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梁飛:從業多年練就“火眼金睛”

封面新聞記者 羅田怡 圖由受訪者提供

4月末,即將步入夏日之際,廣袤的成都平原已顯露出少許炎熱,走進位於仁壽縣的中建鋼構西部製造基地的焊接工廠,一波熱浪迎面撲來。

工廠內,車間工段長兼培訓中心主任梁飛也早已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來到一名正在從事焊接工作的工人面前,低頭注視片刻,他點點頭,繼續進行下一項巡視。除了焊前檢查與焊工巡視外,梁飛還會定期來到創新工作室,對新進廠房的焊工新手進行培訓。

從業25載,梁飛從一位門外漢進階成為“金牌焊機師”,在日前公佈的2018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的名單中,梁飛的名字赫然在列。在他看來,自己的訣竅無非是“勤勉”二字。

4月27日,梁飛接受封面新聞記者的採訪,講述了一個普通焊接工人一路成長的職業旅程。

從農村走出來的漢子

樸實印刻在心裡

“老梁,恭喜恭喜啊。”4月24日,在上班的梁飛便知道了自己獲評全國五一勞動獎的喜訊,面對同事和領導的祝賀,他並不掩蓋自己激動的心情:“高興了好幾天,這對一名勞動者來說,是一項難得的榮譽。”

梁飛的焊工之路可謂是順理成章,1971年,梁飛出生于重慶的一個農村家庭,父親也是中建的一名車間工人,子承父業的他在走出校門後,

在1993年也來到了中建,由單位分配成為一名焊工。

從未接觸焊工作業的梁飛,在初入職時是一名當之無愧的門外漢,入職不久,當時跟隨的師傅便給他上了一課。師傅向梁飛展示一把已經燒壞的氣割槍,告訴他,如果焊工操作不當,損壞工具事小,給人身安全帶來威脅事大。

同時告誡他,在焊接任何一項工作時,更需要細緻以及全力以赴,“不要有一天因為沒做好分內工作,而擔心工程出問題而做噩夢。”在師傅的反復強調下,梁飛一直都將焊接基本功作為重中之重。

於是,入職伊始,梁飛每天天不亮就來到車間拿起焊槍練習,等別人上班的時候他已經練習了一個多小時。在他看來,焊接工作說起來簡單,實際情況卻比培訓室中更加複雜,

除了勤于請教老師傅的經驗外,唯有勤學苦練才是通往熟練的捷徑。

從事焊接工作,說不苦不累自然是騙人的。尤其在夏天,焊接工程周圍的溫度很高,火花四濺,腳下的鋼板燙的幾乎站不住腳。“對人的意志力是一種磨練。”也正是憑藉骨子裡不怕艱難、勇於創新的闖勁,這個樸實穩重的漢子從一個焊接“門外漢”迅速成長為“專業能手”,開始嶄露頭腳。

投身焊接事業

“火眼金睛”一眼看出焊接問題

雖然成長為一名焊接能手,但在職業的生涯中,永遠沒有盡頭。

從業25載,從南到北,許多城市的典型建築,都留下了梁飛的身影:中國單體鋼結構用量最大的建築——中央電視臺新台址、西部最大航空樞紐——重慶江北機場T3 航站樓、中國中西部最大的博覽城——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

職業生涯中,梁飛印象最深的工作經歷還是在2004年的北京世貿工地上,正值冬天最寒冷之際,為了趕搶工期,梁飛帶領6個焊工白天連續焊接10個小時,晚上還要等到淩晨1點後進行卸車,忙完後往往已是淩晨深夜。為了禦寒,他們7人利用工具箱裡的彩色布條取暖,一早醒來,腳邊的水桶已經結冰了。

而最讓梁飛自豪的一次技術突破,則是在2006年。當時,中建鋼構承建香港環球貿易廣場龍尾項目,監理與投資都是日方公司,採用的是韓國的鋼板材料,因為從未接觸,建設初期的焊接合格率很低,返修量很大。

即便是梁飛,也是第一次接觸這種材料,在僅有一次的返修機會下,梁飛率領團隊攻堅克難,成功完成了返修任務,也讓當時的日本監理刮目相看。

在業務範圍的拓展下,實踐技能也要同步提升。意識到自己的理論知識還有所不足,梁飛開始自學初、中、高級《電焊工工藝學》、《管道工工藝學》等書籍。從基本的焊工基礎理論,到蹲焊、平焊、仰焊等專業操作技能,他如饑似渴的學習填充。

豐富的理論知識與實操經驗,對焊接技能的掌握,梁飛已經達到了專業級別。新進廠房的焊接工人需要進行焊接測試,在過去,對工人的焊接作業,往往還需要做一項內部檢測才能知曉合格率。而現在,梁飛只需要站在一旁,用眼睛觀看工人作業,就能知道問題所在。

“沒有其他技巧,其實就是熟能生巧。”梁飛笑道。據統計,梁飛共累計為企業貢獻專利3項,技術革新8項,降本增效達到了400萬餘元。

成立創新工作室

精益求精詮釋工匠精神

作為一名行業老師傅,如今的梁飛除了紮根在一線崗位,培養新生代焊接工人也成為他的主要任務之一。

2016年,梁飛藍領創新工作室(成都市技能大師工作室)正式成立,作為工作室的帶頭人,梁飛不留餘力的向其餘其餘藍領工人傳授焊接技藝。在工作實踐中,梁飛毫不保留的向青年技工傳授知識和技能,“以賽代練”組織技能人才參加地方技能比武實施“藍鷹計畫”,開辦焊接培訓班,選拔優秀技能人才開展針對性培養,打造藍領精英團隊。

