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專欄|劉主任聊腫瘤——全面解讀放療

作者資訊:

放療是利用射線的能量殺死腫瘤細胞的一種方法,也是殺滅癌細胞的重要手段。放療跟手術治療一樣,都是一種重要的局部治療手段。也是相對於化療、內分泌治療這些全身治療而言的。

按前面的比喻,放療相當於直接消滅壞分子的老巢以及老巢近處潛伏的壞分子。

射線種類包括X線、γ線、電子線或質子射線等。一般所說的X刀、γ刀(伽馬刀)也屬於一種放療。根據臨床的經驗來說腫瘤患者中超過一半的患者在其整個治療過程中需要進行放療。

在治療的過程中,一般我們根據放療的作用分為以下幾種方式。

(1)根治性放療:有些腫瘤通過以放療為主的治療或單獨應用放療能夠達到治癒腫瘤的目的。如在鼻咽癌、喉癌、頭頸部腫瘤、宮頸癌、淋巴瘤、前列腺癌、皮膚癌等腫瘤的治療中放療作為主要的治療手段應用。

(2)術後輔助放療:作用在於消滅術後殘留的腫瘤,適用於多種中晚期腫瘤的術後治療,

如腦瘤、頭頸部癌、食管癌、直腸癌等。如果早期乳腺癌行保留乳☆禁☆房的局部切除後加術後放療其療效與全乳☆禁☆房切除的療效相同,而保留乳☆禁☆房可以大大地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

(3)減症(姑息性)放療:減輕症狀放療,也稱為姑息性放療。姑息性治療是相對於根治性治療提出的,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不徹底的治療,主要治療目的在於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品質,適用於晚期腫瘤。

如對於骨轉移引起的疼痛等症狀,放療可以起到止痛的作用;對於部分骨轉移引起的脊髓壓迫等腫瘤急症,放療可以起到一定的減輕症狀的姑息治療的作用。

當然,除了根據作用分類以外,我們也可以根據技術進行分類,放療分為普通放療和適型放療。

隨著技術的進步,新近出現的三維適形放療等能夠根據腫瘤的形狀設計放療野,可以提高腫瘤的放射劑量而減輕周圍正常組織的射線劑量,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放療的療效、降低放療的副反應。

有病之後,很多患者和家屬最大的願望就是儘早開始治療。最好今天看病明天開始治療。有時作為管床大夫,請放療科會診後,也想會完診馬上放療。可是,放療是有一定的程式的。

首先要開門診預約單,看醫生,制定放療計畫等,還要排隊,從住進醫院開始算,至少需要1~2周才能開始放療。在同意接受放療後,一般放射治療通常每天1次,每週治療5天,週六、周日休息,以利於正常組織細胞恢復。一般需要4~7周。如果是腫瘤急症,可能會快一些。正因為放療需要做很多前期準備,在尋求放療治療的過程中,請不要太著急。

放療結束後也要定期到醫院複查。其主要目的一方面是及時發現腫瘤的復發和轉移;另一方面是因為有些放療可能產生副反應,如:放射性肺炎、鼻咽癌放療結束後鼻腔出血等。這些副作用在放療後很長時間內都可能出現,定期複查可以及時發現這些反應,並及時處理這些放療副反應,以免這些副反應加重後治療困難。有條件又重視生活品質的患者,在放療結束後服用辨證中藥湯劑治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或減輕這些放療反應,但中藥的效果因人而異,在嘗試以前一定要先諮詢您的醫生。

放療結束後也要定期到醫院複查。其主要目的一方面是及時發現腫瘤的復發和轉移;另一方面是因為有些放療可能產生副反應,如:放射性肺炎、鼻咽癌放療結束後鼻腔出血等。這些副作用在放療後很長時間內都可能出現,定期複查可以及時發現這些反應,並及時處理這些放療副反應,以免這些副反應加重後治療困難。有條件又重視生活品質的患者,在放療結束後服用辨證中藥湯劑治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或減輕這些放療反應,但中藥的效果因人而異,在嘗試以前一定要先諮詢您的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