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君山華龍濕地探訪記

湖南日報新湖南記者 王晴 通訊員 王吉平 鄧亞傑

“看,這是綠頭鴨。”4月30日,記者慕名走進君山區華龍濕地,兩隻綠頭鴨在一群水生動物中顯得特別突出。據正在林閣老巡護監測點上的巡護員鄒毅介紹,這種綠頭鴨為冬季候鳥,由於當地環境的改善,已自主選擇地留在這裡,變成了正宗本地鳥。

君山區華龍濕地是習總書記來湖南省的第一站,沿著一條蘆葦叢中的老水泥路,來到了君山華龍濕地,但見青草蔭蔭,江水藍藍,安靜寧謐。

隨著總書記的來臨,平時最害羞的水中大熊貓江豚也在湖面上頻頻閃現,流線型的背脊伴隨著“撲通”的水花若隱若現,不時調皮地躍出水面,仿佛是在歡迎總書記的來臨。

走進觀測點,整個東洞庭湖隨即躍入眼底,數隻麋鹿正在君山后湖綠草叢中,

歡快地奔跑、嬉戲;而在大西湖中,幾隻蒼鷺、鳳頭䴙䴘正在水中覓食,水中倒映出優雅的身影;再將鏡頭調到整改後的採桑湖中,以前人工種植的蓮藕早已不見蹤影,幾座人工生態島上豐富的食源吸引著鳥兒們起起落落,人鳥和諧生態美好。

而誰能又想到,這個水草豐茂的君山華龍濕地,以前是一個忙碌的砂石碼頭,每年加工砂石產出達100多萬噸。高高聳立的沙堆、長長的運輸帶與來來往往的運輸車使這裡成了繁忙的工地。

不要說江豚、麋鹿,就連土地也都是裸☆禁☆露的。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指示精神,湖南省委省政府大力實施洞庭湖水環境綜合治理三年行動,在岳陽市委市政府“135”發展思路中生態發展新格局的指導下,君山區委區政府立即行動,對全區環洞庭湖和長江沿線生態環境進行綜合治理,採取業主“自拆”、政府“幫拆”的方法,
實施區、鎮、水委會三級責任制,對境內長江、洞庭湖沿線39個非法砂石進行取締關停。

該區在取得華龍混凝土砂石碼頭業主理解和支持之後,協助業主出動人員1300多人次,動用大型機械設備200台次,清除砂石8萬方,成立了拆遷、爆破、維穩、複綠4個突擊小組,並回填土方9900立方,植播草皮2300平方,草籽1400公斤,將33000平方米裸☆禁☆露土地進行了生態修復。而與此同時,該區另外的38個非法砂石碼頭也一一關停拆除複綠,

長江、洞庭湖沿線14.2萬平方米的原砂石碼頭土地也都恢復了綠色生態。

“水面是表像,根源在岸上。”為更好地恢復濕地生態,加強濕地功能。君山區還從農業、工業、生活等方面對生態環境進行系統整治,減少各類污染源。該區大力推進封洲禁牧,生態補償、農業投入品管控等行動,對工業園門檻生態提標,對全區汙水處理廠及垃圾中運站全面系統建設。該區投入1000多萬元,對因非法種植蓮藕,被蠶食候鳥主要繁殖和棲息地的4000畝採桑湖進行生態修復及改良。並先後對區內的286戶生豬養殖戶實現退養,拆除欄舍面積20.38萬多平方米;清除所有湖、河裡的養殖網箱35.03萬平方米;關停取締境內洞庭湖上的餐飲漁船、濕地範圍內的遊樂經營場所;對28家環保不達標企業進行停產或整改……

據悉,通過綜合治理,隨著君山華龍濕地逐步顯現,洞庭湖濕地生態環境得到全面恢復,在此棲息的動物越來越多。2018年,洞庭湖越冬候鳥達到22.64萬隻,比上年增加了18.9%。野生麋鹿由2012年的65頭,增加到2017年的164頭,長江江豚監測記錄數量也達到220頭,穩定棲息種群達120頭。而君山華龍濕地更是成了江豚生活的最佳棲息地。

該區投入1000多萬元,對因非法種植蓮藕,被蠶食候鳥主要繁殖和棲息地的4000畝採桑湖進行生態修復及改良。並先後對區內的286戶生豬養殖戶實現退養,拆除欄舍面積20.38萬多平方米;清除所有湖、河裡的養殖網箱35.03萬平方米;關停取締境內洞庭湖上的餐飲漁船、濕地範圍內的遊樂經營場所;對28家環保不達標企業進行停產或整改……

據悉,通過綜合治理,隨著君山華龍濕地逐步顯現,洞庭湖濕地生態環境得到全面恢復,在此棲息的動物越來越多。2018年,洞庭湖越冬候鳥達到22.64萬隻,比上年增加了18.9%。野生麋鹿由2012年的65頭,增加到2017年的164頭,長江江豚監測記錄數量也達到220頭,穩定棲息種群達120頭。而君山華龍濕地更是成了江豚生活的最佳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