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聽說過共情麼,學會共情,你會發現世界都變了

你聽說過共情麼,學會共情,你會發現世界都變了

所謂共情,就是設身處地,就是通情達理,就是站在對方的立場、角度上,在對方的內心世界裡,運用對方的理解框架,感受其此時此刻的情緒,

也叫同感心,同理心。

圖片來自網路

要做到共情,首先需要通過對方的言行,深入到對方的內心世界,去體驗其情感和思維,只有把握住對方的內心世界,才能說到點子上,才能打消對方顧慮,取得其信任;其次,要借助於自己的知識與經驗,

把握其現有的體驗、感受,或者是遇到的問題與其經歷、人格之間的內在聯繫,也就是說,要深刻理解對方的心理與具體問題的實質是什麼,理解了其實質,就會有針對性和方向性,要解決問題,就變得容易多了;第三,你設身處地理解對方了,一定要傳達出去,讓對方感受到你對他的理解。這一點也非常重要,這樣才能讓對方感受到自己被接納了,被理解了,這樣才能放下戒備心理;第四,
要進入對方的參照框架來思考,不求經歷相似,但求設身處地,在交流溝通的過程中,如果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自己的角度上,是很難體驗到對方的內心世界的,會讓對方感受到沒有被你理解;第五,共情應當因人而異,針對不同類型的人,採取不同的方法和技巧;另外,還應當考慮對方的文化習俗以及風俗習慣等,不要讓別人產生誤解,不要觸碰到別人的禁忌。

圖片來自網路

舉個例子吧,你衣食無憂,遇到乞討者,如果你不能換位思考,那麼你是很難理解人家不注意衛生,去吃人家剩下來的食物的;如果你個性豁達,落落大方,很難理解那些斤斤計較的人的舉動,有的人為了別人借走的100元錢而痛苦大半年;如果你沒有遇到過每賺一分錢都歷經千辛萬苦的感受,

就不能理解人家面臨搶劫者的拖拽,寧願被人家拳打腳踢,也是死死不肯松掉手裡的小包,儘管包裡只有區區的幾百元錢。你站在自己的價值觀判斷上,很難理解,可是進入了對方的參照框架以後,就容易理解和接受了。

圖片來自網路

學會共情,首先要我們與對方感同身受,這樣可以讓我們拉近與溝通物件之間的距離,快速建立起良好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