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項創新,效率提升了近60倍”——一位電力女工的創新與匠心

新華社杭州5月1日電浙江省杭州市一間電能表智能化檢定室裡,藍色的機械手臂有節奏地擺動,下方的流水線上,一排排灰色的電能表正有序地開展檢定檢測。三千平方米的空間裡,

除了兩三個巡檢人員,幾乎看不到其他工作人員。

這是國內首套全自動的電能表智慧檢定系統,這套系統使電能表的檢定能效由人均每天80只提升至人均每天4700只,檢定可靠性從98%提升至100%,人員精簡90%以上。

這套系統的發明者黃金娟今年54歲,是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計量中心的高級技師。

黃金娟在實驗室工作。

1984年的夏天,20歲的黃金娟走出浙西電力技校,成為一名普通工人,每天的工作是站在密密麻麻的各種接線前,眼睛一刻不停地盯著刻度與報表,快速校驗比對,再一一將電能表與接線連接、檢定。

“檢定的任務越來越繁重,我們每天上班都是在重複機械操作,比如要把每塊表上的螺絲一顆一顆地擰緊。幾年的螺絲擰下來,

很多人的胳膊都落下了傷痛。”黃金娟說。

傳統的電能表檢定,需要人工掛表、接線、巡檢、加封等,大量機械性重複勞動不僅效率低下,差錯率高,高電壓、大電流的作業環境給操作員的人身及設備都帶來安全風險。

黃金娟慢慢意識到,傳統的電能表計量檢定模式,不管是檢定品質還是檢定效率,都無法匹配實際需求,必須尋求新的自動化檢定技術突破。為了實現自己的想法,

2007年,她利用休息時間開始琢磨起電能表智慧化檢定方案。

這項技術在國內外都沒有先例。研發過程中一個個技術難題接踵而來,首當其衝的就是自動接拆線裝置的研發。“自動接拆看似很簡單,它就一下子一個動作,但是裡面涵蓋了好幾項專利和核心技術。”黃金娟說,一個看似簡單的接線柱多曲面的設計,黃金娟就用了將近六年的時間。

在研究最關鍵的那幾年,

黃金娟的生活就在實驗室、辦公室、宿舍三點一線之間打轉,通宵分析、測算、試驗成了家常便飯。她帶領團隊前前後後開了120多次的協調會,在一次次推倒、一次次重來的過程中改進技術方案,手繪圖裝了三大麻袋。

黃金娟一絲不苟、求真鑽研的敬業精神感染了團隊。每到晚上,黃金娟的工作室裡總是燈火通明,映透出團隊成員們在攻堅克難的身影。

如今,電能表智慧檢定系統已經累計檢定檢測表計1.80億隻,

推廣效益達17.93億元。此項技術也已廣泛應用於全國28個省份,並在丹麥、韓國、馬來西亞等九個國家得到推廣,甚至跨行業延伸應用於水錶、燃氣表等性能檢測領域。在今年1月8日,這項突破還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工人、農民技術創新組二等獎。

“我是個閑不下來的人,在崗位上工作,總會發現新問題。作為一線工人,立足崗位,解決實際工作中的種種困難,每次進步一點,就是一種創新。我這一輩子就是集中精力幹好這一件事。”黃金娟說。

每次進步一點,就是一種創新。我這一輩子就是集中精力幹好這一件事。”黃金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