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獨家視頻|畢文靜:那個穿著漏洞小白鞋進入國家隊的世界冠軍

獨家視頻 | 畢文靜:那個穿著漏洞小白鞋進入國家隊的世界冠軍

原創 2017-04-18 畢文靜 遇言不止

視頻時長 04:55

畢文靜:曾被嘲笑又黑又土,卻用世界冠軍證明了實力

畢文靜

個人介紹

5歲,畢文靜就開始了自己的體操生涯。

從愛穿漂亮的體操服、享受體校集體生活所帶來的一切新鮮和好奇,到感覺像世界末日,成了愛哭鬼;從名不經傳的地方隊到穿著漏洞小白鞋來到北京這片廣闊天地,

並成為第一個戰勝高低杠女皇霍爾金娜的世界冠軍,是數不清的日夜訓練,流血流淚也要堅持的毅力和熱愛成就了她的夢想。

在“遇言不止”拍攝時,退役多年的文靜答應了我們的請求,重新穿上體操服。那一刻,我眼前恍惚又浮現出那個一步步建立自我又不斷超越自我的小女孩的畫面。

文靜在演講中說:我無論怎麼轉身,

多少次轉身,體操賽場永遠都是我出發的地方。

是的,我們也會永遠記得,文靜是那個穿著漏洞小白鞋進入國家隊的世界冠軍,那個以扭臂轉體360度成反握大回環創造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畢氏轉體”的山東女孩。

遇言·不止原創視頻

▲畢文靜演講全片▲

演 講 全 文

大家好,我是畢文靜,1998年世界盃總決賽體操高低杠世界冠軍。常常有朋友問我,說如果有機會選擇,

你還會選擇練體操嗎?其實這是一個非常難答的問題,因為確實不是我選擇了體操,是體操選擇了我。

1986年,我5歲,我姐姐已經開始練體操了,她經常會做一些特別有意思的東西。有一次讓我媽媽是做沙袋,我就想不明白這是幹嘛用的,我媽媽特別實在地做了兩個很大的沙袋,

後來才知道,這兩個沙袋是要綁到腿上練習力量用的。我經常會跟著我的爸爸媽媽去送姐姐練體操,時間久了呢,教練覺得我是一個不錯的苗子,就讓我跟姐姐一起訓練,這讓我非常高興。

練體操要穿體操服,我覺得體操服特別漂亮,因為我從小就沒有穿過這麼漂亮的衣服,然後我們經常會穿著體操服出去買飯,然後走在大街上,別人就會對我們做出一個很羡慕的目光。

我們還代表體校出去參加跳舞表演,然後我還有了自己的裙子,還有長筒襪。體校還經常組織我們出去春遊秋遊下館子,我特別享受這一切。

1990年,我9歲,離開了家去了濟南,去了我們山東省隊,第一次離開父母去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在省隊訓練的這五年,對於我來說是體操生涯是最艱苦的五年。我不是個愛哭鬼,但是訓練真的太辛苦了。我們每天早上六七點就起來,開始出早操跑步,我們六個小夥伴邊跑邊哭,哭到哪裡跑到哪裡,跑到那裡哭到哪裡,跟哨子一樣一圈一圈地跑。

▲ 在曼谷參加比賽,畢文靜順帶也能遊覽一番國外好風光

除了跑步,其實每天的訓練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像是世界末日。我沒有想過要去逃跑或者是逃避,我會努力地去克服自己,而且後來我找到了能夠打敗困難的一套方法,那就是忍,再忍。

後來我發現人的忍耐力和毅力不可想像,可以無限大。春天的時候,迎春花樹香,我們一圈圈地跑,每次我都特別期待能夠跑到樹下面聞那個香味,因為我覺得聞到那個香味就很幸福,又多跑了一圈。

那個時候沒有電話也沒有手機,尤其是夜裡的時候,遇到困難都不知道該怎麼解決。記得有一次我晚上過敏了,然後我就不停地撓不停地撓,撓了一宿沒有睡覺。直到第二天早上出早操,我看到教練,我就跟教練說我好像過敏了,然後那個時候我已經腫成一個豬頭,但是我又挺高興的,因為過敏了就要去醫院,去醫院就要住院,那麼的話呢,教練會通知家長來看我們。

我記得特別清楚,我在醫院病床上躺著,我媽媽來找我,她在外面問我就說畢文靜在哪裡,就是我聽到我媽媽熟悉的聲音,我就在床上,我就很崩潰,我就突然就非常非常想念家裡人,但是我沒有哭,因為我們已經是非常堅強的孩子了。

