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每日科學家:1928年4月25日,彈性力學家胡海昌出生


他生活儉樸,關心集體,毫不猶豫地捐贈自己的獎金;他待人誠懇,樂於助人,熱心培育屬於祖國的人才;他學風嚴謹,潛心研究,把全部精力都獻給科學事業。他就是時刻把科研放在心頭的彈性力學家胡海昌。

1928年4月25日,胡海昌出生在從事教育工作的小知識份子家庭。他的父親長期在教育廳和中學任職員。

中學時代的胡海昌就讀于浙江省聯合中學和杭州高中,後來於1946年考入了浙江大學土木系。在大學期間,他很快就顯示出善於研究問題和從理論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高年級的時候,他開始了對結構力學的研究並發表了論文。

胡海昌先生的貢獻是多方面的,

主要從事彈性力學(包括平衡、穩定和振動)的研究工作,也涉及塑性力學與流體力學。除了科學研究,他還發表了近百篇論文,涉及彈性力學,塑性力學,流體力學以及結構力學的平衡、穩定和振動等領域。他的研究工作富有創造性,尤其是廣義變分原理方面的傑出成就在國際力學界有很大影響。

在從事科學研究的同時,胡海昌還熱心於教育事業。從20世紀50年代起,

胡海昌在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講授彈性力學、板殼理論等課程,還在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北京航空學院等校兼職,並自1957年起開始指導研究生;自1979年起任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後培養了數十名碩士、博士研究生。

胡海昌之所以取得卓越的成就,

有一點是重要的,要辦成一件有意義的事兒,要有崇高的理想,科學的態度和大度的胸懷。有崇高的理想,才會有正確的取捨和持久的毅力。有科學的態度,才能出效率、出效果。有大度的胸懷,才能虛心學習,博采眾家之長。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名家風採錄”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