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紮克伯格的最大謊言!身家4600億,你以為他只愛穿廉價灰T恤?

紮克伯格最近真的流年不順。

他創辦的社交網站Facebook ;

24歲,他成為億萬富翁;28歲公司上市;

到了2017年,他才33歲,身家已經高達727億美元(約4500億元),是世界上第五有錢的人。

更讓人津津樂道的是他“不愛花錢”的傳聞,

什麼“坐擁百億資產卻只穿廉價T恤”、“捐出99%身家”之類的,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今天,我們就來揭露一下紮克伯格背後的最大謊言——什麼節儉,都是假的!

1 千篇一律的灰色T恤一件2300元

大家總說紮克伯格生活節儉,每天只穿同樣的灰色T恤衫——然而,只穿T恤衫,只能說明他不會穿衣服,不代表他節儉啊!

外媒透露,紮克伯格的襯衫,是義大利奢侈品牌Brunello Cucinelli 設計的,這個牌子以超級軟糯親膚的羊絨聞名。

羊絨是什麼?根據百度百科,它是一種稀有的特種動物纖維,生長在山羊外表皮層,入冬寒冷時長出,抵禦風寒,開春轉暖後脫落。

因為過於珍貴,所以在交易中羊絨只以克論價,被稱為“軟黃金”、“纖維寶石”。

而紮克伯格的襯衫,就是用這種原料做的,一件T恤要400美元,一件帽衫要3000美元!

在國內網站上,有紮克伯格的同款T恤售賣,一件要2300元!

一件普普通通的T恤也能賣這麼貴,

真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

2 16個保鏢每年安保費4500萬

2015年,Facebook 用於紮克伯格安保和交通的支出接近 500 萬美元。

到了2017年,這個支出已經飆升到730萬美元(約4500萬)。

這是什麼概念?2017年,美國人均年收入為5.7萬美元,也就是紮克伯格光是安保費就相當於128個美國普通人的年收入。

作為億萬富翁,多請幾個保鏢也是正常的,隨手搜一下紮克伯格圖片,每次他出門,旁邊至少跟著4、5個人高馬大的保鏢。

據《福布斯》報導,從2016年起,紮克伯格至少雇用了16名保鏢,日夜對自己和家人提供安保服務。

3 4230萬美元買下鄰居4套房子只為保證自己的隱私

對比起衣服、保鏢這些,紮克伯格最花錢的,莫過於買房了。

2011年,紮克伯格花了700萬美元(約4300萬),買下了三藩市帕拉奧圖一個高級住宅區裡的一套豪宅,

從此在這裡定居。

從圖片可以看出,這個豪宅擁有優美的花園、碩大的游泳池、溫馨的臥室、精緻的廚房...看起來既舒服又愜意。

本來紮克伯格住得好好的,但有人打起了歪主意,一個精明的房地產商宣佈,他要在紮克伯格房子的旁邊建造大房子。

這樣一來,只要有錢,你就可以買下這裡,每天早上一起床,就能一眼看到這位Facebook創始人家裡的後院。

要是運氣好,沒准還能看到紮克伯格穿著大褲衩遛狗的樣子。

這顯然是紮克伯格不能忍受的,反正他也不差錢,前後花費4230萬美元,把他家旁邊周圍4套房產通通買下。

紅點是紮克伯格買下的房子

2013年,紮克伯格又在三藩市買下了一套面積為500多平米的聯排式住宅,又花了100萬美元進行裝修,其中包括增加一處花房以及改造廚房。

2014年,紮克伯格更是花了1億美元,在夏威夷考艾島買下了超過3平方公里的地產。

3平方公里,大概就是7個天安門廣場、420個標準足球場的大小。

這塊地皮,包括了一個1.4平方公里的種植園和一片1.6平方公里的沙灘,風景也相當迷人。

綜上所述,紮克伯格買起房子來真的是毫不手軟,不知道這樣的人,真的如大家口中說的那樣“節儉、低調”嗎?

4 紮克伯格,世界上最有城府的一個人?

