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死馬變成香噴噴的鹿肉,中國古代是如何制假打假的!

古代商販總是給人一副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感覺。

比如這樣的↑↑

可惜,資本逐利性古今一致,造假之事,自古有之,連手段都差不多。

以宋為例,中國歷來重農輕商,但是宋的商販地位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僅生活相對富足,有一部分生意做大還順便當了官。商人多了,就有了各種各樣的制假方法。

《清明上河圖》中各種各樣的攤販

注水肉

南宋版山海經《夷堅志》中,作者記錄有個姓王的屠戶每次殺豬前都要灌水,獲利頗多。

餘幹古步,有墟市數百家,為商賈往來通道,屠宰者甚眾。王生擅其利數世,每將殺一豕,必先注水沃灌,使若充肥,因可剩獲利,人食其肉者,痼疾輒發動。

---------《夷堅志》

地溝油

永樂大典中記載宋朝一賣油郎,制油時乘熱澆點尿進去,比例大約是三分之一。不知這種地溝油製作手法是自有其依據,

還是就地取材方便。

宋,黃州市民渠生,貨油為業,人呼曰渠油。一意嗜利,每作油時,乘熱益以便溺,幾三之一,謂其可相雜不妨點。因是獲息頗博。

- ----------《永樂大典殘卷》

賣死肉

宋代有個官員蘇頌,記錄過汴梁死馬變鹿肉的事。這大概算是古代的調查記者了!東京曹門外有兩大作坊,一個作坊專門製造豆豉,另一個作坊專門收購死馬。死馬很便宜,買來剝皮切塊,

用泥埋起來,過一兩天刨出,看著會很新鮮,但是不能吃,腐肉的味道太濃。用鹹豆豉醃制和燉煮馬肉,燉上一天,無論顏色、口感還是味道,都跟獐肉鹿肉沒什麼區別了。

“早行,其臭不可近,晚過之,香聞數百步。”

-------《丞相魏公譚訓》

以次充好

在《武林舊事》一書中,曾提到過制假販假:“賣買物貨,以偽易真,至以紙為衣,銅鉛為金銀,土木為香藥。”

宋朝官方有沒有打假手段呢,有!而且完備到你無法想像。

《關市令》:政府對市面上的度量衡用具每月進行一次抽查,商販使用不合格的度量用具,或故意缺斤短兩,顧客可以舉報,商販要“杖六十”。

《宋刑統》:允許退貨。只要消費者在購買牲畜時立有合約,買回後三天內發現問題的,都可以找賣方退貨;賣方不退的,

可以向官府舉報,由官府強令賣方退換,並“笞四十”。

宋代還有行業協會,會長負責評定商品的成色和價格。

假貨就此滅絕了麼,沒有!原因也是古今相通的,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宋代官吏對這些不care,他們主要對皇帝負責,皇帝是沒有機會碰到假貨的。只要不碰上嚴打,制假售假也就抓起來打一頓罰個錢了事,甚至打都不打。只有衝撞了官方利益,比如製造假錢、販賣私鹽才會被嚴刑峻法,處死!

古書上記載的黑心商販的故事,結局都是受到了上天的譴責,或死於非命或兒孫遭報應,可沒有提到被官府抓獲。

只要不碰上嚴打,制假售假也就抓起來打一頓罰個錢了事,甚至打都不打。只有衝撞了官方利益,比如製造假錢、販賣私鹽才會被嚴刑峻法,處死!

古書上記載的黑心商販的故事,結局都是受到了上天的譴責,或死於非命或兒孫遭報應,可沒有提到被官府抓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