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加強絲路學研究 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新華社上海4月15日電由上海外國語大學絲路戰略研究所主辦的第二屆“絲路學·國際論壇”於4月13日至15日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

來自國內外的70余名與會學者認為,要深入絲路學研究,增強中國在國際絲路學界的話語權,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學理支撐。

自“絲綢之路”被德國學者命名以來,這條歷史上著名的國際大通道就吸引了許多國家和地區學者關注,逐漸發展形成涵蓋多學科的絲路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薑鋒在論壇開幕式致辭中以《大唐西域記》的古今中外“命運”變遷為案例,

指出當代中國絲路學者在中外文明交流、文明互鑒、文明共存中所肩負的使命。

上海外國語大學絲路戰略研究所所長馬麗蓉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特別是2017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中國特色的全球治理模式已逐步贏得世界的認可與回應,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

帶動了全球絲路學發展的新趨勢。

據瞭解,上海外國語大學發揮多語言、跨學科、跨文化優勢,於2015年9月成立絲路戰略研究所,研究領域涵蓋中東、東南亞、中亞、美歐等四大板塊,旨在構建人文、經貿、安全並舉的絲路學範式,推進中國絲路學學科發展,進而服務於“一帶一路”建設。

馬麗蓉介紹說,絲路戰略研究所把智庫建設與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有機結合,在“一帶一路”與絲路學研究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逐步打造出了一系列絲路學產品,“絲路學·國際論壇”就是重要成果之一。

馬麗蓉表示,“一帶一路”是關乎全球秩序的新哲學與全球治理的新方案,也是關乎中國身份的新認知與“中國與世界關係”的新思考。“中國學者唯有用中國特色的理論範式、話語體系來影響世界,‘一帶一路’才有可能獲得更多國際認可和支援。”

本次論壇吸引了來自中國、美國、英國、烏克蘭、希臘、印度、波蘭等國家的70餘名“一帶一路”研究、中東研究、中亞研究、大國及周邊外交研究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