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重磅丨中國教育報:中小學德育一體化建設,看山東如何保障落實

中小學德育一體化建設,是向立德樹人的根本回歸。《中國教育報》自4月26日起,分上中下三篇連續重磅報導山東的探索實踐。“山東教育發佈”將及時轉發,以饗讀者。

構築立德樹人的體制機制

——山東省中小學德育一體化建設紀實教育行政部門家庭教育總協調員設立覆蓋率達到了98%,家校聯合育人體系也已初步形成。

此外,山東還出臺了專門的《中小學(幼稚園)家長學校課程指南》,加強家長學校課程建設,提高中小學(幼稚園)家長家庭教育素養,

大力推進家校合作共育。

評價促進:

確保德育一體化改革落到實處

山東還出臺一系列制度政策,全方位推動學校教育、教師工作等多層面工作向育人為本轉變,確保德育一體化改革實效。

在2015年山東出臺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教師考核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不得以升學率、考試成績為主對教師進行評價和獎懲”,通過以崗定評,重點引導教師完成好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職責。

威海市塔山小學開設“二十四節氣”等傳統文化校本課程

在德育工作考核評價中,山東不斷完善指標體系和評價機制,建立了對地方和學校德育工作的協力廠商評價機制,並將評價結果作為衡量地方和學校德育工作水準的重要依據,

全面落實教師教書育人“一崗雙責”制度,推進教師德育工作和教學工作實行同步考核。同時,建立了以學生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並重的學生品德評價機制,將評價結果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

“在21人的學校教師評價委員會中,學校領導和中層只有5人,但骨幹教師超過了76%。”濟南市曆城區鮑山學校校長陳念斌介紹,該校基於驅動“一崗雙責”教師評價方案實施後,

不僅推動了評價主體從行政評價轉向同行專業評價,學校還制定了“補償教育”方案,通過加強班會德育課堂、班教導會、陽光德育手把手、學科教學的德育滲透等工作,針對一些特殊學生和學困生,進行德育補償、導師制補償教育和社團活動補償教育,對教師德育工作和教學工作進行同步考核,引領教師全面落實教書育人“一崗雙責”制度。

“我們還專門研製了山東省中小學德育一體化實施評價的10條負面清單。

”山東省教育廳基教處處長仲紅波介紹,“在這一負面清單中,以考試成績和升學率為主評價學校、教師、學生,按考試成績給學生排隊,‘四位一體’德育課程實施不力,班教導會制度、全員育人導師制、學長制、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家校共育、教師教書育人‘一崗雙責’考核制度落實不到位,以及德育工作無專項經費或經費不足等,都將納入一票否決範圍,有效促進了德育一體化改革的落實。”

此外,山東多地出臺新政提高班主任和少先隊輔導員崗位津貼,並在職稱評聘、評優表彰等方面予以傾斜,充分調動德育工作者的積極性。

往期精彩回顧

有效促進了德育一體化改革的落實。”

此外,山東多地出臺新政提高班主任和少先隊輔導員崗位津貼,並在職稱評聘、評優表彰等方面予以傾斜,充分調動德育工作者的積極性。

往期精彩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