公眾人物,一言一行都不能隨心所欲。作秀、玩形象公關,這都在所難免。而在世界這麼多富豪中,紮克伯格絕對是最熱衷於作秀的一個。

怎麼講呢?比方說紮克伯格常常會在自己一億粉絲的Facebook上發佈照片,這些照片或許場景不同,人物各異,但要講的就是一個事兒:那就是,紮克是個好爸爸、好老公,是一個健康、陽光、積極的Mr.Perfect,比如說這張溫馨有愛的給女兒讀書圖。

但是你知道嗎,就這麼一張看似不經意的照片,其實出自世界著名攝影師Charles Ommanney之手。

這是Charles Ommanney反映敘利亞難民的名作,看來新聞理想最後還是在金錢面前低下了頭

紮克伯格有一支堪稱精英的攝影團隊,他的每一張生活照,都經過了公關團隊的精雕細琢。當然,有些過分作秀的照片,還是會被網友找出破綻,並引起人們的反感。

雞年春節,紮克伯格秀出了一張包餃子的圖片,

但包過餃子網友們紛紛對他一塵不染的T恤表示質疑

然而,普通的記者想要以自己的角度拍攝一張紮克伯格的照片可就沒那麼容易了。有記者表示,一次紮克伯格因為一場智慧財產權糾紛在德州露面,蹲守在那裡的記者根本無法拍到紮克伯格的正臉,因為他“一準備拍攝,就會被一名保鏢用力推開”。

小紮的保鏢一巴掌能不能給你推個跟頭

據彭博社報導,紮克伯格有一支超過十人的團隊,專門負責在Facebook上刪除對他的不利言論。

作為一個哈佛肄業的精英碼農,紮克伯格非常懂得利用資料去維護自己的公共形象。他有一個團隊,專門在每次他發表言論後,在Facebook上監測全美各地民眾的反應,從而為自己下一步的行動做準備。

所以,你所看到的紮克伯格,那種質樸而親民的形象,每一個細節都是拿著大把的美鈔精細操作出來的。

明眼人全部看得出來,紮克伯格堪稱豪華的公關團隊,正在把他塑造成一個“地球聖人”的形象。

比方說,當年Facebook委湯瑪斯克的SpaceX幫他們發射一枚衛星,可惜的是,火箭剛要發射就爆炸了。

事情發生後,紮克伯格立刻發表了聲明,說自己非常失望。他的點在於:

你們毀了我們的衛星,這不是錢不錢的事兒,我們的衛星是給非洲兄弟們上網用的,你們耽誤了非洲兄弟們的福祉。

按理說,發射火箭本身就是一件風險極高的事兒,誰都不希望這種不愉快的事兒發生,馬斯克和他的SpaceX都因為這件事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要知道,衛星已經買了保險,這只是一次單純的事故罷了。可就這麼一次事故,又被精明的紮克伯格拿來秀了一下自己的博愛。秀就秀吧,在他的聖人言語裡,隱隱還有些怪馬斯克坑害了非洲哥們的意思。

正是因為紮克伯格這種站道德高地的行為,馬斯克自此和他結下了梁子。所以這次,當有人在#deleteface下面艾特馬斯克時,馬斯克一點兒也不留面子,直接回了個:“啥是Facebook?”,真可謂一報還一報。

當年,紮克伯格的第一個女兒出生時,他發佈了一篇長長的公開信,表示作為給孩子的出生禮物,他要捐出自己百分之九十九的財產成立一個慈善基金,一時間,全世界都對他的無私交口稱讚。

然而,明眼人都知道,成立慈善基金在歐美富豪中十分流行,而其目的,往往並不在於單純的慈善。面對嚴苛的反壟斷法律和高額的遺產稅,紮克伯格這樣的行為非常主流——因為它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證後代的利益。

所以,紮克伯格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如此誇張的道德楷模,為的是什麼?實際上,這體現了他強大的政治野心。

就在去年,紮克伯格走起了親民路線,為了“對經常使用Facebook的近20億人中的一小部分有更多的瞭解”,他以政客的姿態,走遍美國三十個州,留下了許多精心擺拍的照片。所以,如果有一天他去競選總統,沒有人會覺得奇怪。

左側的老太太明顯對紮克伯格的作秀不買帳

至此我們應該明白,無論是屌絲、親民的鄰家大哥哥,還是完美的道德聖人,都離真實的紮克伯格相當遙遠。

那麼,隱藏在這精心打造的公關形象的鐵盔之下的,真實的紮克伯格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年輕時的紮克伯格

大家可以去看看2010年,由大衛芬奇導演的電影《社交網路》。這部電影正是以紮克伯格創造Facebook的故事為藍本改編的,從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從中窺見紮克伯格多面的人性。

第一次接受電視訪談的紮克伯格

事實上,電影中的很多情節都是真實的。比方說,紮克伯格在哈佛讀書時,正是以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做法,剽竊了兩名學長的創意,做成了Facebook最早的雛形。

