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抱團養老:當烏托邦遇上現實……

自發抱團結伴,同吃同住,一起聊天散步旅遊,經濟上實行AA制,生病互相照料……

調查資料顯示,對結伴養老表現出意願的受訪老人將近七成。然而,這種烏托邦式的養老生活,真正要照進現實,

卻不免與理想有所差距。

徵集:一個電話引來300多人報名

今年2月,因骨質疏鬆後遺症,張霞腿部抽筋發作。淩晨痛醒後,張霞感到很絕望,“那一刻我想,會不會我死在家裡幾天都沒人發現?”她鼓起勇氣打通了媒體熱線,希望幫忙徵集幾個室友合住,一起養老。

始料未及的是,媒體報導後,短短幾天就有300多人應徵。

不過,張霞發現,有不少人其實是“衝動”應徵。“有的開始說一定要來,

後面就沒了消息。看來是沒有勇氣打破現狀。”

體驗:抱團養老生活僅維繫一周

在河北邯鄲,77歲的王克南也是想把抱團養老付諸實踐的人之一。

王克南有3個子女,但都不在身邊。去年11月,獨居已久的她希望能找人結伴一起養老。媒體報導後,一度有多達100位老人報名響應。

然而,王克南也有自己的不解和焦慮。“一開始都想要來,但很多人傾訴完後就銷聲匿跡了。”

“內心想要開始新生活,但最後還是無法擺脫現狀。”河南鄭州73歲的朱麗珍曾是第二位報名想與王克南抱團養老的人,但傾訴完自己的經歷後,她甚至不敢再打電話給王克南。

最終,真正過來的只有來自四川的楊述文。

然而,楊述文與王克南抱團養老的現實生活並未像他們當初設想的那般順利。

除了語言溝通障礙,兩人志趣愛好也存在分歧,楊述文喜歡早晨去公園鍛煉,王克南則不太願意出門。王克南通常會在下午去找鄰居打麻將,楊述文只好在家裡看電視,玩手機。

一個星期後,楊述文默默地買了回四川的火車票,抱團生活就此結束。

心聲:很多人只是“感同身受”的衝動

不管怎樣,抱團養老對於眾多老年人的“誘惑”還是可窺一斑。面對較高的意願率,在報團失敗的楊述文看來,很多老年人在前期所表現出來的“亢奮”,不過是出於“感同身受”的衝動而已。

事實上,從王克南和張霞兩人的應徵結果來看,都表明抱團養老依舊只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專家:熟人關係是最好的基礎

中國社會科學院老年科學研究會會長熊必俊指出,由於性格和生活習慣的差異,抱團養老的老人之間人際關係的處理更容易出現偏差。因此,想要嘗試抱團養老的老年人,最好還是在熟人圈子裡進行更為可靠,成功率相對更高。

------------廣州優質養老機構推薦------------

頤養天年-非她莫屬,廣州天鹿湖甲子園養老院

頤養天年-非她莫屬,廣州天鹿湖甲子園養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