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北京為何被稱為“帝王之都”

北京總體建構中蘊涵的多元和諧精神——尤其是人文與自然的天人和諧精神。自古以來,北京之所以被稱為“風水龍脈”“形勝之地”“帝王之都”,是因為北京是一座山水城市,依山傍水,

人與自然處於和諧之中。背後倚著兩座大山,西邊是綿延千里的太行山,北邊是橫亙華北與東北之間的燕山。兩座大山之間,懷抱著北京灣小平原。東西兩側有兩條大河流過,西邊是出自太行山的永定河,東邊是出自燕山的潮白河——矗立在西面、北面的兩座大山如千里屏障,擋住了來自西北戈壁、西伯利亞的凜冽寒風,諸多河流則帶來了不少靈氣。

北京城市格局縱橫中軸中體現的多元和諧精神。世界上絕大多數城市,都是根據商品市場與交通要道的發展,自然而然地自發形成的,多半是中心輻射式的城市格局。北京的特點,尤其是元大都以來基本定型的北京城,卻是事先按照《周禮》的都城定制,規劃建設的一座棋盤式城市,

有縱橫兩道中軸線,左右也是勻稱對稱的。西邊有個西單,東邊就有個東單;西邊有個西四牌樓,東邊就有個東四牌樓……

故宮三大殿中蘊涵的多元和諧精神。三大殿的名稱,都一以貫之地貫穿一個“和”字,都取義于《易經》中對乾卦的解釋:“乾道變化,

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其哲學底蘊都意在強調,“多元世界,和諧共生”。太和殿的“太”字,是“大”字下面加一點,也就是大到極點,最高程度的天下和諧之意;中和殿的中和,取義於《禮記·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要求公正平和,達到天下和諧。

頤和園、圓明園中蘊涵的多元和諧精神。

頤和園是北京皇家體系中保存最大、最完整,也是最主要的一座園林,原名清漪園,後改名“頤和園”。“頤”是“保養”之意,“和”是“和諧”之意,合起來還是通過保養,達到和諧的意思。頤和園有個最為有名的園中之園,就是前山與後湖結合部的諧趣園,景觀移植于無錫惠山寄暢園,而其主旨與意境,則突出物我和諧,內外和諧,身心和諧:“以物外之靜趣,
諧寸田之中和”。圓明園的園名要旨,也是意在強調和諧圓滿,正大光明。

四合院、小胡同中蘊涵著多元和諧精神。四合院、小胡同是北京城市的細胞,其中也蘊涵著多元和諧精神。為什麼要建成四合院?四面都有平房,圍成小院,主旨就是強調聚族而居,人人有份,各得其所,和諧共生:通常坐北朝南的正房中間的大屋是全家的活動室、會客室,旁邊的小屋為老一輩家長居住,體現對老人的尊重;東廂房、西廂房通常分別住著長子、次子;南房則住著傭人,或作廚房,或作雜屋。小胡同則是一個網路,把各個四合院連通起來,也是各個家庭、各個院落鄰里和睦相處的公共場所,堪稱北京特色。

北京人日常生活、交往禮儀中蘊涵的多元和諧精神。北京人,當然主要是指老北京人,其中包括滿族旗人,在日常生活、日常交往中,是非常講究禮儀制度的,有一套頗有講究的“老禮兒”,核心觀念還是強調多元主體、和諧共生。見面時,通常要非常客氣地打招呼,不能直接說“你好”,而要稱呼與問候“您好”“您老好”“您吃了嗎”“您遛彎兒去”。交往之間要說些客氣話,“您有空兒到家坐坐”“您到我那兒吃飯去吧”(這些多是客氣話,您不一定當真就去)。請人和讓路,通常要非常客氣謙卑地說“借光”“勞駕”“勞您大駕”“別蹭著您”……

各得其所,和諧共生:通常坐北朝南的正房中間的大屋是全家的活動室、會客室,旁邊的小屋為老一輩家長居住,體現對老人的尊重;東廂房、西廂房通常分別住著長子、次子;南房則住著傭人,或作廚房,或作雜屋。小胡同則是一個網路,把各個四合院連通起來,也是各個家庭、各個院落鄰里和睦相處的公共場所,堪稱北京特色。

北京人日常生活、交往禮儀中蘊涵的多元和諧精神。北京人,當然主要是指老北京人,其中包括滿族旗人,在日常生活、日常交往中,是非常講究禮儀制度的,有一套頗有講究的“老禮兒”,核心觀念還是強調多元主體、和諧共生。見面時,通常要非常客氣地打招呼,不能直接說“你好”,而要稱呼與問候“您好”“您老好”“您吃了嗎”“您遛彎兒去”。交往之間要說些客氣話,“您有空兒到家坐坐”“您到我那兒吃飯去吧”(這些多是客氣話,您不一定當真就去)。請人和讓路,通常要非常客氣謙卑地說“借光”“勞駕”“勞您大駕”“別蹭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