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揭陽的三處圍龍屋——船埔梅田、埔田庵後、白塔元聯

普甯船埔梅田圍龍屋

揭陽的三處圍龍屋

對於揭陽境內存在著的文化形態,

我堅持必須按照區域而非民系的觀點來研究,以為這樣才能得出比較客觀和真實的判斷,有益於對歷史的正確認識,從而更好地規劃未來的發展。

普甯船埔梅田圍龍屋

我的這個觀點,意味著把揭陽境內的文化形態稱為潮汕文化,

這個文化必須包含客家文化;必須認定潮汕文化不是以潮語民系為範圍,而是以過去和今天的政區為範圍,否則就很容易產生以偏概全的認識,得出似是而非的結論,也不利民系的交流與融合以及社會和諧的營造。

揭東埔田庵後圍龍屋

閒話之後說說揭陽的三處圍龍屋。因為它是揭陽境內客家文化的遺存,烙印著客家文化福佬(潮)化的印記,是潮汕文化裡的客家元素,具備“基因編輯”也似的研究價值。

這三處圍龍屋,分別建設于普寧船埔鎮梅田、產業園白塔區元聯村、揭東縣埔田鎮庵後村,所在地都屬於山區或丘陵地區。其中梅田和庵後兩處平面呈戽鬥(或曰馬蹄)形,元聯元埔村則為圓形。歷史上都稱為“圍”。

也都大抵建設於乾隆時期。

揭東埔田庵後圍龍屋

梅田村的村民屬於客家人,現在依然使用客家話進行交流。元埔村民系從饒平客區遷來,現在已經基本採用潮汕話。而庵後村民則認為他們的祖先是從霖磐德橋潮語區遷來的,原本就屬於潮州人。

然而根據埔田鄉村大抵為客家人創建,歷史上一直流行客家話,直至民國以後逐漸“潮化”的情況推測,庵後老圍厝的原住民很大程度是客家人,只是後來跟鄉里的潮州人融合了。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因為這個客家特色的圍龍屋在證明著。

產業園白塔元聯圍龍屋

如同其他客家地區現存的圍龍屋,這類組群平面大都離不開圓:全圓或部分圓,今有學者以為是根據“天圓地方”的理論營造,這或者有其部分可能性,但更多的原因,在於順應地勢而作的選擇——因為圍龍屋大多倚山而建,後部圓形可以減少大量用地成本,減少承受的山體下推壓力,以提高堅固性能。但內地圍龍屋屋頂採用板瓦“陰陽蓋”,揭陽的三處圍龍屋都沒採用,而是採用潮式建築板瓦、筒瓦結合的“皇宮起”模式,這是為了應對沿海多颱風的需要。壘牆就地取材,不像潮式建築採用版築(舂埤),大多數採用土角壘砌。而梅田則以磚、石結合,這種類型在圍龍屋中相當罕見。

產業園白塔元聯圍龍屋

元聯圍屋是以客家排屋進行圓形組合而成,可以理解為客家排屋的“變體”。而梅田圍屋和庵後古圍則採用潮厝“三壁連”與客家圍龍屋相結合的方法組建。中軸首座為祠堂,左右為民居,民居都是開龍虎門的下山虎,依次相連。下山虎是“家”的所在,圍是“族”的。祭祀、教育功能的屋舍有序地佈置其間。可以說,圍龍屋是集合了潮客建築、生活文化特色的傳統宗族聚落,是潮客文化的結合體。其可提供欣賞與研究的,有民系文化融合的鄉愁,也有社會發展的足音。作為“跨界文化”的見證,其價值不可低估。

而是採用潮式建築板瓦、筒瓦結合的“皇宮起”模式,這是為了應對沿海多颱風的需要。壘牆就地取材,不像潮式建築採用版築(舂埤),大多數採用土角壘砌。而梅田則以磚、石結合,這種類型在圍龍屋中相當罕見。

產業園白塔元聯圍龍屋

元聯圍屋是以客家排屋進行圓形組合而成,可以理解為客家排屋的“變體”。而梅田圍屋和庵後古圍則採用潮厝“三壁連”與客家圍龍屋相結合的方法組建。中軸首座為祠堂,左右為民居,民居都是開龍虎門的下山虎,依次相連。下山虎是“家”的所在,圍是“族”的。祭祀、教育功能的屋舍有序地佈置其間。可以說,圍龍屋是集合了潮客建築、生活文化特色的傳統宗族聚落,是潮客文化的結合體。其可提供欣賞與研究的,有民系文化融合的鄉愁,也有社會發展的足音。作為“跨界文化”的見證,其價值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