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荔灣 | “熊孩子”為達目的撒嬌賣萌打滾?快用這些招數搞定ta!

如果孩子哭鬧,你會怎麼做?

常見的解決方式大概有以下兩種↓

如果家長是“霸王”——罵到聽話,

如果孩子是“霸王”——哄著、順從。

近日,小龍女從海龍街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得知,原來,還有一種教育方法叫“正面管教”。

在海北博雅實驗幼稚園,社工與教師進行正面管教探索之旅。

學會用“正面管教”搞定熊孩子

社工陳慧向小龍女介紹,與傳統打罵育兒模式不同,正面管教所傳遞的思想是“和善而堅定”,是一種“不懲罰不驕縱”的管教孩子方法,在這套方法指導下,共用52種工具。陳慧解釋,“和善”指的是家長和孩子是平等的,家長要尊重孩子,不通過打罵的方式讓孩子聽話,

也不通過縱容得到妥協。“堅定”則是要求家長在實施這些方法的時候要堅定,不要因為不確定因素而動搖。

說了這麼多,好像還是有些難懂?

沒關係,小龍女帶你好好理解一下!

每個人都有和家人、和朋友、和自己共處的時間。“家庭日”便是一種管教工具——“特殊時光”。陳慧告訴小龍女,“平時很多人會和孩子去公園玩,這就是特殊時光的運用,只不過他們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育兒方法,

並且應該固定出時間來做這件事。”

家長帶孩子規劃時間。

“很多家長都會說自己很忙,沒有時間陪孩子。”在過去開展小組活動的課堂上,一位家長告訴社工,從自己孩子出生到7歲,還未陪她一起在外面玩過。在小組中學習了這些工具後,有家長特地回家和家人商量,

制定固定的“家庭活動日”。“之前他們可能沒有意識到,但是瞭解了以後,會促使他們更加確定去做這件事。”陳慧表示。

分享幾個小工具

工具一:致謝

致謝和感激讓我們離得更近。

關注成就和幫助他人,比如:

1、“謝謝你這麼快就穿好衣服,準備好去上學。”

2、“謝謝你擺好桌子。”

工具二:日常慣例

幫助孩子建立日常慣例表,鼓勵自律。

1、和孩子一起建立日常慣例表。

2、頭腦風暴需要做的事(上床睡覺、早上起床、家庭作業等)

3、拍下孩子做事的照片。

4、讓日常慣例例表做主:“你的日常慣例表下一項是什麼?”

5、不要加入獎勵,因為獎勵會帶走能力感。

工具三:鼓勵/表揚

教孩子自主,而不是依賴他人,鼓勵引發自我評價,表揚讓孩子成為“尋求認可迷”。

表揚:我為你驕傲,這是你的獎品。

鼓勵:你努力了,你一定會為自己感到驕傲。

表揚:你真是個好孩子。

鼓勵:謝謝你的幫助。

工具四:擁抱

孩子感覺好會做得更好,你也是這樣,擁抱幫助我們感覺好起來。

1、當孩子發脾氣時,試試要求孩子給你一個擁抱。

2、如果孩子說“不”,你再說一次“給我一個擁抱”

3、如果孩子再次說“不”。就說“我需要一個擁抱,你準備好時來找我。”(然後走開),你可能會驚奇於接下來發生的事情。

工具五:教孩子該做什麼

教孩子該做什麼,而不是不要做什麼。

1、教孩子“輕輕拿”,演示,而不是說“別打碎了”。

2、教完後,提醒:“你該怎麼輕輕拿?”

3、教孩子去外面玩球,提醒:“你該在哪裡玩球。”

4、說“你可以玩平底鍋。”而不是“不要玩燈。”

打開網站 http://guangzhou.gzdtsw.org/educate/?details=&sid=1&id=57,可詳細瞭解52種工具。

這幾個工具很常見,但還是有些“蒙查查”是不是?