以此為平臺,梁飛近年來共培養出合格焊工600余人,其所在的焊接班組還榮獲了2017年度“四川省工人先鋒號”。

在培養徒弟的過程中,梁飛會向他們傳授自己理解的“工匠精神”:“焊接這門技術很苦、很累,所以第一堂課就要教他們沉下心來。”撩開自己的衣袖,焊接造成的燙傷歷歷在目,過去當他喝酒後,紅色的疤痕就會浮現。

同時,梁飛認為,做好焊接作業,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必不可少。“對待自己的作品,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而即便是從事焊接工作,與不同行業的焊接高手經驗交流也同樣重要。

如今,梁飛參與建設的工程遍佈大江南北,回顧初心,他談到了曾參與的第一項大型工程——湖北漢川電廠,當時電廠建成後,發電容量支撐了整個江漢平原的照明電力。“自身雖參與不多,卻也為建設祖國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一想到這樣的民生福祉自己也參與其中,內心驕傲不言而喻。

匠心難育,貴在堅持,談及未來,梁飛目標明確:“這輩子,就認定了焊工這一份工作。”如今,他的身影依舊活躍在一線崗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投身焊接事業

“火眼金睛”一眼看出焊接問題

雖然成長為一名焊接能手,但在職業的生涯中,永遠沒有盡頭。

從業25載,從南到北,許多城市的典型建築,都留下了梁飛的身影:中國單體鋼結構用量最大的建築——中央電視臺新台址、西部最大航空樞紐——重慶江北機場T3 航站樓、中國中西部最大的博覽城——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

職業生涯中,梁飛印象最深的工作經歷還是在2004年的北京世貿工地上,正值冬天最寒冷之際,為了趕搶工期,梁飛帶領6個焊工白天連續焊接10個小時,晚上還要等到淩晨1點後進行卸車,忙完後往往已是淩晨深夜。為了禦寒,他們7人利用工具箱裡的彩色布條取暖,一早醒來,腳邊的水桶已經結冰了。

而最讓梁飛自豪的一次技術突破,則是在2006年。當時,中建鋼構承建香港環球貿易廣場龍尾項目,監理與投資都是日方公司,採用的是韓國的鋼板材料,因為從未接觸,建設初期的焊接合格率很低,返修量很大。

即便是梁飛,也是第一次接觸這種材料,在僅有一次的返修機會下,梁飛率領團隊攻堅克難,成功完成了返修任務,也讓當時的日本監理刮目相看。

在業務範圍的拓展下,實踐技能也要同步提升。意識到自己的理論知識還有所不足,梁飛開始自學初、中、高級《電焊工工藝學》、《管道工工藝學》等書籍。從基本的焊工基礎理論,到蹲焊、平焊、仰焊等專業操作技能,他如饑似渴的學習填充。

豐富的理論知識與實操經驗,對焊接技能的掌握,梁飛已經達到了專業級別。新進廠房的焊接工人需要進行焊接測試,在過去,對工人的焊接作業,往往還需要做一項內部檢測才能知曉合格率。而現在,梁飛只需要站在一旁,用眼睛觀看工人作業,就能知道問題所在。

“沒有其他技巧,其實就是熟能生巧。”梁飛笑道。據統計,梁飛共累計為企業貢獻專利3項,技術革新8項,降本增效達到了400萬餘元。

成立創新工作室

精益求精詮釋工匠精神

作為一名行業老師傅,如今的梁飛除了紮根在一線崗位,培養新生代焊接工人也成為他的主要任務之一。

2016年,梁飛藍領創新工作室(成都市技能大師工作室)正式成立,作為工作室的帶頭人,梁飛不留餘力的向其餘其餘藍領工人傳授焊接技藝。在工作實踐中,梁飛毫不保留的向青年技工傳授知識和技能,“以賽代練”組織技能人才參加地方技能比武實施“藍鷹計畫”,開辦焊接培訓班,選拔優秀技能人才開展針對性培養,打造藍領精英團隊。

以此為平臺,梁飛近年來共培養出合格焊工600余人,其所在的焊接班組還榮獲了2017年度“四川省工人先鋒號”。

在培養徒弟的過程中,梁飛會向他們傳授自己理解的“工匠精神”:“焊接這門技術很苦、很累,所以第一堂課就要教他們沉下心來。”撩開自己的衣袖,焊接造成的燙傷歷歷在目,過去當他喝酒後,紅色的疤痕就會浮現。

同時,梁飛認為,做好焊接作業,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必不可少。“對待自己的作品,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而即便是從事焊接工作,與不同行業的焊接高手經驗交流也同樣重要。

如今,梁飛參與建設的工程遍佈大江南北,回顧初心,他談到了曾參與的第一項大型工程——湖北漢川電廠,當時電廠建成後,發電容量支撐了整個江漢平原的照明電力。“自身雖參與不多,卻也為建設祖國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一想到這樣的民生福祉自己也參與其中,內心驕傲不言而喻。

匠心難育,貴在堅持,談及未來,梁飛目標明確:“這輩子,就認定了焊工這一份工作。”如今,他的身影依舊活躍在一線崗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