沒錯,後來那兩名學長把紮克伯格告上了法庭,他賠了倆人6500萬美元了事。創意這種東西並不受到法律保護,所以也沒有人能真的拿這件事兒把紮克伯格怎麼樣。

紮克伯格的兩位學長 Cameron Winklevoss 和 Tyler Winklevoss

而在對待員工的問題上,紮克伯格也並不是一貫保持著他名聲在外的民主風格。

Facebook一位叫做Kagon的老員工曾在採訪中回憶說,

紮克伯格曾經因為對一個員工寫的代碼不滿意,把一杯水倒在了員工的電腦上。

紮克伯格還常常拿著一把日本刀在辦公室晃悠,如果你幹的不夠好,他會隨時威脅道要砍掉你的腦袋。

所以,從本質上說,紮克伯格和過去的老資本家沒有區別。他們追求的,就是獲取更多的利益,控制更大的市場,乃至綁定或獲取更大的政治權力。

紮克伯格唯一特殊,或者說天才的地方,就在於他善於營造形象,善於把自己包裝成一個普普通通、簡單陽光的大男孩兒,讓所有人都覺得他是那麼的親切、善良、聰明、可以依靠。

然而,正如《我愛我家》中傅明老人常念叨的那句臺詞:假的就是假的,偽裝必須揭去。這次洩密事件,正是紮克伯格形象盔甲的一道裂縫,讓人們得以窺知偽裝下那個不完美的億萬富翁。

很多原本沉迷于zuck完美人設的少年少女,此刻正在被推特上排山倒海的“#deletefacebook”漸漸潑醒。他們正在意識到,紮克伯格和他的Facebook,在光鮮的外殼下,隱藏著無數不可告人的陰謀。

所以,媒體給我們的一切都是精心包裝過的,我們活在一個精美包裝堆砌的世界裡。

擺在我們面前的可能只有兩條路:一條是把這些包裝一口吞下,美美地度過人生;另一條,就是把它們全部拆開,勇敢的面對冷酷而堅硬的真相。

前後花費4230萬美元,把他家旁邊周圍4套房產通通買下。

紅點是紮克伯格買下的房子

2013年,紮克伯格又在三藩市買下了一套面積為500多平米的聯排式住宅,又花了100萬美元進行裝修,其中包括增加一處花房以及改造廚房。

2014年,紮克伯格更是花了1億美元,在夏威夷考艾島買下了超過3平方公里的地產。

3平方公里,大概就是7個天安門廣場、420個標準足球場的大小。

這塊地皮,包括了一個1.4平方公里的種植園和一片1.6平方公里的沙灘,風景也相當迷人。

綜上所述,紮克伯格買起房子來真的是毫不手軟,不知道這樣的人,真的如大家口中說的那樣“節儉、低調”嗎?

4 紮克伯格,世界上最有城府的一個人?

公眾人物,一言一行都不能隨心所欲。作秀、玩形象公關,這都在所難免。而在世界這麼多富豪中,紮克伯格絕對是最熱衷於作秀的一個。

怎麼講呢?比方說紮克伯格常常會在自己一億粉絲的Facebook上發佈照片,這些照片或許場景不同,人物各異,但要講的就是一個事兒:那就是,紮克是個好爸爸、好老公,是一個健康、陽光、積極的Mr.Perfect,比如說這張溫馨有愛的給女兒讀書圖。

但是你知道嗎,就這麼一張看似不經意的照片,其實出自世界著名攝影師Charles Ommanney之手。

這是Charles Ommanney反映敘利亞難民的名作,看來新聞理想最後還是在金錢面前低下了頭

紮克伯格有一支堪稱精英的攝影團隊,他的每一張生活照,都經過了公關團隊的精雕細琢。當然,有些過分作秀的照片,還是會被網友找出破綻,並引起人們的反感。

雞年春節,紮克伯格秀出了一張包餃子的圖片,

但包過餃子網友們紛紛對他一塵不染的T恤表示質疑

然而,普通的記者想要以自己的角度拍攝一張紮克伯格的照片可就沒那麼容易了。有記者表示,一次紮克伯格因為一場智慧財產權糾紛在德州露面,蹲守在那裡的記者根本無法拍到紮克伯格的正臉,因為他“一準備拍攝,就會被一名保鏢用力推開”。

小紮的保鏢一巴掌能不能給你推個跟頭

據彭博社報導,紮克伯格有一支超過十人的團隊,專門負責在Facebook上刪除對他的不利言論。

作為一個哈佛肄業的精英碼農,紮克伯格非常懂得利用資料去維護自己的公共形象。他有一個團隊,專門在每次他發表言論後,在Facebook上監測全美各地民眾的反應,從而為自己下一步的行動做準備。

所以,你所看到的紮克伯格,那種質樸而親民的形象,每一個細節都是拿著大把的美鈔精細操作出來的。

明眼人全部看得出來,紮克伯格堪稱豪華的公關團隊,正在把他塑造成一個“地球聖人”的形象。

比方說,當年Facebook委湯瑪斯克的SpaceX幫他們發射一枚衛星,可惜的是,火箭剛要發射就爆炸了。

事情發生後,紮克伯格立刻發表了聲明,說自己非常失望。他的點在於:

