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三七那些鮮為人知的秘密

三七應該是國人除了人參以外,最熟悉的中藥材;也是目前銷售最混亂、使用最濫的中藥材之一。


澄清三七的名稱問題

1.三七,最早的記載出現在《本草綱目》裡,但它的名字,不是三七,而是“山漆”,書中記錄:“山漆,是謂其能癒合金瘡,如漆粘物也,金不換,貴重之稱也”。

2.“山漆”為什麼會被記作“三七”呢?據當地人解釋,原因有二:一,山漆的枝分三枝,葉子為七片,故為“三七”;二,山漆必須3年成藥,一般3~7年採挖,故為“三七”。

3.為什麼叫“參三七”?很簡單,三七與人參都是五加科的植物。

兩者是兄弟,長的很相似。

4.雲南盛產三七,故名“滇三七”,歷史上在廣西田陽交易,故又名“田七”。

因此,三七、山漆、金不換、田七、滇三七,其實就是一回事。喜歡淘寶的朋友們,不要再被網路上各種怪異的宣傳欺騙了。

其次,還有2個名字非常相似的藥物品種也在網上銷售,大家請留心。一個叫“血三七”,是一種蓼科植物的根莖,主產於廣西、貴州,它也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但此物與三七完全不同,不能替代使用;第二個叫“景天三七”,它其實是景天科的一種植物全草,浙江應用的比較多,和三七根本不是一回事,就是名字比較相似而已。

三七的真面目

【來源】本品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乾燥根及根莖。主產雲南、廣西。

秋季花開前採挖,洗淨,分開主根、支根及根莖,乾燥。

三七的形狀很多,可以分成兩類。一種長得滿身疙瘩,俗稱“獅子頭”;另一類長得乾淨,俗稱“蘿蔔頭”。兩者有什麼區別嗎?獅子頭比較難洗,可能殘留的泥沙多,兩者品質沒有什麼明顯區別,大家可以看圖3-13,

這就是兩種不同形態的三七。

大家在藥市會發現有兩種不同顏色表皮的三七。一種表皮灰綠,形體比較飽滿,叫“春三七”,質優價高;另一種表皮深黃,形體比較癟瘦,叫“冬三七”,價格低廉。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品種。

另外在這裡我們必須再介紹幾個行內的專業術語,大家在選購三七時會用得上。

頭子:指的是三七的主根。最寶貴的就是這一部分。

筋條:指的是三七的支根。

剪口:指的是三七的根莖。所謂的“滑頭三七”,就是指去掉剪口的三七。

請您記住,三七也是按照個頭的大小,俗稱“頭”數來分等級的。這時候是不包括剪口的!不包括!

剪口必須去掉!

有多少不良商家,就是利用了大家對三七不夠熟悉,直接把帶帽貨當滑頭貨買賣,害大家花了不少冤枉錢。

傳統上的標準,三七按照頭子大小分成13等。每500克20頭以內,為一等20頭;以下依次為30頭、40頭、60頭、80頭、120頭、160頭、200頭,大二外(200~250頭)、小二外(251~300頭),300頭以上為“無數頭”。是不是還少了2個?呵呵,是,第十二等,筋條。最差的是啥?第十三等,剪口。當然現在的市場上有些地方分得更細一些,也是可以的。

筋條和剪口,此兩種三七皂苷的含量並不低,但很難直接被人體吸收,故需經過特殊處理後才用於加工三七粉。但目前銷售的三七粉是不是經過處理後加工的呢?天知道。

讀到這,您應該明白該如何挑選三七了吧?

好,最後我們來看下藥典中其他我們該瞭解的內容。

【性味歸經】甘、微苦,溫。歸肝、胃經。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用於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撲腫痛。

【用法用量】3~9g;研粉吞服,一次1~3g。外用適量。

這個藥的功效裡有沒有“美白、減肥”的字樣?沒有吧。各位朋友,真的該醒醒了,是不是一定要亂吃三七粉直到消化道潰瘍、穿孔才肯甘休呢。

三七和雲南白藥

不少朋友把三七和雲南白藥混在了一起。其實這根本不是一回事。三七是一味非常好的活血止血、消腫定痛藥;而雲南白藥呢,它是由雲南人曲煥章先生專為金刃傷創立的“萬應百寶丹”易名而來的一個散劑方。這個方子至今仍是國家保密方。在這個複合散劑中,三七僅僅是它的方子裡的一味,方子裡面還有川烏、雪上一枝蒿等大毒之品。所以請大家一定要注意它的使用適應證,必須慎思明辨,切不可胡亂用藥。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yangzhanggk@foxmail.com。

害大家花了不少冤枉錢。

傳統上的標準,三七按照頭子大小分成13等。每500克20頭以內,為一等20頭;以下依次為30頭、40頭、60頭、80頭、120頭、160頭、200頭,大二外(200~250頭)、小二外(251~300頭),300頭以上為“無數頭”。是不是還少了2個?呵呵,是,第十二等,筋條。最差的是啥?第十三等,剪口。當然現在的市場上有些地方分得更細一些,也是可以的。

筋條和剪口,此兩種三七皂苷的含量並不低,但很難直接被人體吸收,故需經過特殊處理後才用於加工三七粉。但目前銷售的三七粉是不是經過處理後加工的呢?天知道。

讀到這,您應該明白該如何挑選三七了吧?

好,最後我們來看下藥典中其他我們該瞭解的內容。

【性味歸經】甘、微苦,溫。歸肝、胃經。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用於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撲腫痛。

【用法用量】3~9g;研粉吞服,一次1~3g。外用適量。

這個藥的功效裡有沒有“美白、減肥”的字樣?沒有吧。各位朋友,真的該醒醒了,是不是一定要亂吃三七粉直到消化道潰瘍、穿孔才肯甘休呢。

三七和雲南白藥

不少朋友把三七和雲南白藥混在了一起。其實這根本不是一回事。三七是一味非常好的活血止血、消腫定痛藥;而雲南白藥呢,它是由雲南人曲煥章先生專為金刃傷創立的“萬應百寶丹”易名而來的一個散劑方。這個方子至今仍是國家保密方。在這個複合散劑中,三七僅僅是它的方子裡的一味,方子裡面還有川烏、雪上一枝蒿等大毒之品。所以請大家一定要注意它的使用適應證,必須慎思明辨,切不可胡亂用藥。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yangzhanggk@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