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三月初三】布袋和尚坐化日:願大家歡喜自在,笑口常開!

三月初三布袋和尚坐化日

圓寂1100年後樑貞明二年(916)三月初三2018年4月18日值此殊勝日請盡力行善、吃素、放生、供燈、持咒、誦經,

回向、祈願世界和平、無有災厄、眾生吉祥安泰、得聞正法、具正念、造善因、自利利他、早證菩提!

歡喜和尚、人間彌勒

布袋和尚圓寂前留偈

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

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布袋和尚是彌勒佛的千萬化身之一,他體態肥胖,大腹袒露,笑口常開,慈眉善目,和藹可親。平生好學,善吟詠、偈語。因伸張正氣,勸人為善,常給群眾帶來歡樂、除卻煩惱,亦稱“歡喜和尚”。

他雖是菩薩,但他好像離我們又很近,生活在我們當中,一個活生生、胖墩墩的可愛老人形象,

所以當代的高僧星雲大師提倡“人間彌勒”是非常有道理的。

彌勒菩薩即彌勒佛(梵文Maitreya,巴厘文Metteyya),意譯為慈氏,音譯為梅呾利耶、梅怛儷藥,佛教八大菩薩之一,大乘佛教經典中又常被稱為阿逸多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將在未來娑婆世界降生成佛,成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在賢劫千佛中將是第五尊佛.

法華嘉祥疏二曰:“彌勒,此雲慈氏也。過去值彌勒佛發願名彌勒也。

出一切智光仙人經,彌勒昔作一切智光仙人。值慈氏佛說慈心三昧經,故曰慈也。

華嚴經雲:“初得慈心三昧,故名慈也。”

應化事蹟

布袋和尚笑口常開,真正是教我們常生歡喜心,教我們皆大歡喜。他那個形像為人演說,他表演給人看,那個顯示最明顯的,真的就是常生歡喜心,所以有人稱他作歡喜佛。他表示的是生平等心,呈喜悅相。平等心從哪裡看?任何人供養他的東西,

無論貴賤一律平等,都裝在袋子裡頭;大布袋裝的東西顯示平等,沒有分別。呈喜悅相是他的形象,見到善人歡喜,見到惡人也歡喜,見好事歡喜,見壞事也歡喜,示現清淨平等給我們看。

軼聞傳說

傳記裡面有記載,有一次有人在路上碰到他,

問他怎麼樣修行?他老人家把布袋往地下一放,兩個手展開;就表示這個,他也沒有說話。人家看這個樣子,懂得了。這是什麼?放下。懂得放下,放下之後怎麼辦?他老人家把布袋給拿起來,背著就走了,一句話不說。放下之後就是提起,走就是了。所以叫放得下,提得起。放下是什麼?放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提起是什麼?上求佛法,下化眾生。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