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心腦血管疾病可防可控,自身養生保健起決定性作用

人們往往認為心腦血管病到年齡大時再去預防。專家們指出,這是認識上和防治上的誤區:心腦血管疾病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如果生活方式不健康,年輕人也會得心臟病。調查發現,

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冠心病、前列腺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等呈上升和年輕化趨勢。

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顯示,個人的健康和生命60%取決於自己、15%取決於遺傳、10%取決於社會因素、8%取決於醫療條件、7%取決於氣候的影響。因此,對於健康和生命、自我養生保健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1.戒煙。煙草是“微笑”殺手,煙草的煙霧中至少含有3種危險的化學物質: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這些物質還可促進癌變的形成。造成血壓升高、心律不齊,並可誘發心臟病;損害支氣管黏膜,引發氣管炎;毒害腦細胞,可使吸煙者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因此,生活中要儘量做到不吸煙、遠離二手煙。

2.常運動。運動能改善血液迴圈,對降低血脂、血壓和體重效果明顯,

還可舒緩壓力,愉悅身心。建議根據自己年齡、性別、體力等不同情況確定運動時間和強度。

3.合理飲食。飲食油膩會導致血脂增高,過多的血脂附在血管上,就會造成動脈粥樣硬化,進而引發血栓。建議日常飲食要減少攝入鹽、糖、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等,多吃低熱量且富含礦物質、維生素、纖維素和其他營養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雜糧、瘦肉、魚類或低脂乳製品等。

4.防控三高。

血壓高時,血流對血管的衝擊力增大,使動脈血管內皮功能受損,容易產生動脈硬化;當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增多,易在血管壁上沉積並形成斑塊,甚至堵塞血管、形成血栓,導致急性心梗或腦梗;長期高血糖動脈內皮細胞容易受損,血管壁的通透性也會變差,脂質容易沉積在血管內皮,進而導致血管狹窄,引起冠心病等疾病。

5.適當補硒。硒在維持心血管系統正常結構和功能上起著重要作用,

缺硒是導致心肌病、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高發的重要因素。而補硒則有利於減少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改善患者症狀、提高患者對抗疾病的能力。

我國首次針對生活方式與血管病關係的調查顯示,我國20歲以上成年人中,約60.5%的冠心病和腦卒中死亡,歸因於沒有達到理想的心血管健康指標。若日常生活中努力糾正過來,完全可以避免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