就在這1990年的冬天,我被選到去國家隊集訓。我感覺北京非常大,也很冷,每一個人都穿得特別有氣質,而且她們說普通話,而且她們穿的衣服和鞋都很高級,而我當時還穿了一雙破洞的小白鞋,她們教練和運動員有的都在笑話我,但是呢,我並沒有覺得穿一個小白鞋有多麼可笑。因為在濟南訓練的孩子,家庭條件都沒有那麼好,我也沒有覺得小白鞋破了洞有那麼可笑。

1994年,我第一次代表省隊去參加全國比賽,當時同場比賽的還有國家隊的運動員。我第一次出省比賽就拿了兩塊金牌,當時我就被國家隊的總教練看上了,她覺得我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運動員,我就被通知第二年進入國家隊。

1995年1月6日,我正式被選入中國體操隊。我當時穿了一身李寧的蝴蝶袖的衣服,那時候很經典,我感覺已經很洋氣了,但是呢,她們總覺得我是山東來的,感覺我很土,像個土豹子。我還有一件黑黃相間的體操服,她們國家隊的運動員就笑我說,你已經很黑了,你還穿一個屎黃色的體操服顯得你更黑了。

其實對於我來說有得穿就不錯了,因為我們的家庭條件並不好,我也從來沒有在乎過,她們說我黑說我土,說我是從山東賣大餅的地方來的,因為我覺得我體操很優秀,我要拿成績來給她們看。

14歲,我可以說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山東人,最讓我尷尬的就是我不會說普通話,來了很長時間我還是一嘴山東話,或者說我說普通話,說著說著就還是會說成山東話。

我剛到國家隊三個月,就被選中參加中國、美國和羅馬尼亞的三國對抗賽。當時出國之前呢,我的隊友就跟我說,她說文靜,你出國千萬不要問東問西的,顯得很丟人。那麼我就特別聽話,我出國呢就不敢問她問題。

當時記得很清楚,我們到酒店的時候呢,我不會開水龍頭,因為它那個水龍頭是往上翻的,那麼的話還有就是酒店裡有很多的浴巾,我不知道我該用哪個,當時呢我就隨便拿了一個就擦了,後來我才知道,其實那個浴巾呢是墊在地上的。

我在濟南可以說是一個雞頭,練得最好,但是到了北京呢,我不確定自己是不是一個鳳尾。因為在北京訓練的人,每一個人都是各省最優秀的運動員,我感覺她們每一個人都特別有氣質,她們訓練的時候對自己都特別狠,我想如果不狠怎麼能來國家隊呢。

參加完中國、美國和羅馬尼亞的對抗賽,回來以後呢,其實我的身邊的隊友對我有點羡慕,她們覺得我是一個新來的,剛來三個月,就能代表國家隊的主力去參加比賽。但是呢,這樣的羡慕並沒有影響我們的感情,因為我們運動員在一起是要相依為命的。

▲ 96年參加奧運會比賽的畢文靜和選手們在一起

回國以後,我的隊友對我刮目相看,她們覺得我越來越優秀,我並沒有驕傲,我也越來越自信了。

1996年,是奧運會年,我們每一位運動員和教練都像打了雞血一樣,因為我們都知道奧運會四年一次,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我們每天的訓練都很艱苦,因為除了個人的訓練還要團隊配合,每一個人都不能掉隊,我們互相鼓勵互相加油,就為了我們共同的目標去努力。

▲ 畢文靜參加的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獲得了團體第四、高低杠銀牌

1996年7月28日,我生日那天,我獲得了奧運會的高低杠銀牌,我當時特別高興,因為我能站在了奧運會的領獎臺上。但是呢,我的教練很沮喪,她覺得我沒有拿冠軍,拿了第二太可惜了。

▲ 畢文靜和她打敗的對手,體操高低杠女皇霍爾金娜在一起

我現在知道了第一和第二的意義,我現在知道了第一和第二的差別很大,但是這種差別是別人對我們運動員看的差別,對於我們運動員來說,第一和第二是一樣的努力一樣的辛苦,因為對於我們來說,能夠上奧運會名單那已經是最棒的了。

但是奧運會亞軍不是我的目標,我的目標是世界冠軍,我一定要拿到世界冠軍,我把這四個字寫在牆上,我每天看到它鼓勵自己,但是奪冠的路是坎坷的。第二年1997年,世界錦標賽,我的出場順序不太好,我只獲得了第三名。

