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致我們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記(一)

——《梁山泊》

那時候的你

有著八百里水域的“氣場”

垂楊綠柳

鷗鷺翔集

荷花滿望

山霧籠罩

遠處傳來渾厚悠遠的歌聲

那一定是山中的“仙道”之人

一人張帆一人把舵

鐵笛橫吹

使得這

一煙波浩渺、綿恒數百里的巨泊

成為了英雄追溯的“人生路”

“梁山好漢”不再是一個傳說

哪知

自然界的規律也無從可循

乾涸、枯竭

鬥轉星移

如此浩蕩千年也終究成為了

歷史的陳跡

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轍途徑此地,恍然有置身江南之感,禁不住在《梁山泊見荷花憶吳》(之一)中寫道:“花開南北一般紅,路過江淮萬里通。 飛蓋靚妝迎客笑,鮮魚白酒醉船中。”

——《羅布泊》

吹著

那西北的狂野之風

眼前是沙塵飛揚

陣陣駝鈴

悠悠羌笛

古老的傳奇好似掀開了面紗

仿佛看到一位

千年不褪變容顏的樓蘭美女

正于仙湖邊“擣衣”

湖水波光粼粼

魚兒們在水裡嬉戲

不時濺起朵朵水花

猶如無數顆晶瑩剔透的寶石

灑在湖面上

好一派美景勝地

歷經千年

氣候變遷

美麗的羅布泊

也只能在夢裡與它相見

成為人們心中永久的“嚮往之地”

斯文赫定在他那部著名的《亞洲腹地探險8年》一書中寫道:“羅布泊使我驚訝,羅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鏡子一樣,在和煦的陽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

在船的不遠處幾隻野鴨在湖面上玩耍,魚鷗及其他小鳥歡娛地歌唱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