其實,這些工具並不是單獨使用,而需配套相關教材。近日,海龍街家綜的社工在進入幼兒與老師交流時,就發現,有的老師早已收入這套工具卡片,卻不知如何運用。“只有深入瞭解了這些知識,才會知道這些工具如何使用。”陳慧解釋道。

特殊時光體驗。

除了配套教材使用,各工具之間也並非獨立,需要貫穿使用。比如,在與家人、孩子制定“家庭日”時,可能會涉及到特殊時光、日常慣例等工具。

免費“正面管教”課程等你來報名

去年7月,海龍街家綜“試水”正面管教走進家庭服務,邀請資深督導指導開展“正面管教家長課堂”系列活動,以理論學習和體驗式培訓等形式向家長推介“正面管教”。

擁抱的力量。

在開設小組活動過程中,有一位家長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在學習“擁抱”這一工具後,她回家擁抱了自己的媽媽。她告訴大家,那瞬間,她覺得母親蒼老了許多,但也學會了用這一方法去表達對家人之間的愛。

“不同的人生階段會有不同的人生任務,針對不同的情況也有不同的教育方法。”陳慧說。在家長分享互動的過程中,有可能會遇見對方的經歷,能夠為自己提供經驗。“而他們缺的是方法的提煉。”

目前,海龍街家綜正與轄內幼稚園接洽,準備將這套方法通過幼稚園帶給家長。從下周起,海龍街家綜將會在部分幼稚園開展相關課程,還有正面管教家長課堂,家長課堂將開展6節課程,如有需要學習家長,可諮詢、報名。

諮詢報名電話:81171645 18022432713

相關連結

想瞭解更多“正面管教”知識?或許這些書適合你↓

《正面管教》

《0-3歲孩子的正面管教》

《3-6歲孩子的正面管教》

《十幾歲孩子的正面管教》

《單親家庭的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A-Z:日常養育難題的1001個解決方案》

【記者 小龍女】

【編輯 過兒】

部分消息、圖片來源於海龍街家綜

工具四:擁抱

孩子感覺好會做得更好,你也是這樣,擁抱幫助我們感覺好起來。

1、當孩子發脾氣時,試試要求孩子給你一個擁抱。

2、如果孩子說“不”,你再說一次“給我一個擁抱”

3、如果孩子再次說“不”。就說“我需要一個擁抱,你準備好時來找我。”(然後走開),你可能會驚奇於接下來發生的事情。

工具五:教孩子該做什麼

教孩子該做什麼,而不是不要做什麼。

1、教孩子“輕輕拿”,演示,而不是說“別打碎了”。

2、教完後,提醒:“你該怎麼輕輕拿?”

3、教孩子去外面玩球,提醒:“你該在哪裡玩球。”

4、說“你可以玩平底鍋。”而不是“不要玩燈。”

打開網站 http://guangzhou.gzdtsw.org/educate/?details=&sid=1&id=57,可詳細瞭解52種工具。

這幾個工具很常見,但還是有些“蒙查查”是不是?

其實,這些工具並不是單獨使用,而需配套相關教材。近日,海龍街家綜的社工在進入幼兒與老師交流時,就發現,有的老師早已收入這套工具卡片,卻不知如何運用。“只有深入瞭解了這些知識,才會知道這些工具如何使用。”陳慧解釋道。

特殊時光體驗。

除了配套教材使用,各工具之間也並非獨立,需要貫穿使用。比如,在與家人、孩子制定“家庭日”時,可能會涉及到特殊時光、日常慣例等工具。

免費“正面管教”課程等你來報名

去年7月,海龍街家綜“試水”正面管教走進家庭服務,邀請資深督導指導開展“正面管教家長課堂”系列活動,以理論學習和體驗式培訓等形式向家長推介“正面管教”。

擁抱的力量。

在開設小組活動過程中,有一位家長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在學習“擁抱”這一工具後,她回家擁抱了自己的媽媽。她告訴大家,那瞬間,她覺得母親蒼老了許多,但也學會了用這一方法去表達對家人之間的愛。

“不同的人生階段會有不同的人生任務,針對不同的情況也有不同的教育方法。”陳慧說。在家長分享互動的過程中,有可能會遇見對方的經歷,能夠為自己提供經驗。“而他們缺的是方法的提煉。”

目前,海龍街家綜正與轄內幼稚園接洽,準備將這套方法通過幼稚園帶給家長。從下周起,海龍街家綜將會在部分幼稚園開展相關課程,還有正面管教家長課堂,家長課堂將開展6節課程,如有需要學習家長,可諮詢、報名。

諮詢報名電話:81171645 18022432713

相關連結

想瞭解更多“正面管教”知識?或許這些書適合你↓

《正面管教》

《0-3歲孩子的正面管教》

《3-6歲孩子的正面管教》

《十幾歲孩子的正面管教》

《單親家庭的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A-Z:日常養育難題的1001個解決方案》

【記者 小龍女】

【編輯 過兒】

部分消息、圖片來源於海龍街家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