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讀不懂“being”,西方哲學就白學了嗎?|社會科學報

點擊上方“社會科學報”關注我們哦!

作者語

近年來在與being相關的討論中,

我被稱為“一‘是’到底論”的代表,人們對我提出了許多問題和看法。我非常鄭重地回答過許多見諸文字的質疑和批評,使關於being及其相關問題的認識進一步得到深化。這裡,我想就幾個私下交流中遇到的問題談一談自己的認識。在我看來,它們與being相關,也很有趣。

原文:《“是”,理解西方哲學的有效途徑》

作者: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教授 王路

翻譯不能訴諸權威或大眾

being應該譯為“是”,而不是譯為“存在”,這一觀點似乎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贊同。常有人對我說,總體上可以理解這種看法,也認為它有道理,但是總覺得它還欠缺些東西。對熟悉的人我常笑著回答:“就是欠缺些與你知識結構中有關‘存在’的認識對應的東西。張無忌在給周芷若輸入九陽真氣療傷的時候,不是總覺得她體內有一股怪異的內氣在與自己的真氣抗衡嗎?!”這話是說著玩的,

不必當真,但是卻隱含著我對國內學界的一個認識。

中國人學習哲學,總是從閱讀中譯著作開始的。由於being譯為“存在”乃是普遍現象,因此當一個人真正步入研究階段的時候,他或她已經在自己的知識結構中積累了許多有關存在的理解和認識,

“存在”一詞甚至已經成為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用語。在這種情況下,隨著不斷學習和研究的深入,能夠認識到 “是”這個譯名有道理而“存在”這個譯語有問題,這本身已經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但是接受一“是”到底論又談何容易?!因為“是”與“存在”乃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理解。且不說拋棄甚至剷除多年形成的知識積累在情感上有多麼難以接受,需要做出多麼巨大而持久的努力。
至少在這一過程中,已有的知識結構一定會時時處處以不同方式頑強地抵抗。

不僅如此,現有的中譯著作仍然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讀者,培養和造就未來的哲學研究者,而在他們身上,上述感觸和困惑以後依然會同樣出現。所以,“欠缺”感是正常的,是中國文化的一種體現。有這種欠缺感沒有關係,問題在於如何對待它。在我看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知識結構和積累,

這是長期學習所形成的,也是寶貴的。但是一個人應該努力使它成為促進自己學習進步的要素,而不要讓它阻礙自己的發展。

有許多人對我說,那些中譯著作大多出自名家啊!他們也都留過學呀,有人還有學位。怎麼可能他們關於being的翻譯和理解都錯了呢?!這種思考問題的方式也許很自然,卻是典型的訴諸權威或訴諸大眾。由於涉及譯者,通常我不發表意見。應該看到,西方學術進入我國的歷史並不長,西方哲學引進的時間則更短。因此,就學習和研究西方哲學而言,國內的基礎其實非常薄弱。更何況西方哲學是一個具有兩千多年的學科,涉及多種語言文字的使用,集西方科學、思想、政治、宗教、語言等交織的大成,經歷了從一體到眾多科學的分離,因此,西方哲學是一個獨具特色的學科。

西方哲學自身又有形而上學與其他哲學之分。形而上學被公認為是難懂的,形而上學著作也被認為是最難懂的,而being問題恰恰屬於形而上學。想一想,在不長的歷史積累上學習形而上學,在完全不同語言文化背景下理解being,難道真的會沒有問題嗎?同樣是學習和研究哲學,或者自認為或自詡是學習和研究最正宗的哲學,難道所理解和把握的真的就是形而上學嗎?

而就譯者個體而言,在早期沒有中譯本的時候,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一定積累了許多中國思想文化的東西。那裡可以有“存在”,可以有“有”、“無”,但是不會有“是”。而中譯本出現之後,如上所說,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一定會積累許多有關存在的認識。這些術語及其形成的概念和認識都會影響甚至支配他們的翻譯,在翻譯過程中他們相互“參照”,不斷重複和加深這樣的概念與認識。

此外,一些人學習西方哲學是從翻譯外文著作入手的,還把這看作是進入西方哲學的途徑。有些翻譯甚至是為了讀懂它。這樣,許多譯著並不是研究的結果,而是學習的產物。譯者最後以譯著而成為名家,因為名著傳播了譯者的名字,但翻譯中的問題也隨著譯著深入人心。一個人第一次把自己的翻譯變成印刷符號的時候,他或她可能還會有些沾沾自喜。但是,對於翻譯中的錯誤,他或她並沒有清楚的認識,甚至沒有意識。翻譯還會繼續,由於各種原因,也許第一次翻譯錯了,以後永遠都是錯的。我是研究者,也做過翻譯。我懂得翻譯的艱辛,也尊重譯者的工作,但是我知道,訴諸權威或大眾絕不能成為考慮being的依據。

