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廣東“媽子靚湯”,把路邊的木棉花撿回家煲湯,祛濕健脾全家健康

不時不食,吃當季食物,既能確保新鮮,也最護益身體。來到廣州增城,給大家介紹一種1.5米高的菜-遲菜心,為什麼叫遲菜心呢?因為這種菜要在冬至天冷的時候收割。比一般蔬菜上市要慢。

所以名字因此而來。

豬油渣炒菜心,先用鹽水過水燙熟。再用豬油渣爆炒即可。本地人還可以把葉子拿來醃制,做成“刷菜 ” 。

到了春分 ,木棉花開,飲食上應該以祛濕健脾溫補為主。廣東天氣比較濕熱。所以一般煲湯都以這個為主,什麼食材呢。主角就是木棉花,

它加上,茯苓,赤小豆,白芍,白術,扁豆。加上骨頭。放下去熬就可以,每人一朵花的量。

廣東人稱這種湯為“媽子靚湯”

下面到穀雨時節,我們來到中國大陸最南端的濕熱海風丘陵紅土地-湛江。這裡產量全國三分之一的鳳梨,這些鳳梨從種植到結果一般要4-6個月。

鳳梨可以拿來跟任何魚類肉類搭配比如說

鳳梨大腸

還有鳳梨蛤蜊湯

還有大家最熟悉的鳳梨咕嚕肉

最後一站,來到汕頭,那當然是海味啦。炒薄殼。

好啦,以上就是給大家介紹的美食,小編作為潮汕人,感覺都喜歡。你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