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國產手機海外淘金市場火爆:歐洲之王,非洲霸主,誰能征服世界?

在中國,不僅僅是北上廣等深這些一線城市,蘋果幾乎成為人手一部的街機,哪怕是在炒作君家鄉那樣的四線小城,蘋果也無處不在,不管月工資有沒有手機貴,但每當新一代蘋果問世,

真果粉偽果粉們一定上前“割腎”。

然而,就在大多數中國年輕人在追捧蘋果、三星等國外手機時,中國的國產手機品牌早已不動聲色地開啟了海外淘金模式,市場表現日益火爆。

去年,國產手機累計賣出4.65億台,創歷史新高,幾乎佔據了全球市場的1/3。

據國外權威機構CounterPoint發佈的2016全球手機市場調查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銷量前五的手機品牌中,除了蘋果、三星,中國華為、oppo和vivo佔據了三席,

前10為手機品牌中,中國占了7位。在印度,中國手機廠商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50%,在非洲已經超過40%,即使在歐洲市場也超過了20%。

國產手機的海外淘金之旅,仿佛中國手機版《權利的遊戲》,炒作君簡單列舉幾個在海外這場列王的紛爭中,佔據重要位置的國產手機品牌:

華為——歐洲之王

華為已進入全球41個國家和地區,尤其在歐洲市場表現可圈可點。華為與歐洲運營商之間的合作堪稱中國出海手機品牌的範本:由於歐美國家的智慧手機普遍採用運營商捆綁銷售的方式,所以華為在這些國家約90%的銷量也是通過運營商出貨。

華為進入歐洲前期憑藉通信立足,並幹掉當時的歐洲老大愛立信,拿下第一,通過ODM貼牌方式為運營商訂制中低端手機搶份額,再力推自主品牌榮耀等,2016年,在歐洲佔領了14.3%手機市場份額。

Oppo&vivo——東南亞小王子

Oppo和vivo這對藍綠兄弟,海外市場開拓也很有默契,早在幾年之前,OPPO就已經成為了泰國的第二大智慧手機生產公司,而且在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越南都進入了前十。

而泰國是vivo國際化戰略的起點, vivo與400多家泰國夥伴進行了合作,並籌建了自己的品牌旗艦店和全泰國售後網路。

藍綠兄弟在東南亞

一加Oneplus——歐美口碑之王

已經銷往33個國家和地區的一加手機,在外國品牌最難進入的歐美主流市場,

尤其是美國、法國等注重品牌體驗的中高端市場一直受到追捧。

一加在海外採用了CyanogenM系統,圈了一大波海外極客粉絲,《時代週刊》、《衛報》、《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主流媒體都對一加讚賞有加,甚至被外媒譽為“最具矽谷氣質的中國公司。”

一加3t登上美國時尚雜誌

最近上市的一加3t,一直是被海外網友和評測機構拿來與全球最新手機進行加速度測試的比較標杆,聯手法國巴黎時尚名店colette發售一加3t限量版紀念手機,很快被搶購一空,迅速成法國手機行業的一大黑馬,一加在海外媒體關注度及品牌口碑方面一度超過華為、小米等其他國產品牌。

小米——印度小霸王

小米2017年進入印度市場,通過其主打低端市場的紅米系列在印度打下天下,印度市場對價格敏感程度要遠超其他國家,此前印度市場曝出過最便宜的手機,售價僅合24元人民幣。

主打“性價比”的小米在印度市場有天然優勢。如今,小米最大的海外市場便是印度,2016年底,小米成為印度第二大智慧手機公司,2017年小米成為印度智慧手機用戶換機首選品牌。

傳音——意料之外的非洲霸主

相信很多人跟炒作君一樣,聽都沒聽過這個牌子,但是它確實真正的非洲霸主,在非洲佔據了40%的市場份額,想想看非洲有54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1億人口啊,它才是真正的悶聲發大財!據統計,傳音海外員工約達2000人,其中約1800人為本地員工,基本集中在亞非拉國家。

傳音就是非洲人民的自拍神器

非洲霸主最令人佩服的是,解決了非洲人民自拍的難題:因為市場上,大部分手機拍攝都通過面部進行識別,膚色較深的人種很難做到準確識別。傳音找准了用戶痛點,成立工作小組,大量搜集當地人的照片,進行臉部輪廓、曝光補償、成像效果的分析,解決了這個問題,一朝稱霸。