有人曾對我說,你的觀點是顛覆性的,大概不會被人接受,尤其是不會被譯著等身的人接受。這話說得直白,有些一針見血。being是西方哲學中的核心概念,它的翻譯若是錯了,改正起來確實代價很大,一如梁存秀先生所說,牽一髮而動全身。而我的工作除了使人認識到應該如何理解being之外,似乎還會使人隱隱感到:已有的理解要重新理解,已有的翻譯要重新翻譯。假如這確實會得罪一些人,我只能借用達米特的話說:“我不道歉。”在這一點上,我敬佩王太慶先生和汪子嵩先生,他們晚年的工作表明,他們是實實在在地重新翻譯和重新理解西方哲學。

being的研究不是單純的翻譯

近年來在開會和講學時常有人問我,還在研究being問題嗎(哪)?(!)有些人表現出關心、關注,也有人透著調侃。有人對我研究being多少有些不理解。在他們看來,你研究邏輯,也研究分析哲學,而being的研究屬於形而上學,後者似乎與邏輯沒有什麼關係,至少與分析哲學沒有什麼關係。對此我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1992年,我在相關研究中發表的第一篇文章就叫《“是”的邏輯研究》。我常說,being乃是亞里斯多德邏輯的核心概念,也是他形而上學的核心概念,二者字面上就是相通的。因而在有關being的研究中,邏輯與哲學始終是結合在一起的。看不到這一點,形而上學研究是不得要領的。

2003年,我出版了《“是”與“真”——形而上學的基石》一書,明確使“是”與“真”這兩個概念聯繫起來。這是一個清晰的思路。在傳統哲學中,“是”與“真”體現了句法和語義兩個方面,二者又可以是對應的,因而人們可以從這兩個方面去探討形而上學問題,當然我們也可以從這兩個方面來理解形而上學。這個思路提供了一條理解形而上學的新的有益途徑。新,指的是它與以往“存在”和“真理”的理解不同,後者不僅有問題,而且相互無法產生聯繫,至少字面上看不出有什麼聯繫。有益,指的是它有助於我們更好的理解西方哲學。不僅有助於我們理解傳統哲學中有關being的討論,而且有助於我們理解分析哲學中有關truth的討論。比如,為什麼傳統哲學中being是核心概念,而在分析哲學中truth是核心概念?不僅如此,這一思路還有助於我們理解整個哲學史一種從being到truth的發展和轉變。因此,有關being的研究不是單純的翻譯問題,而是如何理解西方哲學的問題。正是從being與truth的聯繫之中,可以看到西方哲學,特別是形而上學的核心和主線,從而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西方哲學。

有人對我一直研究being問題不以為然,在他們看來,being有係詞含義和存在含義如今已然眾所周知,將它譯為“是”還是“存在”也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因此沒有必要再討論了。或者,哪裡還有那麼多東西可以討論呢?我對這種不以為然的態度也是不以為然的。

在《“是”與“真”》一書中,我明確闡明,在西方哲學討論中,應該在係詞的意義上理解being,應該把它譯為“是”而不是譯為“存在”,並且應該把這樣的理解和翻譯貫徹始終。不僅如此,我還強調,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翻譯問題,而是如何理解西方哲學的問題。從事哲學研究的人都認為亞里斯多德的《形而上學》難懂,國內學界許多人也認為分析哲學難懂。

在我看來,它們之所以難懂,在很大程度上和“是”與“真”相關,和對它們的理解相關,和討論它們的方式相關。所以,我不斷重申上述看法:這是如何理解西方哲學的問題。既然這是形而上學主線上的問題,是核心問題,既然這一研究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西方哲學,當然應該持之以恆,而不是淺嘗輒止。在我看來,這些年來國內學界關於being的問題有了一些討論和認識,取得一些進步,但是遠遠不夠,還有大量工作需要我們去做。我認為這一工作是值得的,因為“是”的問題歸根結底乃是與“真”相聯繫的,“是”與“真”的問題乃是十分有價值的哲學問題。對它們的理解也是一個檢驗我們理解西方哲學的尺度,因為正像我以前的書名所說,它們是形而上學的基石。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554期第5版,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卻是典型的訴諸權威或訴諸大眾。由於涉及譯者,通常我不發表意見。應該看到,西方學術進入我國的歷史並不長,西方哲學引進的時間則更短。因此,就學習和研究西方哲學而言,國內的基礎其實非常薄弱。更何況西方哲學是一個具有兩千多年的學科,涉及多種語言文字的使用,集西方科學、思想、政治、宗教、語言等交織的大成,經歷了從一體到眾多科學的分離,因此,西方哲學是一個獨具特色的學科。

西方哲學自身又有形而上學與其他哲學之分。形而上學被公認為是難懂的,形而上學著作也被認為是最難懂的,而being問題恰恰屬於形而上學。想一想,在不長的歷史積累上學習形而上學,在完全不同語言文化背景下理解being,難道真的會沒有問題嗎?同樣是學習和研究哲學,或者自認為或自詡是學習和研究最正宗的哲學,難道所理解和把握的真的就是形而上學嗎?

