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簡單的五臟調節養生方式

以前我教授過很多人拉伸方法,在我教他們這些方法之前,他們都普遍認為,所謂的拉伸就是“抻抻胳膊、動動腿”,“拉伸最大的功效,不過就是預防腿腳關節痛”......其實不然,當我說:拉伸可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

也可以調節五臟呢,很多人都驚訝地瞪大了眼睛。——田紀鈞教授回憶說。

簡單的舉例,僅我們頭部這一“方寸之地”的拉伸,就能對五臟進行調養。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中醫講五官和五臟存在著一一對應的關係。中醫講的五官是眼睛、舌頭、嘴唇、鼻子、耳朵;五臟是肝、心、脾、肺、腎。

內臟有問題,就會客觀的反映在五官上。人體的肝臟有病變,會反映在眼睛上,出現頭昏眼花;肺部有問題,那麼鼻子就會出現問題;心不舒服,那麼舌頭會出現異常;嘴唇的顏色不對,很有可能是脾胃出問題了;當出現耳鳴等症狀時,很可能是腎臟有病變了。五官和五臟相表裡,五臟不健康了,這些資訊通過五官傳遞出來告知我們。
所以我們也可以通過對五官的拉伸,調節五臟的功能。

改善腎的功能應該怎麼拉伸

八戒揪耳式

1.取坐位,雙手拇指和示指捏住雙耳上部。吸氣的時候,把耳朵往上提。呼氣的時候,鬆開。連續呼吸6次。

2. 雙手拇指和示指捏住雙耳下部。吸氣的時候,把耳朵下拉。

呼氣的時候,鬆開。連續呼吸6次。

3.雙手拇指和示指捏住雙耳中部。吸氣的時候,把耳朵外拉。呼氣的時候,將耳朵鬆開。連續呼吸6次。

如果我們想改善心臟功能,就做“捂嘴弄舌式”

捂嘴弄舌式

1.取坐位,吸氣的時候上卷,呼氣的時候下伸。連續呼吸6次。吸氣的時候向左偏,

呼氣的時候向右偏。連續呼吸6次。

2.吸氣的時候縮舌,呼氣的時候伸舌頭,連續呼吸6次。

中醫講五臟六腑中,沒有“腦”。但是心的一些功能,多數與腦的功能相似,我們做這套“捂嘴弄舌式”,不僅可以對心進行保健,還可以起到健腦的作用。

如果想改善肝臟功能,

就做瞠目揪臉式

瞠目揪瞼式

1.取坐位,雙眼睜開,雙手的拇指和示指分別輕輕捏住上眼瞼。吸氣的時候輕輕提起,呼氣的時候放鬆,連續呼吸6次。

2.雙眼睜開,雙手拇指和示指分別輕輕捏住下眼瞼。吸氣的時候輕輕提起,呼氣的時候放鬆,連續呼吸6次。

肝有調達情志的功能,如果肝的功能不好,人就容易悶悶不樂,心情抑鬱。做一做瞠目揪瞼式,在保健肝功能的同時,給自己一個快樂的心情。

改善脾胃

咧嘴伸頷式

1.取坐位,一手捂嘴,一手捂住頸部。

2.吸氣的時候閉口,將嘴角向兩邊伸展,下頜的肌肉也同時向外伸展。呼氣的時候放鬆,連續呼吸6次。

中醫認為,脾在體合肌肉。脾胃好,肌肉發達,豐滿健壯,四肢有力。故而,這套針對脾胃的面部拉伸方法,可使面部肌肉緊實,也有美容的功效。

保健肺部,那麼就需要做“鼻翼紛飛式”:

鼻翼紛飛式

1.取坐位,吸氣的時候,兩側鼻翼張開。

2.呼氣的時候恢復原位,連續呼吸6次。

中醫認為,肺主一身營衛之氣。尤其是衛氣,顧名思義,可以溫煦保衛身體。經常做這套拉伸方法,可以有效預防感冒等疾病。

中醫手法治癒各種骨病以及文章作者

田紀鈞教授

著名國家級中醫骨傷科專家,刃針創始人,國際華佗中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中醫研究院劉道信骨傷流派傳承人。從醫50餘年,創立現代手法和刃針軟組織微創術,擅長非手術治療,針刀療法。

田紀鈞教授

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椎管狹隘症、坐骨神經痛、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肩關節周圍炎和脊柱相關疾病等。詳細可微信sd65229009

對於養生的認識以及中醫傳統的保健手法,傳承起來有些困難了,年輕人崇尚時尚,不願意瞭解中醫手法,積極的吸取西方的手術療法經驗,這本沒有什麼、麼錯,但是為此丟掉老祖宗流傳上千年的東西,便是愚蠢盲目了,中醫學問還要年輕人去挖掘與傳承呀。

肝有調達情志的功能,如果肝的功能不好,人就容易悶悶不樂,心情抑鬱。做一做瞠目揪瞼式,在保健肝功能的同時,給自己一個快樂的心情。

改善脾胃

咧嘴伸頷式

1.取坐位,一手捂嘴,一手捂住頸部。

2.吸氣的時候閉口,將嘴角向兩邊伸展,下頜的肌肉也同時向外伸展。呼氣的時候放鬆,連續呼吸6次。

中醫認為,脾在體合肌肉。脾胃好,肌肉發達,豐滿健壯,四肢有力。故而,這套針對脾胃的面部拉伸方法,可使面部肌肉緊實,也有美容的功效。

保健肺部,那麼就需要做“鼻翼紛飛式”:

鼻翼紛飛式

1.取坐位,吸氣的時候,兩側鼻翼張開。

2.呼氣的時候恢復原位,連續呼吸6次。

中醫認為,肺主一身營衛之氣。尤其是衛氣,顧名思義,可以溫煦保衛身體。經常做這套拉伸方法,可以有效預防感冒等疾病。

中醫手法治癒各種骨病以及文章作者

田紀鈞教授

著名國家級中醫骨傷科專家,刃針創始人,國際華佗中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中醫研究院劉道信骨傷流派傳承人。從醫50餘年,創立現代手法和刃針軟組織微創術,擅長非手術治療,針刀療法。

田紀鈞教授

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椎管狹隘症、坐骨神經痛、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肩關節周圍炎和脊柱相關疾病等。詳細可微信sd65229009

對於養生的認識以及中醫傳統的保健手法,傳承起來有些困難了,年輕人崇尚時尚,不願意瞭解中醫手法,積極的吸取西方的手術療法經驗,這本沒有什麼、麼錯,但是為此丟掉老祖宗流傳上千年的東西,便是愚蠢盲目了,中醫學問還要年輕人去挖掘與傳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