你們毀了我們的衛星,這不是錢不錢的事兒,我們的衛星是給非洲兄弟們上網用的,你們耽誤了非洲兄弟們的福祉。

按理說,發射火箭本身就是一件風險極高的事兒,誰都不希望這種不愉快的事兒發生,馬斯克和他的SpaceX都因為這件事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要知道,衛星已經買了保險,這只是一次單純的事故罷了。可就這麼一次事故,又被精明的紮克伯格拿來秀了一下自己的博愛。秀就秀吧,在他的聖人言語裡,隱隱還有些怪馬斯克坑害了非洲哥們的意思。

正是因為紮克伯格這種站道德高地的行為,馬斯克自此和他結下了梁子。所以這次,當有人在#deleteface下面艾特馬斯克時,馬斯克一點兒也不留面子,直接回了個:“啥是Facebook?”,真可謂一報還一報。

當年,紮克伯格的第一個女兒出生時,他發佈了一篇長長的公開信,表示作為給孩子的出生禮物,他要捐出自己百分之九十九的財產成立一個慈善基金,一時間,全世界都對他的無私交口稱讚。

然而,明眼人都知道,成立慈善基金在歐美富豪中十分流行,而其目的,往往並不在於單純的慈善。面對嚴苛的反壟斷法律和高額的遺產稅,紮克伯格這樣的行為非常主流——因為它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證後代的利益。

所以,紮克伯格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如此誇張的道德楷模,為的是什麼?實際上,這體現了他強大的政治野心。

就在去年,紮克伯格走起了親民路線,為了“對經常使用Facebook的近20億人中的一小部分有更多的瞭解”,他以政客的姿態,走遍美國三十個州,留下了許多精心擺拍的照片。所以,如果有一天他去競選總統,沒有人會覺得奇怪。

左側的老太太明顯對紮克伯格的作秀不買帳

至此我們應該明白,無論是屌絲、親民的鄰家大哥哥,還是完美的道德聖人,都離真實的紮克伯格相當遙遠。

那麼,隱藏在這精心打造的公關形象的鐵盔之下的,真實的紮克伯格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年輕時的紮克伯格

大家可以去看看2010年,由大衛芬奇導演的電影《社交網路》。這部電影正是以紮克伯格創造Facebook的故事為藍本改編的,從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從中窺見紮克伯格多面的人性。

第一次接受電視訪談的紮克伯格

事實上,電影中的很多情節都是真實的。比方說,紮克伯格在哈佛讀書時,正是以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做法,剽竊了兩名學長的創意,做成了Facebook最早的雛形。

沒錯,後來那兩名學長把紮克伯格告上了法庭,他賠了倆人6500萬美元了事。創意這種東西並不受到法律保護,所以也沒有人能真的拿這件事兒把紮克伯格怎麼樣。

紮克伯格的兩位學長 Cameron Winklevoss 和 Tyler Winklevoss

而在對待員工的問題上,紮克伯格也並不是一貫保持著他名聲在外的民主風格。

Facebook一位叫做Kagon的老員工曾在採訪中回憶說,

紮克伯格曾經因為對一個員工寫的代碼不滿意,把一杯水倒在了員工的電腦上。

紮克伯格還常常拿著一把日本刀在辦公室晃悠,如果你幹的不夠好,他會隨時威脅道要砍掉你的腦袋。

所以,從本質上說,紮克伯格和過去的老資本家沒有區別。他們追求的,就是獲取更多的利益,控制更大的市場,乃至綁定或獲取更大的政治權力。

紮克伯格唯一特殊,或者說天才的地方,就在於他善於營造形象,善於把自己包裝成一個普普通通、簡單陽光的大男孩兒,讓所有人都覺得他是那麼的親切、善良、聰明、可以依靠。

然而,正如《我愛我家》中傅明老人常念叨的那句臺詞:假的就是假的,偽裝必須揭去。這次洩密事件,正是紮克伯格形象盔甲的一道裂縫,讓人們得以窺知偽裝下那個不完美的億萬富翁。

很多原本沉迷于zuck完美人設的少年少女,此刻正在被推特上排山倒海的“#deletefacebook”漸漸潑醒。他們正在意識到,紮克伯格和他的Facebook,在光鮮的外殼下,隱藏著無數不可告人的陰謀。

所以,媒體給我們的一切都是精心包裝過的,我們活在一個精美包裝堆砌的世界裡。

擺在我們面前的可能只有兩條路:一條是把這些包裝一口吞下,美美地度過人生;另一條,就是把它們全部拆開,勇敢的面對冷酷而堅硬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