國產手機過往一直被海外市場視作“山寨貨”,品牌溢價能力弱、創新不足等都會成為國產手機品牌顛覆海外市場的阻礙。

從國產手機海外淘金歷程中,可以看出,東南亞及非洲中低端市場適合用低價競爭等搶份額,在歐美主流市場則需要用體驗和質感做品牌口碑。

在這一點上,上文提到的一加算是比較好的例子:一加非常重視海外市場,據內部人士透露,一加的海外團隊始終保持著北美、歐洲、亞洲地區員工1:1:1的比例,這樣工作人員可以用本地語言與手機使用者交流,比如在論壇上、社交媒體帳號等,讓外國用戶不再將一加當作傳統中國企業看待,建立了做精品,重工藝,體驗好的高端品牌形象。

魅族科技副總裁也曾經說過,消費者越來越重視品牌和服務體驗。如果產品不夠高端、服務不夠好,就不能支撐銷量;只有將高端產品做好,才能獲得利潤。

炒作君認為,中國國產手機要想真正走出世界,做市場搶份額都是手段,立口碑做品牌才應該是終極目標。國產手機最終還是要走出低價競爭迴圈,擺脫海外市場對中國品牌低端、山寨的刻板印象,重視工藝和體驗感,像蘋果一樣賣的就是體驗,提高品牌溢價,做好口碑才是關鍵!

一加3t登上美國時尚雜誌

最近上市的一加3t,一直是被海外網友和評測機構拿來與全球最新手機進行加速度測試的比較標杆,聯手法國巴黎時尚名店colette發售一加3t限量版紀念手機,很快被搶購一空,迅速成法國手機行業的一大黑馬,一加在海外媒體關注度及品牌口碑方面一度超過華為、小米等其他國產品牌。

小米——印度小霸王

小米2017年進入印度市場,通過其主打低端市場的紅米系列在印度打下天下,印度市場對價格敏感程度要遠超其他國家,此前印度市場曝出過最便宜的手機,售價僅合24元人民幣。

主打“性價比”的小米在印度市場有天然優勢。如今,小米最大的海外市場便是印度,2016年底,小米成為印度第二大智慧手機公司,2017年小米成為印度智慧手機用戶換機首選品牌。

傳音——意料之外的非洲霸主

相信很多人跟炒作君一樣,聽都沒聽過這個牌子,但是它確實真正的非洲霸主,在非洲佔據了40%的市場份額,想想看非洲有54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1億人口啊,它才是真正的悶聲發大財!據統計,傳音海外員工約達2000人,其中約1800人為本地員工,基本集中在亞非拉國家。

傳音就是非洲人民的自拍神器

非洲霸主最令人佩服的是,解決了非洲人民自拍的難題:因為市場上,大部分手機拍攝都通過面部進行識別,膚色較深的人種很難做到準確識別。傳音找准了用戶痛點,成立工作小組,大量搜集當地人的照片,進行臉部輪廓、曝光補償、成像效果的分析,解決了這個問題,一朝稱霸。

國產手機過往一直被海外市場視作“山寨貨”,品牌溢價能力弱、創新不足等都會成為國產手機品牌顛覆海外市場的阻礙。

從國產手機海外淘金歷程中,可以看出,東南亞及非洲中低端市場適合用低價競爭等搶份額,在歐美主流市場則需要用體驗和質感做品牌口碑。

在這一點上,上文提到的一加算是比較好的例子:一加非常重視海外市場,據內部人士透露,一加的海外團隊始終保持著北美、歐洲、亞洲地區員工1:1:1的比例,這樣工作人員可以用本地語言與手機使用者交流,比如在論壇上、社交媒體帳號等,讓外國用戶不再將一加當作傳統中國企業看待,建立了做精品,重工藝,體驗好的高端品牌形象。

魅族科技副總裁也曾經說過,消費者越來越重視品牌和服務體驗。如果產品不夠高端、服務不夠好,就不能支撐銷量;只有將高端產品做好,才能獲得利潤。

炒作君認為,中國國產手機要想真正走出世界,做市場搶份額都是手段,立口碑做品牌才應該是終極目標。國產手機最終還是要走出低價競爭迴圈,擺脫海外市場對中國品牌低端、山寨的刻板印象,重視工藝和體驗感,像蘋果一樣賣的就是體驗,提高品牌溢價,做好口碑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