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將微不足道的小事變得趣味盎然

《活著,就得有點滋味兒》 汪曾祺、汪朗 著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散 文

夏學傑

《活著,就得有點滋味兒》是汪曾祺和汪朗合著的散文集。內容分為三輯,第一輯按地域論述美食,講述各地美食的精髓和有趣的見聞。第二輯論述口感獨特的美食,借酸甜苦辣咸說盡人生百味。第三輯論述美食文化、淵源,憶苦思甜,追古察今,啟發美食之外的思考。

汪曾祺系現當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京派小說傳人。汪朗是汪曾祺的長子,媒體人,美食家,

其文頗具家學淵源,較其父多一些發散性的東西,于談吃講古的間隙中總試圖咂摸出些微言大義。

當然,汪朗的文筆,比照其父還是遜色不少。不過,其文筆幽默亦可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記錄,對於外人瞭解汪曾祺頗有益處。

汪曾祺的美食文章寫得很粗略,如寫醃篤鮮,“上海菜。鮮肉和鹹肉同燉,加扁尖筍。”只有這麼幾個字,跟報帳似的。除了是他自己做的菜,他是不大說菜的具體做法的,

就連吃的感覺也寫得極其簡略。寫獅子頭的口感:“獅子頭松而不散,入口即化,北方的‘四喜丸子’不能與之相比。” 寫長沙的臘肉:“我沒有想到臘肉能蒸得這樣爛!入口香糯,真是難得。”對此汪朗是這樣理解的:“他的這類文章和一般人不太一樣,很少談某種菜的具體做法,也不怎麼談自己的‘美食歷程’,只是進行簡簡單單的介紹,讓讀者自己去想像其味道,這充分體現了他的寫作主張:文章要留白。

汪曾祺自稱是個雜食動物,跑了不少地方,對各地的吃食都很有興趣,都想品嘗一番,特別是那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汪朗說:他去內蒙古,專門要試著生吃羊肉。他晚年去雲南,就想嘗一下傣族的苦腸——牛腸裡沒有完全消化的青草,傣族人生吃、做調料、蘸肉。當地人怕同去的作家接受不了,只做了一個苦腸加肉蒸丸子,讓他覺得很不過癮。

汪曾祺為何這麼喜歡吃?或者說,

他對吃為何如此留心呢?難道他是標準的吃貨嗎?我想,他不是醉心於吃,大概是想在尋常煙火中尋覓點樂趣罷了。

或許,還有點“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的味道。汪曾祺在口味一文中說:“有些東西,自己盡可不吃,但不要反對旁人吃。不要以為自己不吃的東西,誰吃,就是豈有此理……對食物如此,對文化也應該這樣。”在《苦瓜是瓜嗎》中,他又言:“我希望評論家、作家,

特別是老作家,口味要雜一點,不要偏食,不要對自己沒有看慣的作品輕易地否定、排斥。”不過,這樣直白的很少,汪曾祺的微言大義是極含蓄的,不細品,讀不大出來。

“玩物從來非喪志,著書老去為抒情。”這是汪曾祺寫給沈從文八十歲生日賀詩中的一聯。這又何嘗不是在說他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