▲ 1997年,在瑞士洛桑世界錦標賽上,她的高低杠動作“扭臂轉體360度成反握倒立”被國際體聯命名為“畢氏轉體”。

直到1998年,也是我最後一次機會參加世界比賽,我如果抓不住這個機會,也許我的年齡就很大了。我很幸運,經過了四次預賽,我們終於到了決賽的賽場,我以9.825的分數獲得了世界冠軍。

▲ 站在頒獎台最頂端的畢文靜

當時我的教練從場外跑進來,抱著我,那個時候我才反應過來自己拿了世界冠軍,終於美夢成真,終於拿到了我夢寐以求的世界冠軍。但是我並沒有激動地哭,因為我覺得這個金牌本來就應該是我的,因為我具備這個實力。

1999年,十八歲的我終於光榮退役了,我一個人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城市——上海。離開了我集體的生活,其實我很不適應,因為我從小,從五歲開始就已經開始了集體生活。

當時我記得上海很冷,每天下雨,而且很潮濕,有一次雨很大,整個地面全是積水,那麼我也沒有看清楚路,一腳就踩到了那個沒有蓋兒的井裡面,那種孤獨的心情。那時我就更想念我生活在北京的那些小夥伴,我就每天給她們打電話,然後去跟她們說我的校園生活,我非常想念她們,我也發誓我畢業以後一定要回到北京,一定要回到我的隊友的身邊。

退役以後我也堅持運動,我非常喜歡運動,比如說滑雪、高爾夫、跑馬拉松、羽毛球......我每天都會打羽毛球,一周打五場羽毛球,而且冬天我也會去滑雪,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會去全國的各大雪場去滑雪,因為我熱愛運動。

再回到開始的那個問題:如果可以選擇,我是否還會練體操?我換一個角度來回答吧,任何一個體育專案,如果走進它的專業隊,參加大型比賽,站在領獎臺上看國旗升起,是需要一個非常漫長的時間才能完成的。身體要承受傷痛。頭腦要隨時保持快速反應,在我們這樣的體育大國,要在萬千人中脫穎而出,除了努力和優秀,還需要一點點運氣。如果不是真正熱愛這件事兒,如果不是一個執著瘋狂的人,如何堅持到最後呢?

▲ 每一枚金牌,都是一次超越自我的最好證明

很多人喜歡用華麗轉身這個詞來形容一個人從一個行業到另一個行業如魚得水的身份轉變,對於我無論怎麼轉身,多少次轉身,體操賽場永遠都是我出發的地方。體操真正帶給我的是不一樣的童年,是大多數人無法想像的成長經歷,是競技體育的殘酷和吸引力,是流了血流了汗仍然要站起來的堅持,是與自我對抗的勇氣。

從五歲開始,體操就是我生命的全部,我的隊友就是我的兄弟姐妹,體操隊就是我的家,體操已經完全融進我的生命裡。我從不後悔我是一名體操運動員,我永遠都不會忘記,我是那個穿著漏洞小白鞋進入國家隊的世界冠軍。

文中圖片由遇言不止原創和畢文靜提供

--END--

關於我們:

發起人孫春光 學歷:天津大學電子資訊工程本科、保送通信與資訊系統碩士 。

現擔任全國工商聯民辦教育出資者商會EMBA聯盟專委會秘書長;北京左右逢源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合夥人;中關村眾籌聯盟發起單位之一、監事長單位;愛投(ITOU)高管會創始發起人;IT高管會創始發起人;陳香梅公益基金會天使榮耀基金理事。

1990年,我9歲,離開了家去了濟南,去了我們山東省隊,第一次離開父母去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在省隊訓練的這五年,對於我來說是體操生涯是最艱苦的五年。我不是個愛哭鬼,但是訓練真的太辛苦了。我們每天早上六七點就起來,開始出早操跑步,我們六個小夥伴邊跑邊哭,哭到哪裡跑到哪裡,跑到那裡哭到哪裡,跟哨子一樣一圈一圈地跑。

▲ 在曼谷參加比賽,畢文靜順帶也能遊覽一番國外好風光

除了跑步,其實每天的訓練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像是世界末日。我沒有想過要去逃跑或者是逃避,我會努力地去克服自己,而且後來我找到了能夠打敗困難的一套方法,那就是忍,再忍。

