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邵陽新邵一對夫妻賣包子22年 市值達800余萬元

原標題:新邵羅玉平:小包子“蒸”出大財富

圖為羅玉平在揉面

圖為岳修雲(中)和員工在擀面皮包小籠包

新鮮出爐的包子熱氣騰騰

市民們正在“搶”包子

邵陽新聞網4月23日訊 和粉、揉面、剁餡、生火……4月22日淩晨三點半鐘,別人都還在夢中,羅玉平和他妻子岳修雲卻早已來到店裡,忙著為當天的生意做準備了。

地處新邵縣大新街的包子店是個舊傳達室,狹窄簡陋,甚至連塊招牌都沒有,但乾淨整潔。四點多鐘,羅玉平聘請的三個服務員陸續來到店裡,擀面皮 、做包子、包水餃、熬稀飯……五個人分工合作各司其職,誰都沒停過。六點多一點,隨著一籠籠熱氣騰騰的包子蒸餃等接二連三的新鮮出爐及顧客的越來越多,羅玉平一天的生意又在緊張忙碌中開始了。

“常常有顧客從我這買包子帶到長沙、廣州去,

前天還有個人說要買些帶到國外去。”一說到自己的包子,岳修雲的眼角立刻燦爛成了一朵盛開的菊花,傲嬌之情溢於言表。

年逾半百的羅玉平兩口子是來自新邵縣雀塘鎮臘石村的樸實農民。“當年雙方家庭條件都很差,結婚時什麼都沒有。在屋裡種田根本賺不到錢,常常連餐飽飯都吃不到,一間土磚坨坨屋比別個的牛欄還差。”當筆者問起岳修雲家過去的情況時,

她連聲感歎往事不堪回首。

窮則思變。1991年5月份,羅玉平帶著妻子和三個孩子來到縣城,一個煤爐一口鍋,在縣委門口做起了包子生意。剛開始,從沒做過包子又沒拜師學藝的他做出的包子“要麼象個鐵坨坨,要麼象麵粉粑粑。每天連5斤麵粉都賣不出。”

見賣包子入不敷出,羅玉平便改做不需技術含量的水果生意。但城管隔三差五的“熱情看望”,使得他常常要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遊擊站”打久了,他也就疲了,倦了。租門面又沒錢,怎麼辦?1995年,羅玉平又把煤爐鍋子搬了出來重抄舊業。

這次,他們不再象以前那樣憑想像做包子。從麵粉品質、配堿比例、發酵時長、揉面手法等每個環節都仔細摸索琢磨,每次也先要讓家人反複試吃品嘗,然後再改進改良。慢慢的,他們的包子越做越好越來越受歡迎。由於始終堅持麵粉優質、老料發酵、手工揉面、餡料新鮮衛生等原則,從1995年到現在的22年多時間,羅玉平的包子生意一直門庭若市、興旺紅火。他們平均每天要賣出150多斤麵粉,各種包子、卷子、饅頭、蒸餃、玉米、雞蛋、粽子等3000多個,營業額近3000元。這期間,他們除了每個春節放7天假外,年頭年尾一直堅持營業從沒休息一天,哪怕家中辦紅白喜事也如此。但長年累月的辛勤勞動也讓他倆患上了嚴重的肩周炎、頸椎病、風濕病等。

天道酬勤。經過20多年的艱苦打拼,如今的羅玉平在新邵縣城幾個知名社區和大新街坐擁多套房產及400余平米商鋪,市值達800多萬。儘管家資不菲,但羅玉平兩口子並沒有打算退出“江湖”享受生活。

(邵陽新聞網 通訊員 何雯 王丹玲)

從1995年到現在的22年多時間,羅玉平的包子生意一直門庭若市、興旺紅火。他們平均每天要賣出150多斤麵粉,各種包子、卷子、饅頭、蒸餃、玉米、雞蛋、粽子等3000多個,營業額近3000元。這期間,他們除了每個春節放7天假外,年頭年尾一直堅持營業從沒休息一天,哪怕家中辦紅白喜事也如此。但長年累月的辛勤勞動也讓他倆患上了嚴重的肩周炎、頸椎病、風濕病等。

天道酬勤。經過20多年的艱苦打拼,如今的羅玉平在新邵縣城幾個知名社區和大新街坐擁多套房產及400余平米商鋪,市值達800多萬。儘管家資不菲,但羅玉平兩口子並沒有打算退出“江湖”享受生活。

(邵陽新聞網 通訊員 何雯 王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