田峪等沿線歷史文化資源,推動長城區域聯合保護。其中,懷柔、昌平兩區境內的長城段落最多。

懷柔作為“長城文化帶”的參與者以及建設者,這一年完成了懷柔區箭扣長城146號敵樓至150號敵樓及長城(天梯至鷹飛倒仰)修繕工程,開展長城修繕定額編制、長城(北京段)修繕技術規範與標準等課題研究。

在近日召開的北京市兩會中,市人大代表,懷柔區委書記常衛介紹,對“長城文化帶”的規劃、建設、保護、利用是懷柔工作的重中之重。

“人們說‘萬里長城,

慕田峪獨秀’,懷柔區內明長城65.4公里,可謂長城精華地段都在懷柔,除了慕田峪長城,還有箭扣長城、鷹飛倒仰、北京結,這些都是受遊客和攝影愛好者關注的長城段。”常衛介紹,去年箭扣長城一期已經修繕完畢,“大家反映非常好,今年將重點做好箭扣二期修繕工作。”

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發起的“保護長城,加我一個”公募專案設計方案已得到國家文物局批復,預計5月份開始對箭扣長城南段啟動搶險修繕工程,包括牆體750米,敵臺敵樓4座。

目前,懷柔區已經制定了“長城文化帶”五年行動清單。未來五年,懷柔將完成箭扣段長城修繕工程,修繕牆體7728米,敵臺51座。

同時,還將建設長城文化展示帶,完成長城周邊古建築的保護利用,包括九渡河鎮白雲川道觀搶險修繕工程、前茶塢老爺廟搶險修繕工程(二期)、紅螺寺避雷安防工程、朝陽洞安防工程、鳳翔寺安防工程、西茶塢廣恩寺安防工程、斜陰背寺搶險修繕工程。

護衛長城,護衛我們的精神......

2016年,首部以北京市懷柔長城歷史文化為題材的著作——《龍脊滄桑——行走懷柔古長城》,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發行。

懷柔長城

北京懷柔境內的長城建于北齊,明代進行了重修,全長65.4公里,逶迤在燕山山脈之頂,盡顯滄桑壯美。利用近兩年的時間,作者在文化部門的協助下,從東至西逐段踏察了懷柔境內長城,完成了70余篇歷史文化散文,並集結成書,共計13萬字。該書成為迄今為止第一部系統解讀懷柔長城的歷史文化專著。

更多關於《龍脊滄桑——行走懷柔古長城》

點擊山水懷柔微信底部功能表列的長城文化查看

編輯排版:明美琪

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發起的“保護長城,加我一個”公募專案設計方案已得到國家文物局批復,預計5月份開始對箭扣長城南段啟動搶險修繕工程,包括牆體750米,敵臺敵樓4座。

目前,懷柔區已經制定了“長城文化帶”五年行動清單。未來五年,懷柔將完成箭扣段長城修繕工程,修繕牆體7728米,敵臺51座。

同時,還將建設長城文化展示帶,完成長城周邊古建築的保護利用,包括九渡河鎮白雲川道觀搶險修繕工程、前茶塢老爺廟搶險修繕工程(二期)、紅螺寺避雷安防工程、朝陽洞安防工程、鳳翔寺安防工程、西茶塢廣恩寺安防工程、斜陰背寺搶險修繕工程。

護衛長城,護衛我們的精神......

2016年,首部以北京市懷柔長城歷史文化為題材的著作——《龍脊滄桑——行走懷柔古長城》,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發行。

懷柔長城

北京懷柔境內的長城建于北齊,明代進行了重修,全長65.4公里,逶迤在燕山山脈之頂,盡顯滄桑壯美。利用近兩年的時間,作者在文化部門的協助下,從東至西逐段踏察了懷柔境內長城,完成了70余篇歷史文化散文,並集結成書,共計13萬字。該書成為迄今為止第一部系統解讀懷柔長城的歷史文化專著。

更多關於《龍脊滄桑——行走懷柔古長城》

點擊山水懷柔微信底部功能表列的長城文化查看

編輯排版:明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