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記憶中的涼塘臘味——在“沉默”中堅持與發展

記憶中的一九九六年,長沙星沙的涼塘路旁,有一家很不起眼的小館子,以做臘菜為特色,叫"涼塘臘味館",當時覺得店名特別土。有朋友相約去吃飯,響應並不熱烈,因為偌大的長沙城,

選做臘味的餐館比比皆是,難得出類拔萃,豈料去了之後,才逐漸領悟到臘菜的個中滋味。

涼塘臘味館的老闆是地道的長沙縣人,沉默寡言,傳承了長沙人的勤勞睿智。店裡所有臘製品皆由老闆親自選料,親自薰制,即便是灶臺上的烹飪,也特別講究,一招一式,要求廚師不得有半點馬虎。二十年彈指一揮間,長沙大大小小的臘味館潮起潮落,泥牛入海見多,燦若輝煌見少,

涼塘臘味能夠在"沉默"中堅持,在"沉默"中發展,可以稱得上是創造了奇跡。

湘蒸臘洋鴨,洋鴨其實就是番鴨,早年從歐洲傳入我國,眼睛與口鼻之間有紅瘤,是旱地鴨,當地人習慣散養在農舍周圍。洋鴨胸脯肥厚,少脂肪,特別適合臘制。涼塘的臘洋鴨宰塊後,

需焯三道水,脫鹽祛異味,再用豆豉辣椒相佐,放茶油上籠蒸至軟爛適中,入口才會齒頰生香,越嚼越有味。

農家火焙魚,長沙人對火焙魚情有獨鍾,清澗溪水中的小魚,出身本就清純高貴,在鍋中用微火焙透而不焦,方為上品。用好的豆豉、好的鮮椒,

上籠蒸熟,用少許山茶油增香,典型的長沙味道,終究百吃不厭。

老姜肉片湯,老薑切片在鍋中先煸出汁,放五花肉用小火炒出油,再下入瘦肉,烹入白酒同炒,放清水加鹽味,大火燒得滾開後出鍋,多撒點胡椒,湯鮮肉嫩,薑辣味濃,是老長沙人的最愛,去濕去寒最好。

涼塘發肉,以前做發肉,少不了用肥膘肉,現如今油水足了,碰見肥肉繞著走。涼塘的發肉乾脆不用肥肉,僅用麵粉加雞蛋、雪棗,啤酒調和發酵,揉勻後切片,下油鍋炸酥裝盤,形似發肉,味道卻不大同,儘管是在裝模作樣,對於老饕們來說,照樣可以解饞止癮。

選自《探秘湖湘味道》系列

作者:丁柳生,藝名:泡薑,《湘菜》雜誌榮譽主編、文化顧問,中國餐飲文化大師、資深美食評專家,東方美食駐湖南辦事機構首席執行官。

編輯:微報小獅子