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大會址”日記|夫妻往來中澳生活,希望兒子更瞭解中國

【編者按】

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在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

連日來,

全國各地前往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的黨員群眾絡繹不絕,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他們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澎湃新聞推出“一大會址”日記,派出記者常駐中共一大會址,近距離觀察、感受、記錄會址每天的新聞,講述一大的紅色故事,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4月26日,星期四,天氣晴。

在兩天前的一輪短暫降溫過後,上海又“回到春天”,陽光下甚至有些炎熱。

當日下午2點,在位於興業路76號的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門口,參觀者排起了長隊。隊伍中,有導遊在介紹中共一大召開的歷史背景,也有參觀者在交流黨史。紀念館內即時人數顯示幕上顯示,截至下午2點,今日參觀者總人數已逾4000。

2018年4月26日,

許喆(右一)及其丈夫、兒子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澎湃新聞記者 李菁 攝

這一天,許喆和她的丈夫、兒子一同前來參觀。在紀念館內,許喆看得十分仔細。

“我和我先生都對歷史很感興趣。”許喆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這次他們一家三口到上海旅遊,到了新天地後,她看見興業路上有很多人,走近後發現,這座頗具特色的石庫門建築正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中共一大會址,便立刻決定進入參觀,

“我一看這是一大會址,那肯定要看啊,怎麼能錯過。”

參觀時,許喆一邊同丈夫交流想法,一邊向6歲半的兒子介紹起了展陳,兒子則認真讀著展板上的英文介紹。

因為工作的關係,許喆和丈夫在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來回生活,兒子在國內念的幼稚園,小學開始便去了澳大利亞,所以普通話和英文都很好。

“我們雖然經常去國外,可是我們自己是中國人,當然希望自己的國家越來越好。

”許喆坦言,“我就很愛國,所以我也會讓兒子多接觸一些自己國家的歷史和傳統。”

從參觀者的角度來看,許喆認為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是展示近代中國歷史、上海歷史的一個非常好的平臺。

“展陳很用心,我去過很多展館,這是品質很高的一個。”許喆認為,紀念館中很多細節極具心思:編排在一起的展板之間具有架構性、脈絡清晰;對於共產黨先驅生平的展示客觀公正,

陳列事實,沒有特殊化。

在參觀中,許喆看到一部分共產黨先驅在年紀很輕時就已犧牲,內心十分感懷。“選擇信仰也是選擇了一種人生道路。”她說,新中國成立後社會面貌煥然一新,這離不開先輩的犧牲,也離不開萬眾一心的堅持。

在紀念館二樓尾廳, LED大螢幕播放著介紹中國共產黨發展歷程的視頻《追夢》,參觀者們不約而同停下腳步凝神觀看。許喆特地舉高兒子告訴他,“快看,這是毛主席。”

“快看,這是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