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連年虧損,轉型成疑 芒冠股份遭風險提示

在互聯網時代,不論什麼產業添上“互聯網+”的字樣,

都會變得洋氣無比,誰要是不“+”就顯得落伍一些。殊不知表面的風光,背地裡往往暗藏艱辛,有些企業發展線上業務賺得盆滿缽滿,而有些試圖做“互聯網+XX”的企業,卻過得一日不如一日。

4月21日晚間,芒冠股份(430681)的主辦券商南京證券發佈公告,稱其在審核芒冠股份2016年年報的過程中,發現芒冠股份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度分別虧損206.85萬元、521.45萬元、1442.63萬元,業績波動較大,且虧損額逐年擴大。

在同日發佈的年報中,

芒冠股份將其虧損的原因解釋為,2016年加大了市場開拓、產品研發的投入,新產品處於試運營初期,市場推廣費用及研發費用較高;公司微校園聯盟業務處於試運營初期,暫未帶來較多營業收入。

這個解釋似乎合情合理,前期投入較多,加上產品運營初期,不盈利甚至虧損也是正常的。在其2015年年報中,芒冠股份對該年度的虧損是如此解釋的:2015年因公司加大對新產品的研發及市場推廣導致運營成本上升,

報告期內虧損521.45 萬元。“研發投入”、“運營初期”、“市場推廣”成了該家公司經營不善的一套說辭。

那麼,變更主營業務,從“新”出發,是否是其2016年虧損擴大的一大原因呢?2016年3月9日,芒冠股份發佈了主營業務及行業變更公告稱,現主營業務為從事互動式電子白板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由於該業務萎縮,導致公司近年來的業務規模和營業收入規模增長受限,

變更後其主營業務為互聯網資訊服務業務。

財報顯示,2016年,其傳統業務形成的產品銷售收入同比減少144.68萬元,新型業務技術開發收入僅同比增長7.96萬元,按照芒冠股份的說法,其準備逐漸剝離傳統業務而主攻新業務,但從財務資料中看,2016年傳統業務仍然在總收入中占比近85%。其經營活動產生的流量淨額為-1625.52萬元,而2015年同期數據為-637.52萬元。芒冠股份能否撐到“產品成熟”的那一天?這不得而知。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1月,芒冠股份曾被其委託的會計師事務所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非標意見”。

犀牛之星-ipo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