而就譯者個體而言,在早期沒有中譯本的時候,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一定積累了許多中國思想文化的東西。那裡可以有“存在”,可以有“有”、“無”,但是不會有“是”。而中譯本出現之後,如上所說,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一定會積累許多有關存在的認識。這些術語及其形成的概念和認識都會影響甚至支配他們的翻譯,在翻譯過程中他們相互“參照”,不斷重複和加深這樣的概念與認識。

此外,一些人學習西方哲學是從翻譯外文著作入手的,還把這看作是進入西方哲學的途徑。有些翻譯甚至是為了讀懂它。這樣,許多譯著並不是研究的結果,而是學習的產物。譯者最後以譯著而成為名家,因為名著傳播了譯者的名字,但翻譯中的問題也隨著譯著深入人心。一個人第一次把自己的翻譯變成印刷符號的時候,他或她可能還會有些沾沾自喜。但是,對於翻譯中的錯誤,他或她並沒有清楚的認識,甚至沒有意識。翻譯還會繼續,由於各種原因,也許第一次翻譯錯了,以後永遠都是錯的。我是研究者,也做過翻譯。我懂得翻譯的艱辛,也尊重譯者的工作,但是我知道,訴諸權威或大眾絕不能成為考慮being的依據。

有人曾對我說,你的觀點是顛覆性的,大概不會被人接受,尤其是不會被譯著等身的人接受。這話說得直白,有些一針見血。being是西方哲學中的核心概念,它的翻譯若是錯了,改正起來確實代價很大,一如梁存秀先生所說,牽一髮而動全身。而我的工作除了使人認識到應該如何理解being之外,似乎還會使人隱隱感到:已有的理解要重新理解,已有的翻譯要重新翻譯。假如這確實會得罪一些人,我只能借用達米特的話說:“我不道歉。”在這一點上,我敬佩王太慶先生和汪子嵩先生,他們晚年的工作表明,他們是實實在在地重新翻譯和重新理解西方哲學。

being的研究不是單純的翻譯

近年來在開會和講學時常有人問我,還在研究being問題嗎(哪)?(!)有些人表現出關心、關注,也有人透著調侃。有人對我研究being多少有些不理解。在他們看來,你研究邏輯,也研究分析哲學,而being的研究屬於形而上學,後者似乎與邏輯沒有什麼關係,至少與分析哲學沒有什麼關係。對此我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1992年,我在相關研究中發表的第一篇文章就叫《“是”的邏輯研究》。我常說,being乃是亞里斯多德邏輯的核心概念,也是他形而上學的核心概念,二者字面上就是相通的。因而在有關being的研究中,邏輯與哲學始終是結合在一起的。看不到這一點,形而上學研究是不得要領的。

2003年,我出版了《“是”與“真”——形而上學的基石》一書,明確使“是”與“真”這兩個概念聯繫起來。這是一個清晰的思路。在傳統哲學中,“是”與“真”體現了句法和語義兩個方面,二者又可以是對應的,因而人們可以從這兩個方面去探討形而上學問題,當然我們也可以從這兩個方面來理解形而上學。這個思路提供了一條理解形而上學的新的有益途徑。新,指的是它與以往“存在”和“真理”的理解不同,後者不僅有問題,而且相互無法產生聯繫,至少字面上看不出有什麼聯繫。有益,指的是它有助於我們更好的理解西方哲學。不僅有助於我們理解傳統哲學中有關being的討論,而且有助於我們理解分析哲學中有關truth的討論。比如,為什麼傳統哲學中being是核心概念,而在分析哲學中truth是核心概念?不僅如此,這一思路還有助於我們理解整個哲學史一種從being到truth的發展和轉變。因此,有關being的研究不是單純的翻譯問題,而是如何理解西方哲學的問題。正是從being與truth的聯繫之中,可以看到西方哲學,特別是形而上學的核心和主線,從而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西方哲學。

有人對我一直研究being問題不以為然,在他們看來,being有係詞含義和存在含義如今已然眾所周知,將它譯為“是”還是“存在”也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因此沒有必要再討論了。或者,哪裡還有那麼多東西可以討論呢?我對這種不以為然的態度也是不以為然的。

在《“是”與“真”》一書中,我明確闡明,在西方哲學討論中,應該在係詞的意義上理解being,應該把它譯為“是”而不是譯為“存在”,並且應該把這樣的理解和翻譯貫徹始終。不僅如此,我還強調,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翻譯問題,而是如何理解西方哲學的問題。從事哲學研究的人都認為亞里斯多德的《形而上學》難懂,國內學界許多人也認為分析哲學難懂。

在我看來,它們之所以難懂,在很大程度上和“是”與“真”相關,和對它們的理解相關,和討論它們的方式相關。所以,我不斷重申上述看法:這是如何理解西方哲學的問題。既然這是形而上學主線上的問題,是核心問題,既然這一研究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西方哲學,當然應該持之以恆,而不是淺嘗輒止。在我看來,這些年來國內學界關於being的問題有了一些討論和認識,取得一些進步,但是遠遠不夠,還有大量工作需要我們去做。我認為這一工作是值得的,因為“是”的問題歸根結底乃是與“真”相聯繫的,“是”與“真”的問題乃是十分有價值的哲學問題。對它們的理解也是一個檢驗我們理解西方哲學的尺度,因為正像我以前的書名所說,它們是形而上學的基石。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554期第5版,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