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奔跑吧,公益訴訟

(來源)富平檢察

聽說你們檢察院有一項公益訴訟職能,這項職能是幹什麼的?

公益訴訟,就是對法律規定範圍內損害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違法行為,由檢察機關以“公益訴訟起訴人”的身份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制度。

主要包括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兩項。

那公益訴訟都管哪些事兒?

民事公益訴訟範圍: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安全領域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

行政公益訴訟的範圍: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致使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收到侵害的,檢察機關應當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職。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職責的,人民檢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怪不得,今天我聽說,因有人在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情況下開辦診所,檢察院就因這事兒給衛計部門發了一份檢察建議書,我還納悶兒,檢察院還管這事兒,你這麼一說我就明白了,原來是這麼回事兒

去年以來,我們共向行政機關提出73件督促履職檢察建議,

提起行政公益訴訟案件1件。通過辦案,督促恢復或清理被污染或被非法佔用農用地面積72畝,督促用環保等措施處置違法堆放的各類生活垃圾、固體廢物等65噸,清除焚燒垃圾點位9個,督促整治或關停造成環境污染的企業和畜禽養殖戶19家,整治餐飲商戶和幼稚園食品安全隱患131家,督促補種林木200棵。今年我院將環境資源保護和食品藥品安全作為公益訴訟重點工作來抓,
繼續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履職,維護社會公共利益。

那你們這職能豈不有點“鯰魚效應”的意思?

你這比喻太形象了。

鯰魚效應

以前,沙丁魚在運輸過程中成活率很低。後來有人發現,若在沙丁魚中放一條鯰魚,

情況卻有所改觀,成活率會大大提高。這是何故呢?原來鯰魚到了一個陌生環境後,就會“性情暴躁”,四處亂遊。這樣對於大量好靜的沙丁魚來說,無疑起到了攪拌作用;而沙丁魚發現多了這樣一個“異己分子”,自然也很緊張。這樣沙丁魚缺氧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魚也就不會死了。

啟示:在一個長期穩定的環境中引入積極的新個體,帶動其他個體,從而達到啟動整體的效果。

文稿:胡新愛

編輯:馬 轉

審核:李 翔

文稿:胡新愛

編輯:馬 轉

審核:李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