後來我發現人的忍耐力和毅力不可想像,可以無限大。春天的時候,迎春花樹香,我們一圈圈地跑,每次我都特別期待能夠跑到樹下面聞那個香味,因為我覺得聞到那個香味就很幸福,又多跑了一圈。

那個時候沒有電話也沒有手機,尤其是夜裡的時候,遇到困難都不知道該怎麼解決。記得有一次我晚上過敏了,然後我就不停地撓不停地撓,撓了一宿沒有睡覺。直到第二天早上出早操,我看到教練,我就跟教練說我好像過敏了,然後那個時候我已經腫成一個豬頭,但是我又挺高興的,因為過敏了就要去醫院,去醫院就要住院,那麼的話呢,教練會通知家長來看我們。

我記得特別清楚,我在醫院病床上躺著,我媽媽來找我,她在外面問我就說畢文靜在哪裡,就是我聽到我媽媽熟悉的聲音,我就在床上,我就很崩潰,我就突然就非常非常想念家裡人,但是我沒有哭,因為我們已經是非常堅強的孩子了。

就在這1990年的冬天,我被選到去國家隊集訓。我感覺北京非常大,也很冷,每一個人都穿得特別有氣質,而且她們說普通話,而且她們穿的衣服和鞋都很高級,而我當時還穿了一雙破洞的小白鞋,她們教練和運動員有的都在笑話我,但是呢,我並沒有覺得穿一個小白鞋有多麼可笑。因為在濟南訓練的孩子,家庭條件都沒有那麼好,我也沒有覺得小白鞋破了洞有那麼可笑。

1994年,我第一次代表省隊去參加全國比賽,當時同場比賽的還有國家隊的運動員。我第一次出省比賽就拿了兩塊金牌,當時我就被國家隊的總教練看上了,她覺得我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運動員,我就被通知第二年進入國家隊。

1995年1月6日,我正式被選入中國體操隊。我當時穿了一身李寧的蝴蝶袖的衣服,那時候很經典,我感覺已經很洋氣了,但是呢,她們總覺得我是山東來的,感覺我很土,像個土豹子。我還有一件黑黃相間的體操服,她們國家隊的運動員就笑我說,你已經很黑了,你還穿一個屎黃色的體操服顯得你更黑了。

其實對於我來說有得穿就不錯了,因為我們的家庭條件並不好,我也從來沒有在乎過,她們說我黑說我土,說我是從山東賣大餅的地方來的,因為我覺得我體操很優秀,我要拿成績來給她們看。

14歲,我可以說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山東人,最讓我尷尬的就是我不會說普通話,來了很長時間我還是一嘴山東話,或者說我說普通話,說著說著就還是會說成山東話。

我剛到國家隊三個月,就被選中參加中國、美國和羅馬尼亞的三國對抗賽。當時出國之前呢,我的隊友就跟我說,她說文靜,你出國千萬不要問東問西的,顯得很丟人。那麼我就特別聽話,我出國呢就不敢問她問題。

當時記得很清楚,我們到酒店的時候呢,我不會開水龍頭,因為它那個水龍頭是往上翻的,那麼的話還有就是酒店裡有很多的浴巾,我不知道我該用哪個,當時呢我就隨便拿了一個就擦了,後來我才知道,其實那個浴巾呢是墊在地上的。

我在濟南可以說是一個雞頭,練得最好,但是到了北京呢,我不確定自己是不是一個鳳尾。因為在北京訓練的人,每一個人都是各省最優秀的運動員,我感覺她們每一個人都特別有氣質,她們訓練的時候對自己都特別狠,我想如果不狠怎麼能來國家隊呢。

參加完中國、美國和羅馬尼亞的對抗賽,回來以後呢,其實我的身邊的隊友對我有點羡慕,她們覺得我是一個新來的,剛來三個月,就能代表國家隊的主力去參加比賽。但是呢,這樣的羡慕並沒有影響我們的感情,因為我們運動員在一起是要相依為命的。

▲ 96年參加奧運會比賽的畢文靜和選手們在一起

回國以後,我的隊友對我刮目相看,她們覺得我越來越優秀,我並沒有驕傲,我也越來越自信了。

1996年,是奧運會年,我們每一位運動員和教練都像打了雞血一樣,因為我們都知道奧運會四年一次,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我們每天的訓練都很艱苦,因為除了個人的訓練還要團隊配合,每一個人都不能掉隊,我們互相鼓勵互相加油,就為了我們共同的目標去努力。

