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二十四節氣—立春—養生注意事項

明天就是二十四節氣“立春”了,在春天開始到來,萬物開始復蘇的時節,身體保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一起來學習一下:

一、衣要下厚上薄

老人常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因為初春天氣變化較大,

乍暖還寒,體表的皮膚毛孔開始打開,禦寒能力減弱,所以不提倡馬上脫去棉衣。老年人和身體虛弱者應當尤其謹慎 ,年輕人即使覺得熱,穿衣也要下厚上薄,同時注意對頸、膝、足等部位的保暖。

二、覺要早睡早起

春天人體氣血需舒展暢達,提倡早睡早起,規律起居。即便晚睡,也要在晚上11時之前上床。早晨到戶外散散步,放鬆身心,擺脫倦怠思睡的心理,主動調心攝神與自然順應,

以達到神采奕奕、精力充沛的狀態。

三、食要少酸多辛

《千金要方》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立春後陽氣初生,飲食應適當增加辛甘溫性的食物。辛甘食物可幫助發散陽氣,溫食利於維護陽氣,如山藥、春筍、韭菜等,都可以吃些;但不宜吃大熱、大辛的食物,如羊肉、人參、附子等,以免陽氣生髮太過導致上火;同時應當減少酸味收澀食物的攝入,如海魚、蝦、螃蟹等,

防止陽氣生髮不足,鬱結在內,而生病變。

四、動要適當舒展

立春應適量多做舒展運動,最簡單的就是伸懶腰。冬天氣血循環緩慢,經常伸伸懶腰,可以促進身體氣血運行、推陳納新。不過伸懶腰也是有技巧的:要使身體儘量舒展,配合有節律的呼吸運動。伸展時,全身肌肉用力收縮,儘量吸氣;放鬆時,全身肌肉鬆弛下來,儘量呼氣。

五、志要常達戒怒

中醫講春天屬木,與肝相應,

肝在生理上主疏泄,在志為怒,喜調達而惡抑鬱。立春時節,情緒上要戒躁戒怒,忌心氣抑鬱不舒展,宜保持心境平和、暢達樂觀。借立春陽氣上升之機,適當地調攝情志,可以使陽氣由胸中主動得以宣達。

六、腳要常泡祛寒

立春後,晚上泡泡腳可以祛除一個冬天積在體內的寒氣,從而助養人體生髮的陽氣。泡腳要注意方法:以溫水慢慢加熱,千萬不能一開始就燙得要命,這樣會把寒氣逼回體內。

每天泡20~30分鐘左右,身體感覺溫暖即可,不能圖一時之快大汗淋漓,導致傷津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