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二狗,你說說,春都立了,咋還不到新年?

前幾天,朋友圈已經被各種“立春”、“打春”、“啃春”、“迎春”刷屏了……

於是乎我的朋友圈畫風是這樣的:

就在全國上下,老老少少迎春的節骨眼上,我們勤於思考,善於總結的坑友朋友發言了:

小編,這春都立了,咋還不過年呢???

你們說:一年之計在於春,那春呢???

為了滿足廣大坑友的精神需求,以及在肩負普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下,我們今天就來說說,立春為啥不是年!

本期主講課題:【立春為啥不是年!】

主講人:美麗大方有氣質的小編

開始之前,大家要搞清楚幾個概念:

NO:1 西曆

西元,即西曆紀元,原稱基督紀年,又稱西曆或西元,一種源自於西方社會的紀年方法。

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使用國際社會上大多數國家通用的西曆和西元作為曆法與紀年。但是也並沒有廢除農曆,現今的中國傳統節日還是以農曆為准。

【簡單來說】:

西曆是根據太陽的運動軌跡記錄的,叫幾號的都是西曆,這是外國人的紀年法。

重點率:※

NO:2 陰曆

陰曆在天文學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週期來安排的曆法。以月球繞行地球一周(以太陽為參照物,實際月球運行超過一周)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曆月的基礎,一年為十二個曆月的一種曆法。

【簡單來說】:這是華夏老祖宗看月亮看出來的,

月亮繞地球一周的時間就算為一年。

重點率:※※※※

NO:3 陽曆

太陽曆又稱為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週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曆法。

我國的陽曆有四種:干支曆、十二氣曆、天曆和彝族太陽曆。

我們比較熟悉的是天干地支,簡稱“干支”。

“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排列組合,形成紀年。

【簡單來說】:陽曆就是中國人根據太陽運行情況使用的紀年法。

重點率:※※※※

大BOSS出場!!!

NO:4 農曆

農曆並不是陰曆,而是一種陰陽合曆!

農曆並不是陰曆,而是一種陰陽合曆!

農曆並不是陰曆,而是一種陰陽合曆!

(不要再把農曆叫做陰曆了,你考慮過太陽的感受嗎?)

取月相的變化週期即朔望月為月的長度,參考太陽回歸年為年的長度,通過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及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回歸年相適應。

按照華夏始祖軒轅黃帝登基為元年,

今年是農曆開元4715丁酉雞年(西曆2017.1.28~2018.02.15),

我國傳統曆法比西方曆法早2698年,用西元年份+2698即是我國傳統曆法的年份。

【簡單來說】:就是中國人很牛×,我們不僅看月亮而且還看太陽!

重點率:※※※※※

現在言歸正傳,立春跟過年到底是咋個回事?

跟我來~

立春節氣是按照農曆的定氣法則計算的,依照的是精密的天文計算,立春交節時刻時就是太陽到達黃經315度。

所以農曆節氣是完全吻合天象的(天體運行位置)。農曆二十四節氣過完一次,就是一個回歸年了。

/這段話的意思是:二十四節氣是太陽派的!/

但是農曆是陰陽合曆,農曆的一個月要符合朔望月(月相圓缺一次)平均歷年也要符合回歸年。所以農曆使用朔望月定曆月,平年十二個月,三百五十四天左右,這是農曆中的朔望月成分。

農曆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表示四季寒暑,是農曆的太陽曆成分。這兩者是有機統一的一個整體。

/這段話的意思是:農曆要調和月亮和太陽的關係/

農曆使用必要時設置閏月的方式來協調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來使農曆的日期也可以和四季掛鉤,有閏月的年份是農曆的閏年,有十三個農曆月,三百八十四天左右。沒有閏月的年份,農曆平年有三百五十四天左右。

那麼一個農曆平年勉強能容下二十四個節氣,有時一個平年只有二十三個節氣。農曆閏年三百八十多天的時間,比一個歲實多了大約二十天,能容下的節氣數量肯定大於二十四個。

/這段話的意識是:要設置閏月調和月亮和太陽的關係/

好啦好啦,今天的課程就到這裡了。

記得想我!~

大BOSS出場!!!

NO:4 農曆

農曆並不是陰曆,而是一種陰陽合曆!

農曆並不是陰曆,而是一種陰陽合曆!

農曆並不是陰曆,而是一種陰陽合曆!

(不要再把農曆叫做陰曆了,你考慮過太陽的感受嗎?)

取月相的變化週期即朔望月為月的長度,參考太陽回歸年為年的長度,通過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及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回歸年相適應。

按照華夏始祖軒轅黃帝登基為元年,

今年是農曆開元4715丁酉雞年(西曆2017.1.28~2018.02.15),

我國傳統曆法比西方曆法早2698年,用西元年份+2698即是我國傳統曆法的年份。

【簡單來說】:就是中國人很牛×,我們不僅看月亮而且還看太陽!

重點率:※※※※※

現在言歸正傳,立春跟過年到底是咋個回事?

跟我來~

立春節氣是按照農曆的定氣法則計算的,依照的是精密的天文計算,立春交節時刻時就是太陽到達黃經315度。

所以農曆節氣是完全吻合天象的(天體運行位置)。農曆二十四節氣過完一次,就是一個回歸年了。

/這段話的意思是:二十四節氣是太陽派的!/

但是農曆是陰陽合曆,農曆的一個月要符合朔望月(月相圓缺一次)平均歷年也要符合回歸年。所以農曆使用朔望月定曆月,平年十二個月,三百五十四天左右,這是農曆中的朔望月成分。

農曆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表示四季寒暑,是農曆的太陽曆成分。這兩者是有機統一的一個整體。

/這段話的意思是:農曆要調和月亮和太陽的關係/

農曆使用必要時設置閏月的方式來協調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來使農曆的日期也可以和四季掛鉤,有閏月的年份是農曆的閏年,有十三個農曆月,三百八十四天左右。沒有閏月的年份,農曆平年有三百五十四天左右。

那麼一個農曆平年勉強能容下二十四個節氣,有時一個平年只有二十三個節氣。農曆閏年三百八十多天的時間,比一個歲實多了大約二十天,能容下的節氣數量肯定大於二十四個。

/這段話的意識是:要設置閏月調和月亮和太陽的關係/

好啦好啦,今天的課程就到這裡了。

記得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