▲ 畢文靜參加的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獲得了團體第四、高低杠銀牌

1996年7月28日,我生日那天,我獲得了奧運會的高低杠銀牌,我當時特別高興,因為我能站在了奧運會的領獎臺上。但是呢,我的教練很沮喪,她覺得我沒有拿冠軍,拿了第二太可惜了。

▲ 畢文靜和她打敗的對手,體操高低杠女皇霍爾金娜在一起

我現在知道了第一和第二的意義,我現在知道了第一和第二的差別很大,但是這種差別是別人對我們運動員看的差別,對於我們運動員來說,第一和第二是一樣的努力一樣的辛苦,因為對於我們來說,能夠上奧運會名單那已經是最棒的了。

但是奧運會亞軍不是我的目標,我的目標是世界冠軍,我一定要拿到世界冠軍,我把這四個字寫在牆上,我每天看到它鼓勵自己,但是奪冠的路是坎坷的。第二年1997年,世界錦標賽,我的出場順序不太好,我只獲得了第三名。

▲ 1997年,在瑞士洛桑世界錦標賽上,她的高低杠動作“扭臂轉體360度成反握倒立”被國際體聯命名為“畢氏轉體”。

直到1998年,也是我最後一次機會參加世界比賽,我如果抓不住這個機會,也許我的年齡就很大了。我很幸運,經過了四次預賽,我們終於到了決賽的賽場,我以9.825的分數獲得了世界冠軍。

▲ 站在頒獎台最頂端的畢文靜

當時我的教練從場外跑進來,抱著我,那個時候我才反應過來自己拿了世界冠軍,終於美夢成真,終於拿到了我夢寐以求的世界冠軍。但是我並沒有激動地哭,因為我覺得這個金牌本來就應該是我的,因為我具備這個實力。

1999年,十八歲的我終於光榮退役了,我一個人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城市——上海。離開了我集體的生活,其實我很不適應,因為我從小,從五歲開始就已經開始了集體生活。

當時我記得上海很冷,每天下雨,而且很潮濕,有一次雨很大,整個地面全是積水,那麼我也沒有看清楚路,一腳就踩到了那個沒有蓋兒的井裡面,那種孤獨的心情。那時我就更想念我生活在北京的那些小夥伴,我就每天給她們打電話,然後去跟她們說我的校園生活,我非常想念她們,我也發誓我畢業以後一定要回到北京,一定要回到我的隊友的身邊。

退役以後我也堅持運動,我非常喜歡運動,比如說滑雪、高爾夫、跑馬拉松、羽毛球......我每天都會打羽毛球,一周打五場羽毛球,而且冬天我也會去滑雪,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會去全國的各大雪場去滑雪,因為我熱愛運動。

再回到開始的那個問題:如果可以選擇,我是否還會練體操?我換一個角度來回答吧,任何一個體育專案,如果走進它的專業隊,參加大型比賽,站在領獎臺上看國旗升起,是需要一個非常漫長的時間才能完成的。身體要承受傷痛。頭腦要隨時保持快速反應,在我們這樣的體育大國,要在萬千人中脫穎而出,除了努力和優秀,還需要一點點運氣。如果不是真正熱愛這件事兒,如果不是一個執著瘋狂的人,如何堅持到最後呢?

▲ 每一枚金牌,都是一次超越自我的最好證明

很多人喜歡用華麗轉身這個詞來形容一個人從一個行業到另一個行業如魚得水的身份轉變,對於我無論怎麼轉身,多少次轉身,體操賽場永遠都是我出發的地方。體操真正帶給我的是不一樣的童年,是大多數人無法想像的成長經歷,是競技體育的殘酷和吸引力,是流了血流了汗仍然要站起來的堅持,是與自我對抗的勇氣。

從五歲開始,體操就是我生命的全部,我的隊友就是我的兄弟姐妹,體操隊就是我的家,體操已經完全融進我的生命裡。我從不後悔我是一名體操運動員,我永遠都不會忘記,我是那個穿著漏洞小白鞋進入國家隊的世界冠軍。

文中圖片由遇言不止原創和畢文靜提供

--END--

關於我們:

發起人孫春光 學歷:天津大學電子資訊工程本科、保送通信與資訊系統碩士 。

現擔任全國工商聯民辦教育出資者商會EMBA聯盟專委會秘書長;北京左右逢源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合夥人;中關村眾籌聯盟發起單位之一、監事長單位;愛投(ITOU)高管會創始發起人;IT高管會創始發起人;陳香梅公益基金會天使榮耀基金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