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碧桂園連發三文加速“高周轉”背後是整個行業的擔憂

近日,隨著員工洩密事件而曝光的碧桂園“高周轉”運營成為業內人士熱議的話題。4月5日至4月11日的一周內,碧桂園連發了三份由總裁莫斌簽署的內部檔,要求提高加大三四五線城市專案周轉速度、報建速度、供貨速度。

All in “高周轉”

4月5日-11日之間,碧桂園連續下發三份檔。

4月5日,總裁莫斌簽發《關於提高周轉速度、加快有品質供貨的緊急通知》。

4月8日,碧桂園集團專門開了"高周轉"專題會議。會上,董事局主席楊國強再次表示,現在碧桂園高周轉進度太慢,肯定是有問題的,每個人都要從自己和自己部門檢討。他強調,“任何部門都要圍繞高周轉,為高周轉讓路”,“高周轉是我們競爭力的有力武器”。

網上也隨之流傳出了《集團"高周轉"專題會會議紀要》。

4月11日,莫斌再次簽發《關於提高集團各單位工作效率、促進專案高周轉的通知》和《關於專案報建高周轉的通知》。

其中,屬上圖流傳最廣。分析人士表示,這張圖的內容主旨是碧桂園希望在拿下土地當天就開工,如果超過40天才開工,“項目總”將被撤職。檔甚至要求,設計院接到行銷戶配及設計要求後,當天內出圖。

有媒體報導,有相關人士指,從拿地到開盤各地情況有所不同,但可以平均達到6-9個月,這在行業內已屬於領先。

通常主流地產商的拿地開盤週期則在8-10月。

與之相關、同樣流傳甚廣的另一張圖則有關員工待遇:

以上計算方式被稱為“萬元經”,被評價是楊國強“不放過周轉過程中任何一個提速細節的印證。”

另外,有報導指,為了“節約時間”,檔還對各部門多次下達要求,

比如說,原則上區域投資決策工作不允許到總部進行彙報,須通過視頻方式與集團投資決策中心溝通;專案主要精力應放在報規報建工作上,不得浪費時間及差旅費,可通過視頻的方式與設計院溝通等等。

為了提速,全員出動,人力部門自然也不例外,下班就離開的部門,不能增補人員,還要重點關注。

“高周轉”下問題已現

不過,碧桂園自身對此是很有自信的,內部人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只有高周轉才能加快現金回款、降低資金成本。楊國強也曾表示:“高周轉是抵抗認可風險最有效的手段。”

事實上,情況可能沒那麼樂觀。截止到3月底,碧桂園已經接到了不少的舉報。

1月,江蘇鹽城碧桂園因房屋裝修品質太差,業主憤而發文指責其坑人;同月,鄭州碧桂園55號、56號業主則發現所訂購房子的主體沉降、室內牆面大面積開裂問題,在多次交涉無果的情況下拉出橫幅維權。

在廣東韶關市的網路問政平臺,大批消費者投訴碧桂園新樓盤不給公積金貸款、房產證辦證時間太長、拖拉緩慢以及房屋滲水、品質較差等問題。

“高周轉”房企背後的“隱憂”

其實,高周轉背後卻隱藏著整個房地產行業的“隱憂”。首先是資金。進入到2018年,隨著金融去杠杆以及樓市調控政策的持續深入,無論是銷售的還是房融資端,房企都開始面臨著嚴峻的壓力。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18年1-2月份房企到位資金23988億元,同比增長4.8%,增速比去年全年回落3.4個百分點。其中,個人按揭貸款同比下降4.3%,已經是從2017年10月開始連續第4個月負增長,且降幅逐漸擴大。

東吳證券指出,到位資金增速下降,按揭同比降幅擴大,同時融資難度增大給各大房企的資金鏈帶來不小風險。

中原地產統計顯示,房企境內融資資料繼續低迷,總量減少,而資金成本在明顯上升。

碧桂園、中國奧園、富力地產等房企在過去三年都實現了融資成本的大幅下降,但高管均表示,今年融資環境持續收緊,融資成本預計很難出現大幅下降,爭取能保持現有的水準。

而如果使周轉提速,則可以資金使用效率。在不考慮去化的前提下,開盤速度的提升,將帶來銷售額的疊增,促使利潤同步增長,並不斷得到釋放。最後高周轉也將房企的存貨風險降到了最低,一旦市場變天,房企在短時間內囤積的現金還可以伺機而動,瞬間切換。

