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朗讀者》此心安處是我“家”

家是最美好的字眼,簡簡單單一個字,卻能引起無數人的共鳴。正如董卿所說家是每一個人最初的記憶,也是我們最終的歸宿。莫爾說為了尋找想要的東西,我們找遍了全世界,

回到家我們找到了。古人說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家是個人通向外界的重要的紐帶,每個人既有現實的家園,也有精神的家園,書本就是我們的精神家園。這期節目依然如往常一樣的精美。

第一個朗讀者是王耀慶,他講述他爺爺的故事,告訴我們應該珍惜當下,

好好說再見,當我們告別的時候,好好告別,當我們活著的時候,好好珍惜,當我們必須告別的時候,不至於讓自己的回憶是空白的,他朗讀的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送給他親愛的爺爺,雖然已經去世五六年了,但是他說爺爺會以特殊的方式來看他。

第二個朗讀者是作家梁曉聲,就是他說的,我們既有我們的現實家園,也有我們的精神家園,他朗讀的是選入中學課本的《慈母情深》,這篇文章我記得以前也看過,再次傾聽依然潸然淚下。只有他母親說閒書裡也有做人的養分,所以支持他讀書。

梁曉聲回憶起來起來他的童年只能用“貧窮愁苦無奈”來形容,他說也只有在物質非常愁苦的那個年代才更容易守護精神家園,

他成長為現在非常著名的作家,與小時候母親的教育與愛是分不開的。

他說的這句話是我非常認可的“當書改變了你的時候,你看這個世界的眼光是不一樣的”,他還說,有了物質,那叫生存,有了精神,那才是生活。

第三朗讀的是拳王鄒市明一家。

畫風好可愛的拳王一家四口!有愛的爸爸媽媽,而我最點贊的是冉瑩穎,甚至可以說,沒有她,就沒有鄒市明的今天。

他們朗讀的是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冉瑩穎說,在家裡,愛要大聲說出來,他們一家四口給觀眾帶來好多的歡樂,這才是有愛的家的最好的最自然的表現,正如董卿所說“他們的比賽贏了很快樂,輸了也很幸福”。

第四個朗讀者是作家畢飛宇,他對家的感受是“漂泊”,

他朗誦他作品《推拿》選段,送給他失明的父親。

生生不息的生命,是我們人類永恆的主題,他說他即是他父親的兒子,也是他兒子的父親,他的父親不懂愛,他要做一個懂愛的父親。他講可能一個家要好幾代的努力才能真正的懂愛吧。

第五個朗讀者是演員趙文瑄。沒想到他讀季羨林老先生的《老貓》,送給他的大咪,在與董卿的聊天時可以感到他的溫文儒雅,很感性。

最後壓軸的是潘際鑾老先生,他是當年西南聯大的學霸,動車焊接技術專家,九十歲高齡的他耳聰目明,身體健康,與一批九十多歲的當年清華北大的學子們共同朗讀《告全國民眾書》,都是國寶級的人物啊,他們讀來依然氣勢恢宏,慷慨激昂,令人激動。

他們的青春雖然不再,但是他們的精神永傳。

今年也正好是清華106歲校慶,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清華精神永遠流傳。

“家”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對於孩子來說,有爸爸媽媽的地方就是家,有愛在的地方就是家。

此心安處即是家。家不需要多麼大的房子,多麼好的車子,只要有愛有歡樂就是最好的家!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願我們都能有一個充滿愛的家,願孩子們回想起來都能充滿美好的回憶,這就是家的最大的意義。

相關閱讀:

《朗讀者》向這世上所有的勇氣致敬

《朗讀者》到底贏在了哪裡?

《朗讀者》告別:或許下次再見,或許再也不見

沒想到他讀季羨林老先生的《老貓》,送給他的大咪,在與董卿的聊天時可以感到他的溫文儒雅,很感性。

最後壓軸的是潘際鑾老先生,他是當年西南聯大的學霸,動車焊接技術專家,九十歲高齡的他耳聰目明,身體健康,與一批九十多歲的當年清華北大的學子們共同朗讀《告全國民眾書》,都是國寶級的人物啊,他們讀來依然氣勢恢宏,慷慨激昂,令人激動。

他們的青春雖然不再,但是他們的精神永傳。

今年也正好是清華106歲校慶,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清華精神永遠流傳。

“家”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對於孩子來說,有爸爸媽媽的地方就是家,有愛在的地方就是家。

此心安處即是家。家不需要多麼大的房子,多麼好的車子,只要有愛有歡樂就是最好的家!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願我們都能有一個充滿愛的家,願孩子們回想起來都能充滿美好的回憶,這就是家的最大的意義。

相關閱讀:

《朗讀者》向這世上所有的勇氣致敬

《朗讀者》到底贏在了哪裡?

《朗讀者》告別:或許下次再見,或許再也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