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季度IPO“雙降”不改今年IPO形勢嚴峻格局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轉眼,2018年一季度就過去了。從A股的IPO市場來說,表現為“雙降”局面。根據德勤中國發佈的最新分析報告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A股新股發行進程放緩。滬深兩市共完成37只新股發行,

合計募集資金407億元人民幣。新股數量較去年同期的134只,大幅減少72%;融資額較去年同期的696億元人民幣,減少42%。

一季度IPO出現“雙降”,這一結果是在意料之中的。畢竟自去年四季度以來,新一屆發審委加強了對上會公司的審核,上會企業的過會率大幅下降。以今年一季度為例,截至3月31日,今年發審委審核了69家企業(包括二次上會企業)的首發申請,其中,獲得通過和別否的企業均為32家,

5家暫緩表決。而去年同期,有118家企業上會,其中,103家獲得通過,12家被否,3家暫緩表決。

這種嚴審不僅帶來了過會率的大幅下降,如今年一季度的過會率只有46.38%,遠低於去年同期的87.29%。更重要的是,這種對IPO上會公司的嚴審,給一些IPO排隊公司帶來了震懾。一會IPO排隊公司不僅尋找各種藉口推遲上會進程,而且還有不少的排隊公司乾脆撤回了IPO申請。如2018年一季度共有85家企業IPO終止審查,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僅新增12家報會企業。因此,在這種形勢下,一季度IPO“雙降”顯然並不令人意外。

不過,就今年的IPO形勢來說,IPO“雙降”只是暫時的。它不會改變今年A股市場形勢嚴峻的格局。就今年A股市場的IPO形勢來說,或許發行數量會較去年有所下降,甚至有著較大幅度的下降,但IPO的融資金額卻有可能大幅上升,甚至會對A股市場的承受能力帶來考驗。

帶來IPO融資金額大幅上升的最主要因素來自於獨角獸企業的上市。今年以來,擁抱新經濟,迎接獨角獸上市,成了A股市場的一個重要使命。今年對IPO上會企業的嚴審,實際上也有為迎接獨角獸企業上市鋪路的意思。一個明顯的事實是,在發審委對IPO上會公司嚴審的同時,證監會對獨角獸企業上會開通了“綠色通道”。

如證監會發行部明確要求券商對生物科技、雲計算、人工智慧、高端製造4個行業的“獨角獸”客戶要及時向發行部報告,其中符合相關規定者可以實行即報即審,不用排隊,兩三個月可審完,甚至在盈利要求上可以放寬。

不僅如此,由證監會制訂的《關於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的若干意見》,也獲得國務院的同意並轉發,

並且今年3月30日正式出臺,這是迎接獨角獸企業A股上市的一部指導性檔。該檔為在海外上市的獨角獸企業回歸A股市場鋪平了道路。也正因如此,在相關的配套性檔出臺後,獨角獸回歸潮或上市潮有望在A股市場形成,這極有可能給A股市場帶來壓力。

這份擔心顯然不是多餘。從目前已經過會的三家獨角獸企業來看,無疑已經給A股市場打下了深深的印記。以過會速度來看,從招股書披露到IPO成功過會,富士康用了36天,藥明康得用了50天,而寧德時代更是只用了24天,一次次刷新A股市場的IPO過會紀錄。而這三家公司的融資金額將會達到460億元以上。其中富士康融資金額預計達到270億以上、藥明康得約為58億元、寧德時代大約131億元。而下一步,BATJ們的回歸,其融資額都將有可能是一個令市場顫慄的數字,一百億或許只是它們的起步價。

不僅如此,就在A股市場積極備戰獨角獸們回歸或A股上市的時候,4月9日晚,中國人保在證監會網站預先披露了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A股)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擬發行A股45.99億股。由於中國人保目前的的每股淨資產為3.23元/股,因此,即便是按淨資產發行,其募資額也將達到150億元左右,這也足以讓A股市場抖三抖。

這也意味著,在A股迎接獨角獸的時候,傳統的巨無霸企業仍然走在上市的路上。而根據國資委方面的安排,至2020年,爭取超70%的央企資產力爭實現上市。這就意味著還有更多的巨無霸企業也在尋求A股上市。

也正因如此,一季度IPO“雙降”並不構成今年IPO市場的主旋律,今年IPO市場面臨的形勢較為嚴峻。A股市場一方面要迎接獨角獸的回歸與上市,又要安排傳統的巨無霸企業上市。這對A股市場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如何合理安排這些獨角獸與巨無霸企業的A股上市進程,以減少對A股市場的衝擊,這也是對管理層智慧的一個考驗。(附注:4月13日,證監會核准了藥明康得與亞普汽車兩家公司的IPO批文,兩家公司核批的融資額度合計不超過30億元,這意味著獨角獸藥明康得的募資計畫被砍掉了一半以上,這對於減緩獨角獸上市帶給市場的壓力有積極意義)

從招股書披露到IPO成功過會,富士康用了36天,藥明康得用了50天,而寧德時代更是只用了24天,一次次刷新A股市場的IPO過會紀錄。而這三家公司的融資金額將會達到460億元以上。其中富士康融資金額預計達到270億以上、藥明康得約為58億元、寧德時代大約131億元。而下一步,BATJ們的回歸,其融資額都將有可能是一個令市場顫慄的數字,一百億或許只是它們的起步價。

不僅如此,就在A股市場積極備戰獨角獸們回歸或A股上市的時候,4月9日晚,中國人保在證監會網站預先披露了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A股)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擬發行A股45.99億股。由於中國人保目前的的每股淨資產為3.23元/股,因此,即便是按淨資產發行,其募資額也將達到150億元左右,這也足以讓A股市場抖三抖。

這也意味著,在A股迎接獨角獸的時候,傳統的巨無霸企業仍然走在上市的路上。而根據國資委方面的安排,至2020年,爭取超70%的央企資產力爭實現上市。這就意味著還有更多的巨無霸企業也在尋求A股上市。

也正因如此,一季度IPO“雙降”並不構成今年IPO市場的主旋律,今年IPO市場面臨的形勢較為嚴峻。A股市場一方面要迎接獨角獸的回歸與上市,又要安排傳統的巨無霸企業上市。這對A股市場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如何合理安排這些獨角獸與巨無霸企業的A股上市進程,以減少對A股市場的衝擊,這也是對管理層智慧的一個考驗。(附注:4月13日,證監會核准了藥明康得與亞普汽車兩家公司的IPO批文,兩家公司核批的融資額度合計不超過30億元,這意味著獨角獸藥明康得的募資計畫被砍掉了一半以上,這對於減緩獨角獸上市帶給市場的壓力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