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動百萬師”關於百兵之君劍的歷史簡述

劍,武術器械。古代兵器之一。《釋名·釋兵》曰:‘劍,檢也,所以防檢非常也。劍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稱。

據考古史料,劍,初為銅制,產生在商代。當時的劍一般較短,約為 20-40釐米,外形呈柳葉形或銳三角形。

春秋戰國時期,劍作為步戰的主要兵器,得到不斷加長。如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中出土的越王勾踐劍全長有 55.7釐米。

至漢武帝時期,劍長有超過 3尺的,劍刃由兩度弧曲而伸,成平直,劍鋒的夾角由銳角加大。東漢時期,環首鐵刀在當時騎戰中佔有普遍地位,

劍逐漸退出了戰爭舞臺。後作為佩帶儀仗或習武強身自衛之功用了。漢代以後銅劍逐漸被鋼鐵劍所替代,並趨於定型,即劍身中有脊,兩側有刃,前有劍尖,中有劍首,後有莖,莖端設環處稱鐔,此外尚有劍鞘、劍穗等附屬飾物。

唐代為最盛,劍被文人墨客視為飾物。常用來抒以淩雲壯志或表現尚武英姿。如大詩人李白少年習劍, 25歲“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杜甫有:檢書燒燭短,看劍引杯長。王維有:“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動百萬師”等劍與戰爭的詩句留于後人。

後來,劍與道教接上不解之緣,成了道士們手中的法器之一。劍又被披上了神秘的外衣,成了“神劍、劍仙”等法力無邊的聖物。

劍受到民間武術家的青睞後,則迅速發展成了多種演練的形式。逐漸演變形成了“鬥劍”和“舞劍”兩種。“鬥劍”即發展成為現今的“擊劍”比賽專案;“舞劍”則發展為現今的劍術套路和藝術舞的劍舞表現形式。

至明、清時,劍的發展迅速,各種名劍層出不窮,劍術和善劍的名人輩出,劍被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

新中國成立後,劍被列為武術競賽項目。現代武術用劍的長度,規定為運動員反手直臂持劍,劍尖達於耳垂為准。

劍不開刃。劍的各部位包括:劍身、劍尖、劍鋒、劍末、劍脊、劍刃、劍格、劍柄、劍首、劍鞘和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