另外,高周轉的魔力還在於它能夠持續帶動企業效率的快速提升,形成企業的護城河,在降低風險的同時形成對其他房企的降維打擊。

除了更有效利用資金,“快周轉”的房企還想追逐棚改的紅利期。自2016年6月國務院提出棚改三年計畫以來,占到87%棚改面積的三四線城市無疑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也極大的推動了當地房產需求。

而根據2017年底國務院再次提出的新三年棚改攻堅計畫,2018-2020年棚改新開工將達1500萬套,其中貨幣化安置比例將達到60%。無疑面這也進一步推動三四線樓市繼續升溫。

看到如此明確的政策紅利,房企們顯然要跑步入場。於是,大型房企的拿地重點近年來不斷向三四線城市下沉,而資料顯示,去年50家代表房企在三四線城市的拿地面積同比增加145%,樓面價同比增長53.9%。

不過從遠期看,三四線的樓市行情並不樂觀,人口流失,產業匱乏都是這些區域客觀存在的風險,因此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如何加快周轉搶奪時間視窗顯然也就成為了房企們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綜合自:中國經濟網 網易財經 格隆匯 易簡財經)

在廣東韶關市的網路問政平臺,大批消費者投訴碧桂園新樓盤不給公積金貸款、房產證辦證時間太長、拖拉緩慢以及房屋滲水、品質較差等問題。

“高周轉”房企背後的“隱憂”

其實,高周轉背後卻隱藏著整個房地產行業的“隱憂”。首先是資金。進入到2018年,隨著金融去杠杆以及樓市調控政策的持續深入,無論是銷售的還是房融資端,房企都開始面臨著嚴峻的壓力。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18年1-2月份房企到位資金23988億元,同比增長4.8%,增速比去年全年回落3.4個百分點。其中,個人按揭貸款同比下降4.3%,已經是從2017年10月開始連續第4個月負增長,且降幅逐漸擴大。

東吳證券指出,到位資金增速下降,按揭同比降幅擴大,同時融資難度增大給各大房企的資金鏈帶來不小風險。

中原地產統計顯示,房企境內融資資料繼續低迷,總量減少,而資金成本在明顯上升。

碧桂園、中國奧園、富力地產等房企在過去三年都實現了融資成本的大幅下降,但高管均表示,今年融資環境持續收緊,融資成本預計很難出現大幅下降,爭取能保持現有的水準。

而如果使周轉提速,則可以資金使用效率。在不考慮去化的前提下,開盤速度的提升,將帶來銷售額的疊增,促使利潤同步增長,並不斷得到釋放。最後高周轉也將房企的存貨風險降到了最低,一旦市場變天,房企在短時間內囤積的現金還可以伺機而動,瞬間切換。

另外,高周轉的魔力還在於它能夠持續帶動企業效率的快速提升,形成企業的護城河,在降低風險的同時形成對其他房企的降維打擊。

除了更有效利用資金,“快周轉”的房企還想追逐棚改的紅利期。自2016年6月國務院提出棚改三年計畫以來,占到87%棚改面積的三四線城市無疑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也極大的推動了當地房產需求。

而根據2017年底國務院再次提出的新三年棚改攻堅計畫,2018-2020年棚改新開工將達1500萬套,其中貨幣化安置比例將達到60%。無疑面這也進一步推動三四線樓市繼續升溫。

看到如此明確的政策紅利,房企們顯然要跑步入場。於是,大型房企的拿地重點近年來不斷向三四線城市下沉,而資料顯示,去年50家代表房企在三四線城市的拿地面積同比增加145%,樓面價同比增長53.9%。

不過從遠期看,三四線的樓市行情並不樂觀,人口流失,產業匱乏都是這些區域客觀存在的風險,因此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如何加快周轉搶奪時間視窗顯然也就成為了房企們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綜合自:中國經濟網 網易財經 格隆匯 易簡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