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那些處境尷尬一不小心就得玩完的瀕危動物

海牛

三種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

海牛僅1科1屬3種、美洲海牛、亞馬遜海牛和非洲海牛。海洋哺乳動物,前肢像鰭,後肢已退化,尾巴圓形,全身光滑無毛,

皮厚,灰黑色,有很深的皺紋,外形呈紡錘形,頗似小鯨,但有短頸,與鯨不同。體長2.5-4.0米,體重達360千克左右,。以海藻或其他水生食物為食。皮可以制革,脂肪可以煉油

華南虎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的十大物種之一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野外滅絕

華南虎也叫中國虎,是中國特有的虎種,生活在中國中南部,個體較小,是虎類中個體最小的幾個亞種之一。.雄虎從頭至尾身長約2.5米。體重約150公斤,雌虎從頭至尾身長約2.3米,尾長80-100釐米,體重約120公斤,在野外已滅絕,僅在各地動物園、繁殖基地裡人工飼養著100餘隻。

黑嘴端鳳頭燕鷗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極危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列為易危種

又名鳳頭燕鷗,是中國最珍稀的鳥類,在世界鳥類紅色名錄上被列為極危物種,也就是極端接近絕種危險的最嚴重等級。

爪哇犀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極危

爪哇犀牛如今僅分佈在印尼的爪哇島,通體長2.5-3.5米,肩高1.6米,平均體重1500千克,最大個體可達2300千克。有一支角,角長少於20釐米,皮膚為灰色。爪哇犀牛曾在亞洲廣泛分佈,包括中國南部,棲息于低地雨林和紅樹林沼澤中。喜歡獨來獨往,以樹枝、嫩芽、嫩葉、果子、竹類、芒果及無花果等為食,1922年在中國滅絕,於2010年4月在越南滅絕

葉猴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亞洲葉猴屬通稱葉猴,共有11種。頭體長40-60釐米,尾長50-85釐米;體重5-8千克。體型纖細,無頰囊。各種葉猴的毛色基本是通體一致,棲息在熱帶或亞熱帶的樹林裡。以吃樹葉為主;尾很長,適於樹棲。喜歡在高大的樹上活動,有時也到地面飲水或尋找食物。在樹間跳躍,距離可達10-12米。白天活動,夜晚睡在大樹上,沒有窩。是世界上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之一

恒河鱷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極危

恒河鱷是世界上最大的鱷魚之一,身體修長,體色為橄欖綠色。平均體長4米,有些體型更大。是鱷亞科中口鼻部最寬的成員。上下齶特別細長,牙齒尖銳,便於橫掃捕魚。一般體長約4.5m。不怎麼咬人,但會吃葬於恒河的漂浮死屍,2006年,成年恒河鱷在在印度的數量不超過200只

鴞鸚鵡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極危

鴞鸚鵡是一種夜行性鸚鵡,是世上唯一一種不會飛行的鸚鵡,不作死的話它也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鳥類之一,鴞鸚鵡從不怕陌生人,遇到陌生人還會走近之後自以為很隱秘的觀察你,受到驚嚇時,它們通常是一動不動,有時也會及時爬到樹上,但因為自己不會飛行,卻又喜歡試圖從樹上飛下來,直接導致傷亡。它們唯一的技能就是利用自己的擬態羽毛隱藏在青翠的草叢間,現存數量大概在120只左右

高鼻羚羊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極危

高鼻羚羊別名賽加羚,屬於牛科、體型中等,體長1.2-1.7米,背部黃褐色,臀部、尾、腹部白色,夏毛短而平滑;冬毛色淡、濃密且長;四肢較細。因鼻部特別隆大而膨起,向下彎,鼻孔長在最尖端,因而得名“高鼻羚羊”。僅雄性具角,中國的野生種群已經滅絕

遠東豹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極危

遠東豹是豹的一個亞種,是北方寒帶地區體型僅次於東北虎的大型貓科動物,體長0.8-1.4米,尾長1米左右,體重60-90公斤,最大個體108公斤,頭小尾長,四肢短健;毛被黃色,滿布黑色環斑;頭部的斑點小而密,背部的斑點密而較大,斑點呈圓形或橢圓形的梅花狀圖案,又頗似古代的銅錢,所以又有“金錢豹”之稱。

東北虎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1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瀕危

東北虎又稱西伯利亞虎,是虎的亞種之一。是現存體重最大的肉食性貓科動物,其中雄性體長可達2.8米左右,尾長約1米,最大體重達到350千克以上。野生西伯利亞虎體色夏毛棕黃色,冬毛淡黃色。背部和體側具有多條橫列黑色窄條紋,通常2條靠近呈柳葉狀。頭大而圓,前額上的數條黑色橫紋,中間常被串通,極似“王”字,故有“叢林之王”之美稱。

棲息在熱帶或亞熱帶的樹林裡。以吃樹葉為主;尾很長,適於樹棲。喜歡在高大的樹上活動,有時也到地面飲水或尋找食物。在樹間跳躍,距離可達10-12米。白天活動,夜晚睡在大樹上,沒有窩。是世界上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之一

恒河鱷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極危

恒河鱷是世界上最大的鱷魚之一,身體修長,體色為橄欖綠色。平均體長4米,有些體型更大。是鱷亞科中口鼻部最寬的成員。上下齶特別細長,牙齒尖銳,便於橫掃捕魚。一般體長約4.5m。不怎麼咬人,但會吃葬於恒河的漂浮死屍,2006年,成年恒河鱷在在印度的數量不超過200只

鴞鸚鵡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極危

鴞鸚鵡是一種夜行性鸚鵡,是世上唯一一種不會飛行的鸚鵡,不作死的話它也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鳥類之一,鴞鸚鵡從不怕陌生人,遇到陌生人還會走近之後自以為很隱秘的觀察你,受到驚嚇時,它們通常是一動不動,有時也會及時爬到樹上,但因為自己不會飛行,卻又喜歡試圖從樹上飛下來,直接導致傷亡。它們唯一的技能就是利用自己的擬態羽毛隱藏在青翠的草叢間,現存數量大概在120只左右

高鼻羚羊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極危

高鼻羚羊別名賽加羚,屬於牛科、體型中等,體長1.2-1.7米,背部黃褐色,臀部、尾、腹部白色,夏毛短而平滑;冬毛色淡、濃密且長;四肢較細。因鼻部特別隆大而膨起,向下彎,鼻孔長在最尖端,因而得名“高鼻羚羊”。僅雄性具角,中國的野生種群已經滅絕

遠東豹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極危

遠東豹是豹的一個亞種,是北方寒帶地區體型僅次於東北虎的大型貓科動物,體長0.8-1.4米,尾長1米左右,體重60-90公斤,最大個體108公斤,頭小尾長,四肢短健;毛被黃色,滿布黑色環斑;頭部的斑點小而密,背部的斑點密而較大,斑點呈圓形或橢圓形的梅花狀圖案,又頗似古代的銅錢,所以又有“金錢豹”之稱。

東北虎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1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瀕危

東北虎又稱西伯利亞虎,是虎的亞種之一。是現存體重最大的肉食性貓科動物,其中雄性體長可達2.8米左右,尾長約1米,最大體重達到350千克以上。野生西伯利亞虎體色夏毛棕黃色,冬毛淡黃色。背部和體側具有多條橫列黑色窄條紋,通常2條靠近呈柳葉狀。頭大而圓,前額上的數條黑色橫紋,中間常被串通,極似“王”字,故有“叢林之王”之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