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三水南岸鄧氏大宗祠

三水祠堂眾多,現今保留的祠堂仍有400多處。在三水祠堂大觀園中,西南南岸鄧氏大宗祠論豪華、規模均算不上佼佼者,但也獨具特色:該祠堂保留著5通石碑,記錄著祠堂歷史;祠堂大多坐北向南,

但該祠堂依水而建,坐西南向東北。

標準清代祠堂風格

昨日下午,冬日冷雨淒淒,雨滴敲打在南岸鄧氏大宗祠的瓦面,形成不成規則的“樂曲”,雨水順著陡峭的屋面滴到天井裡,為這座古老的建築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南岸鄧氏大宗祠位於三水區西南街道南岸村委會三甲村中部。這是一座典型的清代風格建築:抬梁式結構,硬山頂,灰塑博古脊,人字封火山牆,

青磚牆。在三水文博專業人士劉永輝看來,這就是一間標準的清代祠堂。他曾參與三水不可移動文物普查,南岸鄧氏大宗祠就是普查對象之一,據他們的測量,該祠堂為廣三路,總面闊25.47米,中路三間三進,面闊13.19米,進深37.23米。

頭門採用花崗岩牆基及門框,

頭門兩側包台,前廊三步梁,次間蝦公梁,石獅柁礅。三進之間以天井分隔,天井左右有廡。中堂“源遠堂”為抬梁式結構,前廊蝦公梁下設花崗岩圍欄。

當天雖然氣溫很低,但並沒有影響老街坊們來祠堂娛樂。記者到達的時候尚是中午時分,但已有四撥村民在“砌長城”,自娛自樂打發時間。當記者這個陌生人闖入他們的視線時,他們也只是瞄了記者一眼,繼續他們的娛樂。村民鄧國雄說,

祠堂已經成為村民的活動中心,不論颳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每天都有村民們來這裡娛樂,祠堂也算是起到了作用。

5通石碑記錄祠堂歷史

祠堂中保存5通石碑,分別為《重建大祠堂碑記》、《重修紈絝子弟考妣石山助金勒石志》、《修建碑記》、《宗親嘗業碑記》、《改創宗祠碑記》。

“這些石碑清晰地記錄了祠堂修復歷史,對研究三水祠堂歷史文化具有一定的價值。”劉永輝說。

據資料記載,南岸的鄧氏家族是南宋年鹹淳十年(1274年),由南雄珠璣巷遷出,順著北江而下,定居白坭,以打獵為生。後其中一支遷到了南岸,建棚搭寮居住,以養鴨、捕魚為業,後來開荒事農耕。在明末清初轉遷到現在的北江邊,建鄧氏大宗祠。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改建,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拆舊祠堂重建,清宣統二年(1910年)再次重建。

而如今保留著的鄧氏大宗祠在1995重修。當年春天,旅港鄉親鄧敢全回歸鄉里,有感宗祠荒廢,有失族人之光彩,建議重修宗祠。後經族人們籌畫,組建籌備委員會,發動族人捐資修祠堂。

“重修時,採用的是傳統工藝,選區與原祠堂結構匹配材料,請能工巧匠精心造作,恢復原貌。加以平整祠堂前場地。”鄧國雄說,當時共花費了人民幣120多萬元,其中旅港鄉親鄧敢全捐資70多萬元,旅澳族人鄧玉良捐資10萬元。

坐南向北面朝北江

劉永輝是《三水祠堂》一書的作者,他在書中寫到:祠堂的選址及坐向十分重要,在族人眼裡,它不僅關係到祠堂功能的正常發揮,甚至關係到族人命運的興衰。總體而言,祠堂都要根據當地的環境因地制宜,合理佈局,選址既要根據村落的具體情況,也要順應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大多以背山環水為佳。“總之,村民會在村中最好的位置留作祠堂之用。”

而記者走訪了三水不少祠堂,位置一般都是坐北向南,背靠山崗,面朝池塘,如蘆苞長岐的盧氏大宗祠就是坐北朝南,背靠文筆山,面朝九曲河。而我們發現南岸鄧氏大宗祠卻是坐西南向東北。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南岸無高山,面朝北江,祠堂就必須改變傳統的“坐北朝南”的朝向。記者也發現,南岸的多個傳統建築物朝向都是如此,從南岸三甲村的環境來看,坐南朝北面向北江,才是真正的順應環境。

文/圖 佛山日報記者賓水林

其中旅港鄉親鄧敢全捐資70多萬元,旅澳族人鄧玉良捐資10萬元。

坐南向北面朝北江

劉永輝是《三水祠堂》一書的作者,他在書中寫到:祠堂的選址及坐向十分重要,在族人眼裡,它不僅關係到祠堂功能的正常發揮,甚至關係到族人命運的興衰。總體而言,祠堂都要根據當地的環境因地制宜,合理佈局,選址既要根據村落的具體情況,也要順應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大多以背山環水為佳。“總之,村民會在村中最好的位置留作祠堂之用。”

而記者走訪了三水不少祠堂,位置一般都是坐北向南,背靠山崗,面朝池塘,如蘆苞長岐的盧氏大宗祠就是坐北朝南,背靠文筆山,面朝九曲河。而我們發現南岸鄧氏大宗祠卻是坐西南向東北。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南岸無高山,面朝北江,祠堂就必須改變傳統的“坐北朝南”的朝向。記者也發現,南岸的多個傳統建築物朝向都是如此,從南岸三甲村的環境來看,坐南朝北面向北江,才是真正的順應環境。

文/圖 佛山日報記者賓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