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歷史故事:管仲巧勸齊桓公

管仲(?—前645),即管敬仲,名夷武,字仲,潁上(潁水之濱)人,春秋初期政治家。

齊國大夫鮑叔牙把管仲推薦給齊桓公。齊桓公不記箭傷之仇,任命管仲為卿,輔佐自己推行改革。

管仲幫助齊桓公,

在稅收、徭役、貨幣、物價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並以“尊王攘夷”相號召,使齊國國威大振,成為春秋時代第一個霸主。

齊桓公和管仲畫像

在改革中,管仲毫不避嫌,敢於忠言直諫。

一次齊桓公問管仲:“治理國家最令人擔憂的是什麼?”管仲回答:“那當然是社鼠了!”齊桓公詫異道:“社鼠?社鼠,

是什麼呢?”管仲回答:“社鼠是土地廟裡的老鼠啊!您見過建土地廟嗎?需要先打好地基,再支起木架,壘上土坯,抹上泥巴,還要上笆,壘瓦……建成可不容易啊!可是老鼠卻在土地廟裡打洞、做窩、寄身。日子久了,牆倒屋塌。人們再虔誠,又上哪兒去祭祀呢?人們想治老鼠,用火熏,擔心燒了木頭;用水灌,又擔心牆壁倒塌、泥土剝落……這就是社鼠不能捕殺的原因。

齊桓公聽了,連連點頭道:“如果把土地廟比做國家,誰是社鼠呢?”

管仲說:“是國君左右的一些人啊!這些人,在下面憑藉國君權勢榨取民脂民膏,又互相隱瞞。在宮廷伺察國君情報,又上下勾結。執法人怕國君少了阿諛奉承的人,心中不快,不敢懲罰,而亂了法紀。這樣,先王辛辛苦苦建起的帝業,就會像土地廟鬧老鼠一樣,早晚會傾倒。”

齊桓公恍然大悟,說:“我明白了,如果不懲處那些依勢禍國的小人,

就不能治國安民、革故鼎新了!”

於是,齊桓公下令依法懲處了那些禍國殃民的“社鼠”,百姓無不拍手稱快,齊國從此日益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